×
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读者评分
4.8分

包邮中国民俗史:明清卷

1星价 ¥33.3 (4.9折)
2星价¥33.3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6条)
mia***(三星用户)

质量非常好,帮助很大

质量非常好,帮助很大

2017-08-27 08:54:56
0 0
***(三星用户)

套书,全六卷,此为明清卷

套书,全六卷,此为明清卷。观点权威,资料丰富,论述通俗。品相尚佳。

2015-09-12 11:23:03
0 0
图文详情
  • ISBN:701006858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589
  • 出版时间:2008-03-01
  • 条形码:9787010068589 ; 978-7-01-006858-9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岁时节日民俗等。

目录

总序 中国民俗史与民俗学史
导言
**章 物质生产民俗
**节 农业生产民俗
一、农时节令民俗
二、农事预测与占验民俗
三、祈求丰收与禳灾民俗
四、农桑生产过程民俗
五、渔业畜牧业民俗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民俗
一、手工业生产技术民俗
二、手工技艺传承民俗
第三节 商业贸易民俗
一、集市与庙会
二、行商与坐商
三、商业交易行为民俗
第二章 物质生活民俗
 **节 饮食民俗
  一、日常饮食民俗
  二、节令饮食民俗
 三、祭祀食俗
 四、待客食俗
 五、保健食俗
 第二节 服饰民俗
 一、性别服饰民俗
 二、礼仪服饰民俗
 第三节 居住民俗
一、居所环境选择的民俗
二、房屋建筑形态与居住民俗
三、民居建造过程的民俗
 第四节 行旅民俗
  一、行旅设施民俗
 二、行旅工具民俗
 三、行旅习俗惯制
第三章 社会组织民俗
 **节 家族组织民俗
一、明清家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二、明清家族组织结构民俗
三、家族成员参与的民俗活动
 第二节 行业组织民俗
一、行业组织成员的接纳与离开
二、行首负责制
三、行业规约的订立与执行
四、行业祖师祭祀
五、会馆、公所
第三节 民间宗教组织
一、明清民间宗教流变概要
二、明清主要民间宗教教派
第四节 民间会社组织
一、互助共济的会社
二、民间秘密结社
三、民间庙会组织
第四章 人生仪礼
 **节 诞生与保育民俗
一、祈子与孕育习俗
二、诞生庆贺
三、周岁礼与过童关
第二节 冠礼
一、冠礼复兴的文化背景
二、明代冠礼的复兴与清代冠礼的衰变
三、冠礼的成人之道
 第三节 明清婚姻民俗
一、婚姻形态
二、婚俗仪式
第四节 明清丧葬习俗
一、民间丧葬礼仪习俗
二、明清民间丧葬礼俗特征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节 岁时节日民俗特征
一、形成了新的世俗节日模式
二、家族性岁时节俗活动扩大
三、岁时节俗充满世俗的情趣
四、宗教、民族节日习惯在节日民俗中的多元汇合
 第二节 岁时节日民俗形态
一、新年
二、春季节日
三、夏季节日
四、秋季节日
五、冬季节日
第六章 信仰民俗
**节 鬼灵信仰
一、人鬼信仰
二、物怪精灵信仰
第二节 神灵信仰
一、明清时期民间社会奉祀的四位大神
二、其他神灵信仰
第三节 祖先信仰
一、家祭
二、墓祭
三、祠祭
第四节 巫觋信仰与巫术禁忌
一、巫觋信仰
二、巫术种类
三、禁忌
第七章 民间工艺
 **节 机械工艺
 第二节 陶瓷工艺
 第三节 纺织、印染和刺绣
一、纺织
二、印染
三、刺绣
第四节 金属工艺
第五节 中药炮制
第六节 造纸术
一、宣德纸和宣纸
二、明清时期的竹纸生产
三、其他用纸
第七节 印刷术
一、木版年画
二、饾版印刷
三、拱花印刷
四、蜡版印刷
五、磁版印刷
六、泥版印刷
第八章 民间戏剧
**节 明初民间戏剧的发展及其身份地位
第二节 “四大声腔”的出现与民间戏曲的流播
第三节 从戏曲选本的刊印看民间戏曲演出的兴盛
第四节 花部崛起与民间戏曲的繁荣
第九章 民间游戏与民间歌曲杂艺
**节 民间游戏
一、儿童娱乐游戏
二、成人博弈竞技
三、昆虫禽鸟动物游戏
第二节 民间歌曲杂艺
一、民间歌曲与小戏
二、民间说唱与杂艺表演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与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物质生活是人类的基础生活,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保障。物质生活民俗是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与物质生产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社会需要与精神需要过程中所形成的习俗惯制。物质生活民俗的*初阶段是在不自觉地状态中形成的,人们在一定环境中生活,*先利用的是身边的自然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冷暖之需、安居之便。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获取的生活资源自然不同,因此在早期社会容易形成地方与族群的生活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以及审美意识的确立等,物质生活已经不仅为满足肉体生存需要,同时它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这种文化意义蕴含在物质生活样式之中,人们通过物质生活消费方式,实现自己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信仰的表达。由此物质生活的自然特性相对降低,其社会性意义突出。明清社会,物质生活民俗虽然某些部分仍带有较强烈的地域色彩,但全国性的一般民众遵行的物质生活习俗占有相当的比重,我们在讨论明清物质生活民俗时,注意发现物质生活民俗的多样性与全民性。
  ……

作者简介

钟敬文,出生于广东湛第丰县。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研攻民俗学。抗日战发时期,曾在南方前线从事宣传工作,并作有报告文学多篇。前后历任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及香港达德学院讲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至今。已出版著作有《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新的驿程》、《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民俗文化学》、《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