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中国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1星价 ¥16.3 (4.3折)
2星价¥16.0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80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40 页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00468097 ; 978-7-5004-6809-7

目录

**章 工业化一般理论
**节 工业化及其特点
一 工业化的概念
二 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工业化的理论阐释
一 配第 克拉克定理
二 恩格尔定律
三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的二元结构理论
四 普雷维什、辛格的“贸易条件恶化论”
五 赫尔希曼的“关联效应理论”
第三节 工业化的条件及模式
一 王业化的起始条件
二 工业化的一般条件
三 工业化的模式
第四节 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一 人均GNP
二 GDP与三次产业结构
三 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
四 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例
五 工业内部结构变化指标
六 城市化水平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理论
**节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一 传统工业化的缺陷
二 新型工业化的提出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二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原则与重点
一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
三 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第四节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一 走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三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 走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 走开放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六 走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章 西部工业化的实践及发展进程
**节 新中国工业化的简单回顾
一 初期的工业化
二 工业化调整时期
三 明显高度化阶段
第二节 西部工业化历程及特点
一 西部工业化历程
二 西部工业化历程的启示
三 西部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三节 西部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估
一 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
二 工业化指标体系
三 西部工业化状况评价
四 西部各省市区工业化水平对比
第四节 西部工业化滞后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观念因素
二 历史因素
三 体制因素
四 经济因素
第四章 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外部环境分析
**节 经济全球化对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一 经济全球化及本质
二 西部工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信息化对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一 信息化
二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三 信息化对西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四 西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思路
第三节 市场化对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一 市场化及其趋势
二 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三 西部市场化程度与东部的差距
四 西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思路
第四节 高新技术对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一 高新技术的重大推动作用
二 高新技术发展趋势
三 西部高新产业布局现状与影响
四 加快西部高新技术发展的思路
第五章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模式选择
**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殊性
一 工业化的多目标性
二 工业化条件的多元性
三 工业化内容的特殊性
第二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选择的原则、影响因素与依据
一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原则
二 西部影响工业化模式选择的因素
三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模式选择的依据
第三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一:信息化带引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一 西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模式的重要性
二 西部实施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
三 西部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建议
第四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二:民营工业推动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一 民营工业对西部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 西部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分析
三 以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西部工业化的措施
第五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三:强化农村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一 农村工业化是西部工业化的重要任务
二 西部农村工业化现状
三 西部推进农村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四 西部农村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五 西部农村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第六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四:以循环经济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 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二 西部传统发展模式及其后果
三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四 西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第六章 西部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路
**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空间开发模式的选择
一 西部经济总体开发模式选择:点轴模式
二 西部经济带具体开发模式的选择
第二节 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 米尔顿?桑托斯的分享空间理论
二 西部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分享空间”结构壬+析
三 西部经济发展的“双循环战略”
四 关于双循环战略的前景和和制约因素
第三节 西部工业经济发展的机理选择
一 企业集群的基本内涵及其优势分析
二 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
三 西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
四 实施中小企业集群战略切入点:新的定向劳务输出
五 西部中小企业集群战略实施的途径
第七章 西部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布局
**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的依据与原则
一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问题的提出
二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的基本依据
三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节 西部新型工业化产业区域布局基本构想
一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的总体构想
二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的重要产业经齐区的构想
第三节 优化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的保障机制
一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调控机制
二 西部新型工业化区域布局制度创新机制
第八章 推进西部新型工业化的对策
**节 推进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创新
一 产权制度落后是西部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 西部国有工业企业产权制度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途径
第二节 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管理创新
一 管理创新的内涵
二 基于市场的管理创新
三 西部工业企业管理创新障碍因素分析及解决途径
第三节 提高人力资源效益的激励制度创新
一 当前西部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当前西部国有企业经营者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 加快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 实施年薪制和股票期朽制
第四节 提高市场化程度的体制创新
一 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二 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三 市场准入体制创新
四 投融资体制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