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智慧与情怀-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教育的智慧与情怀-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

1星价 ¥18.9 (6.5折)
2星价¥18.9 定价¥29.0
商品评论(1条)
sha***(三星用户)

事例,分析和措施

一种具体的提升,但是综合起来能够形成什么,估计需要自己再去想,往深里想。

2015-12-11 21:09:1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16631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08-02-01
  • 条形码:9787807166313 ; 978-7-80716-631-3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将自己多年来从教育实践中沉淀下来的教育感悟,融合到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中,包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与我国的素质教育总体目标全方位对应,深入浅出地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

目录

目 录绪论…………………………………………………………………………………………………………………………………………(1) **部分学会学习导言…………………………………………………………………………………………………………………………………………(3)J.一切教育本质上均始于心智启迪……………………………………………………………………(6)2.高明的教育者善于发现…………………………………………………………………………………………(8)J.发现孩子的多元智能………………………………………………………………………………………………(9)4.唤起孩子的求知欲望………………
展开全部

节选

.指导孩子制订“行动计划表”
    指导孩子做事有计划,即要帮助孩子对其要做的事情、要达到的目标有具体
的时间规定,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大到一生的目标追求,小到身
边的细枝末节,计划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计划,不仅能帮助孩子有条不紊地
地照料自己的生活,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处理各种事情。有计划不仅是一
种习惯,更反映了一种态度,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凡事有计划,遇到事情才会冷静地思考,做出合理的安排,而不是想到哪里
就做到哪里。我们来看看鲁班和他儿子的故事: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很聪明,就
是不爱干活。儿子15岁了,鲁班觉得应该教他掌握谋生的本领了。
    **年,儿子说想种田,只干了一年就回来了,说种田太累;第二年,儿子
想学织布,只干了一年又不干了,说织布太忙;第三年,儿子说想当木匠,又只
干了一年就不干了,说师傅太严太狠,活儿太苦。
    鲁班严肃地告诉儿子,不严、不苦、不狠,就不能学出手艺。他从屋顶棚上
取出一箱子他使用过的斧子,每把斧子的把都磨出深深的凹槽,斧刃都磨平了。
鲁班对儿子说,要学到手艺,就得刻苦地去练,不下苦功夫,什么也学不成。他
拿出三把新斧子,郑重地递给儿子。儿子提着三把斧子,又回到师傅那里。通过
勤学苦练,也成为一名著名的工匠,掌握了谋生的本领。
    设定目标,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可以将一个人的心态调整到*佳位置。不
断“完成”,形成习惯,可以增强自信,激发学习潜能。
    如何指导孩子制订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表”,学会做事有计划呢?作为教
 育者的您,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帮孩子形成对时间的紧迫感。不能吊儿郎当,总觉得还有明天。
    二是教孩子学会运用和把握时间,制订时间规划。在时间规划里,先要保证
日常的基本需要,其次才能谈得上对事情的安排。在安排时间的时候,要留有一
定的余地,同时也要注意紧凑。对计划执行情况,要不断总结,以此进行自我监
督和评价。订立计划,要确定每天的“专门时间”和“自由时间”,既规定“学
习时间”和“游戏时间”,也要留出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计划一旦确定下来
就要严格执行。计划制订完了,必须执行,不能放在一边不管。计划可以调整,
但必须完成,有“完成”意识,不可轻易放弃。
    三是指导孩子每日小结。让孩子学会“一日三省”是很必要的环节。因为反
省容易让孩子自己发现计划执行的情况是否有遗漏,清楚自己的得失,总结经验
教训。
    四是提示孩子劳逸结合,有张有弛。一个好的计划,应该是劳逸结合、有张
有弛的。时间安排得太满,会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久了只
会积蓄压力。时间安排得太松,又会使人懒散。张弛有度的节奏能帮助孩子更有
效率地达到目标。
 37.激发孩子的潜能从确定目标开始
    目标的根本意义是确定奋斗的方向。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有了责
任,有了勇气。如果没有追求的目标,就会变得无聊、孤独甚至彷徨不知所措。
    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
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
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一个人没有远期目标,就会
变得没有气势;没有中期目标,就会没有精神;没有短期目标,就会变得不勤奋。
    所有的目标都要从头开始,从小事做起才可能实现。我们来看一看发生在德
国著名化学家、197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维蒂希身上的故事:
    维蒂希小时候说过要做总统的豪言壮语。那天上作文课,老师问大家将来想
做什么。同学们有的说想当画家,有的说想当作家,而维蒂希说:“我要做德国
总统,让所有人都有工作,都安居乐业。”有的同学说他吹牛。老师说:“很好,
有个伟大的目标是一件好事,希望你通过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受到老师表
扬的维蒂希心里很高兴,一下子好像自己真的成了总统一样。妈妈让他去浇花,
他说:“浇花不是总统做的事。”然后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练习当总统去了。
    后来,一次化学课上,他在偷看《名人传》,下课了还不知道。化学老师让
他到办公室去。在办公室里,老师问他:“维蒂希,听说你以后的理想是要做德
国总统,是吗?”
    “嗯!”维蒂希很肯定地回答。
    “这非常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可是你准备怎么实现呢?”
    “我——”他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说,“我不知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