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23605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8开
- 页数:199
- 出版时间:2007-02-01
- 条形码:9787802360587 ; 978-7-80236-058-7
节选
山水
曹俊生先生的摄影作品集《触摸高原)》即将付梓了.在为曹俊生先生高兴的同时,我也为我国摄影出
版物又多了一本颇具艺术水准的作品集感到高兴。
很多人都知道曹俊生先生是一位旅居加拿大华侨,却不太清楚他还是一位痴迷的摄影人。他酷爱摄影,
潜心创作.通过手中的相机寄情山水.触摸自然.在多年来的摄影创作中收获颇丰。但他从不以摄影家自
诩,他的摄影作品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却是每一个看过他的摄影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的。
有人说,做人如看景.有三层境界。**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
看水不是水”二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触摸高原二》里,我们看到了曹俊生先生做人
观景的独特境界。他将高山大湖、大漠荒原、朝晖晚霞、金顶白雪尽收方寸之间,纤毫毕现.纯朴而自然,
显示了他娴熟的技术和敏锐的眼光。透过这些画面.我们更看到了镜头后面的他对大自然的独到理解、深
厚的艺术造诣以及豪爽豁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情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文人的文化感悟.游历
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以增广见识.积累经验.磨砺意志。他所追求的也许正是人生的一种
历练。
为艺之道.难在既能人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而能将艺术与生活如此融会贯通者更是难能可贵。意
境之大.须人心大,心大则可包容天下。”以心观物,物无大小。”古往今来,上下四方.皆可容纳在“心
观内照”之中。由此可见摄影家的“心”应该有多大了。将山水、自然、人生表现为纵横交错的点线和极
尽渲染的画面。这样,大自然中的山水才会油然升华为镜头中“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图景。
山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人的一种精神寄托,一块灵魂的栖居地。山水之乐永远是游者的目的,
而寄情山水、神游天地则更是游者的莫大喜悦。山山水水,都由心灵出发。放心于山水,方知乾坤之精妙。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把人生看做不停快乐着的过程,对不同境界的人来说.会展示出不同的魅力。曹
俊生先生正是努力集山之广,水之灵容于一身,充分体味着精神的享受,由此也就造就了他这些震撼人心
的摄影艺术作品。
曹俊生先生的摄影活动之所以独具特色.还在于他对摄影的独特感受,那就是他一直倡导的快乐摄影。
他把摄影当作一个快乐的过程、享受的过程,其问自然少了许多功利的色彩。摄影有着许多功能,其中一
个不可忽视的功能就是它的愉悦功能。通过摄影,人们能够享受过程、享受美景、享受生活、享受乐趣。当
功利的成分在摄影活动中被压缩到极小的时候.摄影的艺术成分就自然会被关注到极大,于是一幅艺术价
值颇高的摄影作品就有可能诞生。对此,我们或许都会从中受到一些启迪。
记得2004年曹俊生先生就和秦玉海先生合作出版过一本精美的《云台山风光》摄影画册,不知吸引了
中国多少摄影人的目光。如今曹俊生先生又辑自己高原风光摄影作品之精粹即将出版叹触摸高原净,着实可
喜可贺。
愿曹俊生先生在他快乐摄影的道路上永不停息,绽放出一个又一个浓抹重彩的艺术奇葩!
是为序。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2007年元月
触摸并快乐着
——曹俊生摄影作品集《触摸高原》
O董业洲
曹俊生先生摄影作品集《触摸高原》即将付梓.此前他曾嘱我为之写点儿什么。我虽应允.但经数次揣
摩却迟迟难以下笔——盖因本人才疏学浅,实难对其大作说出点儿什么。可既然应允.就不能不为之,此中
牵涉一个”诚信”问题,更何况曹先生其人、其作、其摄影故事也确实有许多可说之处。
《触摸高原》中的摄影作品全部来自高原,其景撼眼震魄、精美绝伦.其作技艺老到、堪称精品.其势观
天览地、恢宏大气.此自不必多说,观者自有感受。然而这些作品背后的许多东西.恐怕就不是所有人都能
看到的了。那么就让我来“跋”一“跋“这些东西吧。
曹俊生先生乃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氏,现为旅居加拿大的知名华人企业家。曹先生早年受其父影响.酷
爱油画.曾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早早就开始了对平面艺术的“触摸”,后来工作的需要又让他”触摸”到了摄
影。于是.照相机这个小小的光学仪器竞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摄影也成了曹俊生工作之余的*
好调节和他业余生活中*得意的爱好。
对于“触摸”,曹俊生有自己的理解:
触,是一种无意的、机械的接触;摸.是一种主动的、带有情感成分的亲近。
对于摄影,曹俊生也有自己的感受:
摄影是一种过程.是一个寻找快乐、享受快乐的过程。
于是,曹俊生就开始了自己追求“快乐摄影”的过程:“快乐摄影”,就是从无意到主动、从机械到情感
的变化,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过程既可以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也可以是一个漫长时期的凝缩。其问会有许许多多或无奈、或轻松、或快
乐、或深沉、或凝重的故事,间或也有着不少亲情的故事。曹俊生的摄影过程就包含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
我还是来说说曹俊生先生触摸高原的故事吧。
2005年的一天,曹俊生一行来到青海湖畔.那天晚上大雨滂沱.他们一心想着乌岛上遍岛是乌,万鸟翱
翔.可没想到的当时正是禽流感爆发的时候,第二天他们竟然连一只鸟都没有看到。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将
越野车停在湖边.支起照相机照了一张合影像。——这,恐怕应该属于无奈的故事。
那次他们一行还去了珠峰。在离珠峰还有70多公里的时候,他们翻过了一座5200米标高的山口,
去就看到六座山峰一字排开,层峦叠嶂非常壮观。在那里,仅仅一个早上他们就干掉了30多个胶卷,617、哈
苏等相机都拿出来了.三脚架支起来一排……美景尽收之后,他们开始支锅造饭,在海拔5300多米、零下6
摄氏度的环境下用高压锅煮出一锅热气腾腾的稀饭.拉开小餐桌就开始享用.直把旁边为数不多的游人羡慕
的眼热:这帮人,真会享受!——这.恐怕应该属于快乐的故事。
从珠峰上撤下来,原本目标是去圣湖,中途路过希夏邦玛峰。途中他们遇到了一群羊和两个脏兮兮但十
分可爱的藏族小羊倌儿。他们立马停下车来拿出相机就拍,而且当即打印出来送给两个小羊倌儿,把两个藏
族小孩儿高兴得不得了。这一折腾天很快就要黑了,希夏邦玛峰雾气腾腾.曹俊生原来心里的希夏邦玛峰的
影子一点儿也没有了。突然,奇迹出现了:云散了.光线出来了.希夏邦玛峰峰顶开始变红了.峰背后出现
“佛光”了!曹俊生一帮人的手脚也乱了,赶紧支起相机就是一顿狂拍……
此时此刻,曹俊生感到自己似乎正在叩问苍天.而且他也知道,在叩问苍天的同时他其实也是在叩问自
己的心灵:天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天其实就在我们的心中。当镜头中呈现出梦中的景色时.他豁然发现:原
来,镜头中的景色其实早早地就镌刻在自己的心之映像中。空袤的高原旷野上.快门声在不停地响着,那一
声声清脆的快门声恰似一声声叩门声——叩天之门,叩景之门.叩心之门……那一刻,曹俊生更深地体会到
有些东西其实就是骨子里的东西.是改变不了的。
当天完全黑下来以后,他们就开始做饭吃饭,然后支起帐篷准备就地宿营。此时奇迹又发生了帐篷里
一点上灯.就满地往外冒虫子.可帐篷外却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让他们感到毛骨悚然。后来分析,这些虫子
很有可能就是能够变成冬虫夏草的那种虫子。没办法,有虫子也得睡觉呀!第二天早上一打开帐篷门:不得了
门口一群小藏民!都是昨天那两个藏族小羊倌儿拿回去的照片引来的。于是曹俊生他们又挨着个儿地拍.边拍
照边打印边送照片.在小藏民中又引起了一阵狂欢。拍完以后,他们又支起相机开始拍摄清晨的希夏邦玛峰.
直到拍得心满意足,才开始做饭。那天吃的是炒鸡蛋,用的是从西宁带来的20多元钱一斤的鸡蛋,大师傅是
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鲁豫。说他是大师傅其实过奖了,他从来没有做过饭,就连这次炒鸡蛋
也是别人给他打好鸡蛋、点好炉子、支上炒锅.他只管将别人放好盐打好的鸡蛋糊放入锅中翻炒几下就大功
告成。可没想到大家都说他炒的鸡蛋好吃。于是刘鲁豫得意非凡且信心大增,自此以后每天争着炒鸡蛋。到
了他们该收摊儿上路的时候,那一群小藏民一哄而上抢着帮他们收拾.就连帐篷宅丁都一个不少地帮他们放到
了一起……这段故事应该是既有亲情、又有快乐、还有轻松、更有深沉的故事。
作为商人,特别是作为一个旅居海外且事业做得很成功的商人.曹俊生完全有条件到世界各地进行摄影
创作。可他*喜欢的却是回到自己的祖国,去拍摄祖国的;I士丽河山,特别是西部高原那撼人心魄的美景。曹
俊生说,世界各地有许多美景.都很值得拍摄.但那是人家的。在国外看到那些同样壮丽的河山时.我经常
会不由自主地拿它们和我们中国的景色比较,总是感到没有咱自己的景色好。而且客观地说.中国的西部高
原在世界上也是独特的,因为它*高.特别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那是地球的第三极呀,其他国家谁
有7所以,每当我行走在西部高原时,都经常会感到一种自豪。听到曹俊生这样说.我不由地又想起了他在
高原上的那种体会:有些东西其实就是骨子里的,是改变不了的。爱国,恐十白也是曹俊生骨子里一种深深的
烙印.是无法改变的。曹俊生是在用镜头、用“第三只眼睛”、用心灵表达着自己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感受。
翻看曹俊生《触摸高原》的作品.我从中也“触摸“到了曹俊生先生的感受。沙漠中的一段山脉在夕阳
下被染成了金红色,碧蓝的天空中飘动着几缕白云.这些元素被曹俊生巧妙地结构在一起.就成了一幅韵味
无穷的作品:山脉成了一列勇往无前的“列车”.而“车头“前的白云就成了照亮前进方向的“车灯”,“车头”
上的白云则成了风驰电掣般前进的列车所冒出的“白烟”《沙漠列车二》)。大片的或黑色或蓝色的背景下.被夕
阳染红的洛子峰端立在画面的正中偏上,似混沌世界中的金字塔放射着光芒.似少女的明眸传递着深情(《洛
子峰二》)。珠穆朗玛白雪皑皑,雄踞在天穹之下.云雾似她颈项间的纱巾.前景里~片片山峰如匍匐在她脚下
的群臣.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 《珠穆朗玛峰二》)。蓝天、白云、夕阳下的山脊.在画面中是那样的明亮,而
一座庙宇则威严稳固地隐藏在光影中,透过画面,仿佛使人依稀听到了那低沉的号角、悠扬的晚钟和僧人的
诵经声(长绒布寺二》)。这幅作品似乎违反了经典的构图规律,反映出了曹俊生在摄影创作中的大胆.也使人看
到了他那种独特的镜头感觉。类似这样的作品.在《触摸高原》中比比皆是.相信每位读者都会有所感受。
触摸高原.让曹俊生收获了不少的快乐。他多次讲起这几年的摄影创作经历和自己的感触:我不是专业
人士,对摄影的理解不深刻,但我却真实地感受到了摄影的乐趣。从准备器材开始.快乐就开始了,邀约志
同道合的影友是快乐,离开拥挤喧嚣的城市是快乐.享受不同的美食野味是快乐,寻访不同的风土人情是快
乐,拥抱大自然是快乐,欣赏天地问如诗如画的美景是快乐.等待恰如其分的光影效果是快乐.按动快门咔
嚓咔嚓的响声是快乐.所感所见收入镜中是快乐,后期制作放大是快乐.与朋友围坐一炉分享成功果实更是
快乐……触摸自然.触摸高原.乐在其中.其乐无穷。摄影是一种永恒的快乐。在绘画中我懂得了色彩.在
摄影中我理解了光影,在触摸中我懂得了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在创作中我学会了记录美、品鉴美、传
播美。这个过程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旅程,其间充满了惊喜和快乐。我自豪.我是一个摄影人.我将
一直快乐地走在这个光影世界里.一路风景、一路欢歌、一路收获……在摄影的生涯中.我触摸着并快乐着。
说得多好!就用曹俊生先生的这些感触结尾吧。
是为跋。
2007年元月
快乐走在光影世界
曹俊生
我出生在河南焦作市山清水秀的博爱县城,早年受家父影响酷爱油画.做梦都想成为一个画家。为了圆
这个梦,曾就职于工艺美术厂和文化馆,可就在我刚刚在画布上找到了点儿感觉、从油彩里玩儿出点儿乐趣
的时候.工作的需要又让我和摄影结了缘。这时我发现,油彩天地让我陶醉,而光影世界更让我痴迷,这方
寸之间竟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好景不长.1 985年.命运又一次让我改弦易辙.稀里糊涂地卷入商海.先是在国内打拚,后又移居
加拿大发展。21年来我再也没有动过画笔,但是手中的照相机却从未放下.并且是换了一台又一台.摄影成
了我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好的调节、*得意的爱好。
绘画这个少年时期的情结毕竟是无法完全放下的.画笔虽然束之高阁了.但我依然喜欢欣赏大师的作品。
像莫奈、梵高等印象派大师的杰作.就给了我很多启迪,特别是他们那巧妙的光影处理、色彩变幻.总能给
我的摄影创作一些启发。同时.我还研究了各流派艺术大师们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
对色彩、光影的控制能力。在北京的时候.只要能安排出时间,我就会到中国美术馆看不同的国内外美术作
品展。而在国外,每到一个不同的国家和城市.我都不会放过任何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的机会。如法国卢浮
宫、奥赛美术馆、荷兰国家美术馆、梵高美术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洛杉矶美术馆、芝
加哥美术馆以及加拿大渥太华国家美术馆、多伦多安大略省美术馆、多伦多七人组美术馆等等。时间长了,受
益匪浅。
摄影艺术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想达到心灵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统一,*有效的途
径就是多实践,我常用不同的感光材料去拍同样的东西.然后再从色彩还原、明暗过渡等方面进行比较、鉴
别,找出它们的区别.逐渐掌握了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胶卷。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比从书本
中学来的更让人激动、欣喜,所以我每次出发一定不是只带单一的胶卷.而是备足各种规格、品牌、感光度
的胶卷。作为商人.我喜欢算账,我发现在创作中,把旅费,时间。胶卷放在一起比较.成本*低的是胶卷.
所以别人拍一张.我就有可能拍十张.别人记录的是一个瞬间.而我记录的则可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回来
后再从中选出我感觉*好的作品。、那次在新疆五彩河岸.夕阳西下.低照度下的雅丹地貌神奇得让人心醉,好
像瞬间换了一个世界。,大家激动不已.一些朋友手持快门线等待*激动人心的那一抹光线的出现.可太阳的锐
度在~刹那就弱了下来.比快门的速度还快.让许多人捶胸顿足,失去了良机,可我已将几个胶卷收入囊中。.
在摄影上我不是专业人士.对摄影的理解不深刻.但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摄影的乐趣,它成了我快乐人
生*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准备器材开始,快乐就开始了,邀约志同道合的影友是快乐,离开拥挤喧嚣的城市
是快乐.享受不同的美食美味是快乐,寻访不同的风土人情是快乐,拥抱大自然是快乐,欣赏天地问如诗如
画的美景是快乐.等待恰如其分的光影效果是快乐.聆听快门的“咔嚓“声是快乐,所见所感广收镜中是快
乐.后期制作是快乐,与朋友围坐一炉分享成功果实更是快乐……,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这几年.能够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回到国内搞摄影创作就成了我每年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
除了以我的家乡云台山为创作基地以外.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祖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特别是高原地
区.如青藏高原、西部大漠、内蒙草原……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自治区。高原.是一方美丽、圣洁的人
间净土.她的美丽令人窒息.她的圣洁令人肃敬。走进高原,犹如步人人间天堂、圣殿之境。踏上高原,灵
魂仿佛象高山的冰雪一样纯净.象蓝天的白云一样自由。在高原行走和拍摄的日子,我的心灵深深地被高原
震撼着、浸润着、愉悦着。我相信,每一位漂泊人生的旅行者,在那里都能够忘却一切世俗烦事,排解一切
纷扰心绪,找到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答案。触摸高原,要用心智之手、思想之光。当我心中期盼的色彩出现
在取景框里、凝固在胶片上、成形于照片中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心花怒放的快乐。我一
直觉得.我们为之向往和梦想的高原,其实就在我们心中。荒寂的戈壁、无垠的沙漠、风干的城市、脱水的
城堡、深邃的湖泊、无语的树林……向我们诉说着远古的历史和昔日的繁华,仿佛就是我们深藏心底的往事.
摄影的快乐还表现在预见和等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积累和对色彩、光影以及天气的理解我认为自
己基本能够预见所能出现的精彩瞬间、”奇光异彩”,当然代价是长时间的等待与期盼。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
一点点微小的变化都会让我怦然心动,*后如愿以偿更会激动不已.
摄影的确是一种快乐生活,而且是一种升华的持续的快乐。在绘画中我懂得了色彩.在摄影中我又理解了
光影。在创作中我懂得了发现美、亲近美、感受美、记录美、品鉴美、传播美。这个过程充满了激情、兴奋和
快乐。摄影创作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快乐旅程。触摸高原的过程,更是一段生命之光的快乐历程.是心
灵涤净的历程,是灵魂升华的历程!随着对高原的一次次触摸,我逐渐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为人生作一次次
;争化和洗礼,使心灵得到我期盼中的宁静和憩息。
感谢摄影.让我能够如此清晰地触摸到美丽的高原.给了我一生中这么厚重的礼物:感谢摄影,让我能
够如此真实地触摸到艺术的快乐.给了我那么多珍贵的人生体验:更感谢摄影.让我能够结识到那么多真诚
的圈内朋友.是他们给了我那么多真情厚意和无私之助!感谢支持过我的朋友们,特别是玉海先生、常云先
生、立栋等先生。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对我的理解与支持。
我自豪我是一个快乐的摄影人,我将一直快乐地走在这个光影世界,一路风景,一路欢歌,一路收获……
2007年元月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悉达多
¥13.0¥2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9¥39.8 -
偏见
¥17.8¥56.0 -
罗生门
¥15.9¥36.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4.9¥31.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7.7¥39.8 -
面纱
¥16.9¥4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