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本土心理学(上)

包邮华人本土心理学(上)

1星价 ¥28.4 (4.9折)
2星价¥28.4 定价¥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44379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491 页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562443797 ; 978-7-5624-4379-7

目录

**章 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杨国枢一、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化)心理学二、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学科三、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四、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学术运动五、结语第二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第二章 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基础黄光国一、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二、建构实在论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必要性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争议五、结语: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十字路第三章 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策略杨中芳一、本章 论述的脉络二、本土化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三、本土化心理学研究的思考策略四、怎样在“文化/社会/历史”脉络中看个体之具体行动五、本土心理研究的一套策略六、总结第四章 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杨中芳一、本章 论述的脉络二、对研究方法的基本信念三、本土化心理研究方法总览四、如何具体进行本土化研究五、总结第三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理论第五章 刘劭的人格理论及其诠释杨国枢一、刘劭之人格理论的内涵二、刘劭之人格理论的诠释三、结语第六章 华人社会取向的理论分析杨国枢一、人与环境的基本互动方式二、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三、中国人社会取向之来由的假说四、结语第七章 华人关系主义的理论建构黄光国一、引言二、关系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三、“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四、儒家文化的分析五、关系中的人们六、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七、结论:解决问题的效力第四编 家族取向与家人关系第八章 家族主义与泛家族主义杨国枢、叶明华一、中国人之家族主义的意义与概念分析二、中国人之家族主义的测量研究三、家族化历程——从家族主义到泛家族主义四、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第九章 孝道的心理与行为叶光辉一、孝道的意义二、孝道在华人家庭的重要性三、孝道之社会态度的研究四、孝道之认知结构(发展)研究五、亲子冲突来源与子女消解模式六、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第十章 婚姻关系及其调适利翠珊一、婚姻关系的研究背景二、理解华人婚姻关系的概念架构三、华人的婚姻关系与调适四、华人婚姻研究策略与方法的检讨五、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课题第五编 脸面观、道德观及公私观念第十一章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黄光国一、引论二、戏剧理论三、华人“脸面”观的文化根源四、儒家思想的深层结构五、孝道与无条件的积极义务六、儒家文化中的社会观:心理社会图七、儒家文化中的自我观八、东西文化的对比九、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十、面子性格与印象整饰十一、面子与社会互动十二、结论第十二章 华人的道德观与正义观黄光国一、引言二、道德发展的阶段:强加式客位研究取向三、道德思虑的向度:共有式客位研究取向四、本土文化的考量:强加式与共有式客位研究取向的批判五、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与正义: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六、结论第十三章 人己群己关系与公私观念李美枝一、社会认同模式与社会凝聚模式的群体观二、中国传统的人己观与公私观三、台湾本土的重要群际事件四、人己关系与团体类别化的实证研究五、分类意识与现代社群主义六、结论
展开全部

节选

在台湾、香港及大陆三地,华人本土化心理学的推动与研究已有大约三十年的历史,在方法改进、理论建构、及实征研究三方面皆有相当的成就。本书的目的即是分就这三方面有系统地报导、分析与讨论长期研究工作的结果。全书共有二十六章,组成九编,**至五编为上册,第六至九编为下册。本书为上册。

作者简介

杨国枢,中国社会心理学家。1932年12月22日生于山东胶县。早年在台湾大学心理学系任教,后赴美留学,1969年获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返台后任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兼主任。曾兼任台湾心理学会、台湾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60年代初曾从事动物行为、罗夏测验、文艺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1969年起致力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对中国人性格。著有《中国人的性格》、《现代社会的心理适应》、《现代化与民族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化论丛》等。
黄光国,台北市人,出生于1945年11月6日。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现任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致力于发展本土社会心理学。着有中英文学术论文五十馀篇,曾获得国科会杰出研究奖三次,优良研究奖十馀次,目前为国科会特约研究员,及教育部国家讲座。
杨中芳,生于天津,祖籍山东蓬莱,教授、基础和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至今已出版多部相关专著,包括“如何研究中国人”," 如何理解中国人 ",以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情感及信任”等代表性著作和论文数十篇。近年,她潜心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中庸”的思想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