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列传-从伊藤博文到福田康夫

包邮日本首相列传-从伊藤博文到福田康夫

1星价 ¥28.8 (6.0折)
2星价¥28.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95882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96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505958821 ; 978-7-5059-5882-1

内容简介

此列传按照首相就任的先后排序,记述了从伊藤博文到福田康夫共计五十八位担任内阁总理大臣的人物像和他们的业绩。用史实说明了领导人的行为抉择给国家和民族命运带来的深刻影响。本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记,而是—部生动鲜活的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政治史。
宇治敏彦等五位新闻评论家和政治学者,以简洁的文笔概要记述了日本历任首相及历届内阁的特征和主要政绩。作者尽可能从客观视角去捕捉各个时代的特征,尝试着对那些肩负国家与国民重托,时而焦虑痛苦,甚至牺牲生命的首相:对那些因实力不济而昙花—现的首相逐一进行了概括地记述。内容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叙事清晰,从精心编撰的目录就可以看出每位首相的形象特征和行事风格。中国读者可通过对日本首相职业生涯的了解,而获得对日本政治发展史一般性的认识。文中配有五十八位首相的照片,有助于读者参对阅览。

目录

中文版序

凡例
1.伊藤博文——内政之功,外政之罪
2.黑田清隆——“超然主义”藩阀首相的悲剧
3.山县有朋——缔造了*大派阀的军人政治家
4.松方正义——一流的财政政策,三流的政治运营
5.大隈重信——从在野英雄到被挫败的首相
6.桂太郎——在任时间*长的非立宪内阁
7.西园寺公望——革新派贵族
8.山本权兵卫——在机缘与实力之间摇摆的首相
9.寺内正毅——引起民愤的福神首相
lO.原敬——确立了政党政治的实力派政治家
11.高桥是清——人生似惊涛骇浪般的“不倒翁首相”
12.加藤友三郎——被癌症终结的政友会延命内阁
13.清浦奎吾——名声在外的傀儡内阁
14.加藤高明——多重性格的毁誉褒贬
15.若棚礼次郎——领导才能缺失的政治家
16.田中义一——第二代长州藩阀,徒有虚名的政党政治
17.浜口雄幸——政党政治转折点上的“狮子首相”
18.犬养毅——实践信念的“风向标”政治家
19.斋藤实——稳健派军人建立的举国一致内阁
20.冈田启介——频遭凶变的短暂内阁
21.广田弘毅——从容赴刑的罪犯
22.林铣十郎——逃账般解散议会,评价*低的宰相
23.近卫文磨——排斥英美的亚洲主义者的不幸
24.平沼骐一郎——异想天开的国粹主义者
25.阿部信行——软弱无能的军人内阁
26.米内光政——被德国初战告捷击溃理念的首相
27.东条英机——日美开战内阁的军人首相
28.小矶国昭——扩充空军梦想落空,被追究战争责任的首相
29.铃木贯太郎——“终战内阁”的老提督
30.东久迩宫稔彦——皇族内阁的意义与局限
31.币原喜重郎——提出非武装构想的老宰相
32.吉田茂——为战后日本发展铺设轨道的首相
33.片山哲——受到挫折的虔诚首相
34.芦田均——被时代捉弄的清高首相
35.鸠山一郎——集革新与保守于一身的悲情首相
36.石桥湛三——胆识兼备的背运首相
37.岸信介——以政治生命为赌注修改《日美安保条约》的“昭和妖怪”
38.池田勇人——背负普通百姓梦想的收入倍增计划
39.佐藤荣作——消息灵通、擅长人事,在位时间*长的首相
40.田中角荣——经历天国和地狱的“昭和时代的关白之父”
41.三木武夫——为查明洛克希德事件赌上政治生命的“议会之子”
42.福田赳夫——政争中落败的保守派王子
43.大平正芳——对国民说明不足的求道者
44.铃木善幸——因日美同盟受挫的“和政治”
45.中曾根康弘——致力于“战后总决算”的总统型政治家
46.竹下登——依靠人际关系与人数建立的“院政政治”
47.宇野宗佑——被性丑闻侵蚀了根基的天才
48.海部俊树——政改受挫,被海湾危机所动摇
49.宫泽喜一——自民党一党支配下的末代首相
50.细川护熙——掀起新党热潮的公子哥首相
51.羽田孜——浪费了能力,依靠人品维持的少数执政党内阁
52.村山富市——以社会党瓦解为代价的“自社先”联合政权
53.桥本龙太郎——将日美安保发展成为“亚太安保”
54.小渊惠三——被“人数政治”所绊倒的“凡人”首相
55.森喜朗——正统性受到质疑,支持率低得令人掩面
56.小泉纯一郎——打破永田町常识的“怪人”首相
57.安倍晋三——在摆脱战后体系上半途而废的“少爷”首相
58.福田康夫——安倍首相突然辞职后登场的“背水一战”内阁
日本首相籍贯一览
参考文献(通史)
日本历代内阁成员一览
执笔者简介

译者感言
展开全部

节选

1.伊藤博文——内政之功,外政之罪
  伊藤博文是一个喜欢“尝鲜”的人。他出身于社会地位比武士还低的庶族①,后被升格,拥有了武士身份。1868年,他出任“外国事务挂”②,从此平步青云。1873年任参议、工部卿;1878年任内务卿;1884年任宫内卿;1885年,日本建立内阁制,伊藤博文成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1888年任首任枢密院议长;1890年任首任贵族院议长;1900年,他组建“立宪政友会”并任首任总裁;1905年任首任朝鲜统监。当然,伊藤博文仕途一帆风顺的原因并非仅仅因为他喜欢“尝鲜”,还得益于上司的赏识、自身的才干、工作的业绩以及他的人品等等。
  伊藤博文生于1841年(天保十二年),师从吉田松阴③。1863年1月,血气方刚的青年伊藤博文和高杉晋作、久坂玄端、志道多闻(井上馨)等一起参加了火烧英国公使馆事件。同年6月,他应井上之邀游历英国,在去伦敦的路上亲眼目睹了西洋先进的舰船。不久,他耳闻英萨战争④和英、法、美、荷四国联合舰队炮轰下关⑤的消息,从而转变成为开国派分子。伊藤博文对当时国内外的时局有着超群的洞察力。
1872年,欧美五个列强于幕府末期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终于迎来了*初的修改期。伊藤博文就修改条约提出的建议书得到上司赏识,被任命为岩仓具视使节团⑥副使。担任副使的还有木户孝允⑦、大久保利通⑧、山口尚芳⑨。以此为契机,伊藤博文开始得到大久保利通的重用。1878、年,大久保利通在东京纪尾井坂遇刺身亡,伊藤博文即作为其后任被委以内务卿之重职。
1874年,自由民权派向议会提出建议书,要求设立民选议会,遭到政府拒绝。之后,自由民权派纷纷以个人名义发表多种版本的宪法草案。日本政府也从1876年开始研究立宪问题,并于1882年派遣伊藤博文前往欧洲考察各国宪法。伊藤博文回国后即命井上毅⑩率领伊东巳代治11、金子坚太郎12等人起草《大日本帝国宪法》草案,于1888年完成并上呈天皇。日本政府新设枢密院,伊藤博文担任议长,对宪法草案进行审议,于1889年*终制定完成并颁布。在制定宪法过程中,尾崎行雄13曾提出过“学英乎学普乎”(宪法应效仿英国还是普鲁士)的疑问,并力主效仿英国。而伊藤博文制定的是普鲁士型宪法。在1890年开设帝国议会之际,伊藤博文和当时的藩阀政治家们一样,奉行“超然主义”政策。所谓“超然主义”,就是主张内阁应超然于一切政党之外,不受政党之约束。**届帝国议会召开时,首相是山县有朋。山县有朋内阁为了预算案能在议会通过,经历了千辛万苦,*后分化了自由党内土佐派并与其达成妥协,才终于使预算案得以通过。伊藤博文凭借其独到的慧眼,敏锐地认识到“超然主义”政治已经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了。
帝国议会建立初期,民党(反对党)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针对藩阀政府强制推行的“富国强兵”政策,民党高举“节约经费、休养民力”的旗帜,抓住预算案等问题频频向政府发难。1894年至1895年。日本和清国为争夺朝鲜半岛的支配权发生战争。日本举国上下弥漫着与被称为“沉睡的狮子”的大国——清国讲行决战的气氛。民党也与政府进行了合作。但战争一结束,在野党(日清战争后就不再使用“民党”这一称谓——作者注)再次与政府形成对立。藩阀政府为了通过议会这道难关,也开始摸索与政党进行合作。1895年11月,伊藤博文第二次组阁时公开与自由党进行合作。1896年4月,自由党总裁板垣退助人阁担任内相,标志着伊藤博文放弃了“超然主义”。另一方面,政党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党内干部的求官热,同时也为了多少能实瑚一些党的政策主张,逐渐认识到作为执政党参加政权是明智之举。
 日清战争后,伊藤博文为了战后经营,试图让谙熟财政政策的大隈重信和松方正义人阁任职,结果遭到自由党的强烈反对。松方正义一度担任藏相,可是*终导致整个内阁垮台。1896年9月,以大隈重信和松方正义为中心的所谓“松隈内阁”(第二次松方内阁)成立。但是,松方内阁与合作者进步党于1897年11月发生分裂,并于12月总辞职。1898年1月,第三次伊藤博文内阁成立,他再度与自由党合作。但此时的自由党已经欲壑难平,与进步党联合起来反对政府提出的增收地租法案。相隔很久又一次站到同一条战线上的两个政党于1898年6月合并,组建宪政党。针对这一事态,伊藤博文设想成立一个以知识分子和企业家为左右两翼的“模范政党”与之相对抗。可是他的想法在元老会议上遭到山县有朋的强烈反对。对此,伊藤博文反驳称,他不惜辞去首相和元老,并舍弃一切爵位,作为一介平民也要组织政党。山县有朋则坚称,“政党内阁将破坏我国国体,使金瓯无缺的帝国陷于一民主政之境地”(林田龟太郎著《日本政党史》下卷)。但伊藤傅文组建政党的初衷不改,向天皇提出辞去总理并奉还勋位显爵。天垒不允,结果没有了下文,不了了之。
  伊藤博文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极力推荐大隈重信和板垣退助作为他的后任组阁。1898年6月,大隈宪政党内阁成立。但不不到半年就夭折了。之后第二次山县有朋内阁成立。山县有朋内阁与宪政党合作,通过了增收地租法案、选举法修正案等法案,还为防止政党谋官修改了文官任用令。在这期间,伊藤博文一直没有放弃组建政党的努力,而宪政党也希望与政权建立联系。结果,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9月,星亨等人以“把宪政党献给伊藤博文”的形式,由宪政党议员和伊藤博文周围的官僚们成立“立宪政友会”(简称政友会),伊藤担任总裁。伊藤博文组织政党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他在创建政友会的文告中写道:“抑,任免阁臣乃宪法上之大权,其选拔择用政党或民间之士皆由元首之自由意志决定”,“政党者,欲领导国民,须先戒私欲、明纪律、整秩序、专奉公”(《政友》**期,明治三十三年10月10日)。
伊藤博文梦寐以求的“模范政党”终于诞生了。政友会创立不久,第四次伊藤(政友会)内阁成立(10月19日)。但是,围绕着预算案,伊藤博文在贵族院受到山县有朋派阀的猛烈攻击,虽然*终凭借天皇发话过了关,但在围绕与明治三十四年度财政预算案相关的藏相发表的官业中止论问题上,内阁内部无法统一意见,结果这届内阁仅历七个半月便总辞职了。
  诀别亚洲民族主义
日本从德川时代起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当时欧洲列强在中东、亚洲、非洲、南北美洲等地一个接一个地建立殖民地的消息还是通过中国、朝鲜、荷兰传到日本。日本*担心的是朝鲜被中国或俄国控制。日本在日清战争中取得胜利,不再担心中国控制朝鲜,反而企图取而代之。但是对日本来说,北方大国俄国依然是一个巨大威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1896年俄国与清朝缔结过密约,约定共同防日。同时俄国得到东清铁路筑路权,并于1898年得到旅大港的租借权。1899年,俄国借义和团起义之机事实上占领了整个满洲(中国东北)地区,攫取了在该地区的独占权益。义和团被镇压后,俄国仍不撤兵。
为了对抗俄国的所谓南下政策,伊藤博文与井上馨提出与俄国进行交涉,以承认俄国对中国东北的支配权换取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支配地位(即所谓“满朝交换论”)的建议。当时的首相桂太郎以及山县有朋、小村寿太郎等人则力主与英国结盟。1901年9月,伊藤博文以私人身份前往俄国进行活动,但交涉未取得任何成果。英国则主动接近日本,于1902年结成日英同盟。伊藤博文*后也为日英缔结同盟作了努力。
藩阀政治家们企图通过日清战争将台湾、澎湖列岛据为殖民地,进而把朝鲜置于日本控制之下。当时亚洲各国已被欧洲列强占为殖民地,亚洲人民正在痛苦地呻吟,祈盼民族独立,然而日本却逆亚洲人民意愿而动,企图与欧洲列强一起侵略朝鲜和中国大陆,迈出了脱离亚洲民族主义的一步。伊藤博文和当时的政治家们一样,开始走上使日本孤立于国际社会的道路。由于政府控制舆论,封锁信息,误导了日本国民狂热地支持对外扩张的侵略政策。伊藤博文对国内政治动向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但在日清战争之后的对外政策上,他的眼睛却被迷雾遮蔽。日本为了避免成为列强的牺牲品而采取了富国强兵政策,结果将这一政策发展成为对外谋取支配权的侵略扩张政策,在对外关系上成为目光短浅的近视眼,丧失了洞察未来的深谋远虑。
1904(明治三十七)年2月,日本为与俄国争夺对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支配权而挑起日俄战争。战争一爆发,日本便将日韩议定书强加给韩国,把韩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同年8月,日本通过缔结**次日韩协约剥夺了韩国政府的外交和财政权。1905年11月缔结了第二次日韩协约,完全剥夺了韩国政府的外交权。接着,日本在韩国设立统监府。1906年,伊藤博文作为首任统监到韩国赴任。
虽然伊藤博文等人以确保安全为名禁止韩国皇帝与外界接触,但在1907年还是发生了韩国皇帝派遣密使到荷兰海牙向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陈述韩国困境的事件。尽管此举由于所谓“韩国没有外交权”久宪改党内部旧自由党派与旧进步党派之问发生分裂,旧自由党派单独成立宪政党,旧进步党派则成立了宪政本党,日本**个政党内阁而以失败告终,但日本还是受到很大刺激,于是以伊藤博文为中心的势力,强迫韩国皇帝禅让。同年7月,日本将第三次日韩协约强加给韩国,剥夺了韩国政府内政权,并在一周之后解散了韩国军队。至此,韩国成为日本事实上的殖民地。伊藤博文为了*终实现日韩合并,将统监之职让给曾弥荒助,自己回国就任枢密院议长。
但是,要使韩国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殖民地必须得到俄国的默认,为此伊藤博文前往中国东北,于1909年10月在哈尔滨和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进行会谈。在检阁俄国守备队后与各国领事团寒暄时,伊藤博文被韩国义士安重根15射出的子弹击毙。这个事件导致日本加快吞并韩国的进程。日本一方面对韩国抗日武装斗争和反日言论进行残酷镇压,一方面组织亲日御用团体“一进会”,制造日本仿佛是根据韩国的意愿而进行合并的假象。1910年8月,韩国正式成为日本殖民地,从此韩国人民开始了屈辱与苦难的日子。大概伊藤博文生前没有预测到吞并韩国会给日本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始乱终弃的女性关系
仅凭直觉无法深刻了解一个人。比如大多数人对山县有朋元帅的印象是“冷彻”、“派阀缔造者”、“民众之敌”,对伊藤博文的印象则是,虽然他有很强的权力欲和名利欲,但至少在表面上还有一点稚气。伊藤博文主持建造的沧浪阁等建筑简直就像一座地方政府机关办公楼,毫无艺术气息。E.贝尔茨曾这样形容他:“此公爱酒、女人和烟草,而且从不隐讳,常对身边人说:‘我对你们什么也不指望。在我终日为国事操劳而头痛之时,与其晚餐时让你们给我倒杯酒,服侍我换衣服,大概还不如天真漂亮艺妓的玉手可解我心宽呀。”’(春亩公追颂会《伊藤博文传》下卷)据冈义武称,尾崎行雄曾说“伊藤公把女人视为庙会上的花一样”(冈义武著《近代日本的政治家》)。伊藤博文淡泊金钱,据末永胜介介绍,伊藤博文与田沼意次16不同之处在于公务之余的爱好:田沼爱金银财宝而伊藤迷恋女人。(末永胜介《挪用明治天皇机密费玩女人的伊藤博文》,载于《宝石》1967年11月号)伊藤基本不问女人的美丑,像对待庙会上的花一样,只要他心血来潮,就会成为他猎取的目标。即使是在现代,这种事情也是不能允许的。从这一点上看,他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为“维新志士”。同时,这种毫不隐讳的性格也是他受到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
伊藤博文在内政方面有相当的政绩,但在对外政策和女性关系方面却实在让人无法恭维。
               (富田信男)
 就任时年龄
  **次:44岁;第二次:50岁;第三次:56岁;第四次:59岁在任时间
 2720天(**次:861天;第二次:1485天;第三次:170天;第四次:204天)
**次:1885年(明治十八年)12月22日—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4月30日
第二次: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8月8日—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9月18日
第三次: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1月12日—6月30日
第四次: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10月19日—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6月2日
 简历(1841—1909)
 1841年(天保十二年)10月16日 生于周防国(山口县)熊毛郡束荷村
1867年(庆应三年) 进入吉田松阴的松下村塾学习
1871年(明治四年) 任租税头、工部大辅、欧美派遣团特命全权副使,1873年回国
1873年(明治六年) 任参议兼式部卿
1878年(明治十一年) 任地方官会议议长、内务卿
1885年(明治十八年)任首相(**次内阁)兼宫内相
1887年(明治二十年) 免去兼任宫内相
1888年(明治二十一年) 辞去首相,就任枢密院议长
1892年(明治二十五年) 任首相(第二次内阁)
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任全权办理相(与清国媾和),授大勋位菊花大绶章
1896年(明治二十九年) 被授予元勋
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 任首相(第三次内阁)。
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 任立宪政友会总裁,首相(第四次内阁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 内阁总辞职
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 辞去立宪政友会总裁,任枢密院议长
1905--1909年(明治三十八年一四十二年) 任韩国统监
1907年(明治四十年) 加封公爵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 任枢密院议长,10月26日被安重根暗杀,68岁
 参考文献
 《伊藤博文传》全三册,春亩公追颂会,统正社,1940年
 《近代日本的政治家——性格与命运》,冈义武,文艺春秋,1960牟
 《伊藤博文关系文书》全九卷,伊藤博文关系文书研究会编,墒书房,1973—1981年
注释
①庶族: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士、农、工、商的身份等级制度。除皇族外,将国民划分为华族、士族、庶族三等。华族是有爵位盼公卿、诸侯等传统贵族;士族为原武士阶层;庶族则指平民。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