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期望效应研究

教师期望效应研究

¥8.9 (3.6折) ?
1星价 ¥16.3
2星价¥16.3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7003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
  • 出版时间:2008-06-01
  • 条形码:9787500470038 ; 978-7-5004-7003-8

内容简介

教师期望效应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的确会在学生随后的发展中得到证实的现象,它反映了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对教师期望效应的实证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已有的理论假设,而且对于改变现实中教师不良的观念与行为,缩小学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微观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原则,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本书对教师期望领域的已有研究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数据处理方法,对当前初中阶段的教师期望现状以及教师期望效应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的可能原因和对学校教育的启示等问题在本书的*后章节得到了详细的论述。

目录

引言
**章 研究背景
一 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与关注焦点的片面性
(一)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
(二)教育公平问题关注焦点的片面性
二 我国中学教师的现状
(一)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矛盾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角色定位
(三)教师行为的区别对待现状
三 初中生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 发展脉络
二 概念界定与测量
(一)教师期望
(二)教师差别行为
(三)教师期望效应
三 理论构架
(一)brophy和good模型
(二)期望交流模型
(三)dalrley和fazio模型
(四)rosenthal中介因素模型
四 相关研究
(一)教师期望形成的研究
(二)教师期望与教师差别行为之关系研究
(三)教师期望效应研究
(四)教师差别行为与学生发展之关系研究
第三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一 文献述评
(一)此前研究的成就
(二)当前研究的局限
二 研究问题
(一)教师期望表现内容与特点探讨
(二)教师差别行为的结构与测量工具
(三)教师期望、教师差别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四)教师期望传递过程
三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价值
第四章 总体研究设计
一 概念界定
二 总体设计
三 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分析方法选择
(三)学生发展变量及其测量工具选择
第五章 测量
一 教师期望评价量表
(一)教师被试选取
(二)教师期望内容维度获得的方法与过程
二 学生知觉的教师差别行为问卷
(一)学生被试的选取
(二)初中学生知觉到的教师差别行为量表的编制
三 学生结果变量的测量工具
四 测量程序
第六章 研究结果
一 教师期望的描述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与设想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
(六)小结
二 教师差别行为的描述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
(六)小结
三 教师期望、教师差别行为与学生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与假设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五)讨论
第七章 综合讨论
一 初中教师期望
(一)初中教师期望的一般特征
(二)初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期望
(三)初中教师的班级平均期望
(四)年级变量对教师期望的影响
二 初中教师的行为
(一)初中教师差别行为
(二)学生知觉的教师自我对待
三 教师期望、学生知觉的教师对待与学生发展变量间的关系
(一)教师期望与学生知觉的教师对待之关系
(二)教师期望和教师差别行为与学生发展之关系
(三)教师期望传递过程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主要结论
二 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一)关注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的班级期望水平
(三)建立和谐平等的班级环境
(四)改善班级内处境不利学生的发展
(五)重视学生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
三 思考与建议
(一)对教师行为研究视角的思考
(二)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思考
(三)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一 中文部分
二 英文部分
附录
附录一 教师期望访谈提纲
附录二 教师评定量表说明及教师个人信息表
附录三 学生对好差生及教师对待知觉状况的开放式问卷调查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五 学生调查问卷卷首说明与学生个人信息表
附录六 学生知觉的教师差别行为问卷
附录七 学生的学校满意度问卷
附录八 同伴接纳提名指导语与问题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范丽恒(1977.2-),女,汉族,河南西平人,博士,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委员。1994-2001年就读于河南大学教育系,并获学士(应用心理学)和硕士学位(基础心理学)。2001年7月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师从金盛华教授攻读应用心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三部,获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三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