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031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8-09-01
  • 条形码:9787509703120 ; 978-7-5097-0312-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运用科学发展观系统研究城市人口均衡发展问题的**部专著。全书着重对影响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初步建立了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人析框架。
  本书对解决城市化和城市人口发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研究人口问题,城市发展问题或制定人口政策,城市发展规划政政策的参考书。

目录

引 言
 一 本书的起源的目的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三 基本研究思路和新见解
**章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背景
 **节 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第三节 中国城市问题凸显
第二章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意义
 **节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学术意义
第三章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
 **节 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城市化理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节 适度人口容量和城市适度人口容量理论
第四章 城市人口自身因素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节 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质量和城市人口结构
 第二节 城市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之间的均衡关系
 第三节 城市人口自身变动规律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第五章 城市资源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节 城市资源
 第二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资源
第六章 城市环境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节 城市环境
 第二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
第七章 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节 城市经济
 第二节 城市人口与天市经济发展
第八章 城市社会发展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节 城市社会发展
 第二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社会发展
第九章 城市群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节 城市群的形成 
 第二节 城市群的功能
 第三节 城市群与城市人口均衡发展
第十章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节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
 第二节 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
第十一章 实证分析:深圳市常住人口总量情问题
 **节 深圳市常住人口总量情况
 第二节 深圳市常住人口结构情况
 第三节 深圳市常住人口素质情况
 第四节 深圳人口特征、优势与问题
 第五节 实现深圳市人口均衡发展的思路
第十二章 中国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的对策
 **节 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群
 第二节 城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资源承载力必须协调
 第三节 城市人口发展与城市环境承载力必须协调
 第四节 城市人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必须协调
 第五节 城市人口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必须协调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引 言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将笔者撰写这本书的一些基本想法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一介绍。
一 本书的起源和目的
  这些年,笔者对深圳人口问题作过一些对策性研究,从中认识到,解决好城市人口发展问题,不仅对城市本身的发展意义深远,而且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内需、推进城市化进程和保护环境。城市是生产和生活方式*集约的地方。但城市的人口承载量毕竟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适得其反,给城市的资源、城市的环境和城市的社会系统和城市的社会系统和城市的经济系统带来压力,对整个城市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甚至会使城市的承载功能萎缩,不但不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反倒会减少人口承载量,严重者,还会导致城市的消亡;当然,人口规模过小,对城市来说,也是浪费。
长期以来,学界在讨论人口承载量问题时,更愿意用适度人口的檓念,这当然很好。但笔者认为,一个城市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到底容纳多少人*合适,实在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即使有答案,也不可能具体准确,只能是“模糊”的,在这里“模糊”比“准确”要好。因为,城市人口承载量由多种因素决定,而且是动态的。“适度”似乎准确些,“均衡发展”似乎“模糊”些。所以,笔者就以“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为题,开展研究工作。
……

作者简介

王世巍,1960年9月出生,籍贯吉林同,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主要关注并研究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主持或参与深圳市重大课题数十个,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学术理论文章数十篇,参与多部理论著作的编写工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