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61357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435
- 出版时间:2007-08-01
- 条形码:9787536135772 ; 978-7-5361-3577-2
本书特色
这本《社会心理学》,是在戴健林教授主持下对2004年版的《社会心理学》进行了相当规模的重修,新著忠实于原著的体系构架和基本思想:记述了吴江霖教授的学术思想,承载了戴健林等众多学者学识、智慧和辛劳。对原著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提法或错漏进行了修正;除了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充实与更新外,还专门增加了一个栏目介绍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学术生平与主要理论贡献。新著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原先的特色,又与时俱进,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进展。
内容简介
这本《社会心理学》,是在戴健林教授主持下对2004年版的《社会心理学》进行了相当规模的重修,新著忠实于原著的体系构架和基本思想:记述了吴江霖教授的学术思想,承载了戴健林等众多学者学识、智慧和辛劳。对原著一些不合时宜的观点、提法或错漏进行了修正;除了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充实与更新外,还专门增加了一个栏目介绍社会心理学大师们的学术生平与主要理论贡献。新著一如既往地保持了原先的特色,又与时俱进,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的进展。
目录
节选
现今的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有组织的个体的不同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体现了科学的高度价值的学术领域。一方面,它通过研究和理论概括,寻求对社会思想和社会行为的理解。另一方面,它运用这种理解去发送人类生活条件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感受。
相关资料
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科学社会心理学与政治科学密切相关。首先,我们都知道,对政治的研究必定涉及那些参与政治的人的信仰、价值、态度、社会动机和社会人格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个体的政治社会化,研究政治宣传如何起作用,等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各种制度都是调节和塑造人的社会行为及经验的重要社会生活条件,要了解人们的各种行为,就必须了解各种社会政治因素。而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正是政治科学的任务。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早期的实验室*初称为社会心理学实验室,后改为“社会与政治心理学实验室”。他作这样的改变有其理由,因为他当时就致力于研究人们的政治态度、公众舆论以及对一些政治制度的相符行为等(吴江霖,1984)。近二三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注意人们对政治的参与。在20世纪80年代,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已成为政治科学的重要领域。众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到一起研究政治心理学。他们已建立起自己的组织--国际政治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olitical Psychology,简称ISPP),出版了自己的刊物《政治心理学》(Political Pychology)。国际政治心理学会的200多名*早的成员中,有1/3来自政治科学,另外的1/3来自心理学,其余的来自人类学、历史学和精神病学等(Flms,1984)。对政治行为的研究大大地扩充了对社会行为研究的领域。首先是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政治社会化即指个体学得政治观念及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的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以图理解和预见个体如何看待政治环境并对其作出反应。对政治社会化的理解应成为政治科学的基础,因为只有理解个体在不同时期政治观念如何发展,政治态度或倾向如何形成,各种政治社会化媒介如何起作用等过程,政治科学才能发展有效的政治宣传、政体、政策及政党等方面的理论。与政治行为密切相关的是人们的政治态度。由于态度与行为密切相关,政治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求如何通过宣传去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在国外大学中,“公众舆论与宣传”是政治学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后记 这本(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社会心理学》(2000、2004)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重版,得到了许多社会心理学界前辈与同行的热情关怀与鼓励,他们中包括沈德灿、沙莲香、章志光、李庆善、杨中芳、冯伯麟等老师,也包括金盛华、杨宜音、李伟民、方文、佐斌、侯玉波、辛志勇、景怀斌等同仁朋友,值此之际,我要对各位师长朋友表示深深的感谢。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乐国安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这是对我们的莫大鼓舞与鞭策。由于本书的特殊渊源,许多人,尤其是吴老的众多弟子都作出了直接或间接的贡献,他们包括冯文侣、黄敏儿、陈卫旗、谢敏、梁运华、任杰,也包括李伟民、张少波、余维真、王胡瑞、高普红、后华杰、杨晓岚
作者简介
吴江霖(1914-1 995),福建晋江人,中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1 936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曾赴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师从萧孝嵘先生读研究生一年,1939年获中山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留学,在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师从实验社会心理学创始人奥尔波特(F.H.Allport)学丬社会心理学,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厦门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49年后,曾任中山大学教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副教务长。1952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兼《心理学译报》主编,系《心理学报》首届五位编委之一。1959年后任广东师范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广州师范学院教授兼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84年创立中国大陆**个社会心理学专业硕士点。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广东省社会心理学会会长等学术职务。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