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1星价 ¥19.1 (4.9折)
2星价¥19.1 定价¥3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331***(三星用户)

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之一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全书装帧设计非常用心:扉页为质量很好的半透明纸,书名、版权页有暗金色花纹且比普通纸张厚密,全书正文都有绿色花纹、底纹或底色衬托,视觉效果很好。随便读了几段,译者(曹明伦)把诗人的敏感脆弱翻译得很到位、透彻。(如果收到的书封面不是有压痕、略有磨损,就更完美了。)

2017-08-16 19:18:07
0 2
乱看书***(三星用户)

曹明伦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这是中英对照本,曹明伦翻译,可以看看

2014-12-27 19:58:02
0 2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097312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
  • 出版时间:2008-09-01
  • 条形码:9787810973120 ; 978-7-81097-312-0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收录的十四行诗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为大家呈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翻译研究曹明伦在英语诗歌之宝库中,莎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是一串*璀璨耀眼的明珠。诗人在这些诗中歌颂了他与一位青年男子之间炽热的友情,同时也悲叹这位朋友被诗人自己的情人引诱,并表达了他因这位朋友喜欢另一位诗人而产生的懊恼之情。

前言

一、十四行诗和十四行组诗
我们所谓的十四行诗,英语和法语都叫Sonnet,意大利语称Sonetto,据说源自普罗旺斯语Sonet,起初泛指中世纪流行于欧洲民间的抒情短歌。闻一多先生曾把Sonnet翻译成“商籟体”。此译音意俱佳。就音而言,“商籁体”与Sonnet发音相似;就意而论,商乃五音之一,籁是自然声响;且商者,伤也(欧阳修《秋声赋》),而伤情苦恋正是Sonnet的传统主调。但由于绝大多数Sonnet都写成14行,而且其主题内容自16世纪之后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局限于爱情,故今译“十四行诗”亦可谓名副其实。
迄今为止,“十四行诗之起源尚未探明”。不过从形式上讲,*早的十四行诗可见于13世纪的意大利,“西西里诗派”诗人贾科莫·达伦蒂尼(GiacomodaLentini)*先用这种诗体进行创作,但丁收在《新生》(Lavotanuova)中的31首诗也大多是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彼特拉克(1304-1374)继承西西里短歌、普罗旺斯情歌和意大利“温柔新体”的传统,以浪漫的激情、优美的音韵、严谨的格律,以及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使爱情十四行诗的形式更趋完美,以他为代表的意大利体十四行诗被人称为彼特拉克体。这种诗体后来被欧洲各国诗人竞相模仿,并因各国语言之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变体。不过“流传*广、*为人们认可的三种主要诗体是彼特拉克体(Petrarchan)、斯宾塞体(Spenserian)和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这三种诗体每行都有五个抑扬格的音步,即抑扬格五音步(iambicpentameter)。彼特拉克体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即由一个八行诗节(octave)和一个六行诗节(sestet)组成,八行诗节的韵脚固定为abbaabba,六行诗节的韵脚有几种不同的排列,如cdecde和cdcdcd等。斯宾塞体由三个四行诗节(quatrain)和一个对句(COtlplet)构成,其韵脚为ababbcbccdcdee。莎士比亚体之体列与斯宾塞体一样,但其韵脚为ababcdcdefefgg。
十四行组诗在英文中称做Sotmetcycle或Sonnetsequerice,指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针对某位具体人物写的一组十四行诗。在十四行组诗中,每首诗相当于长诗中的一个诗节,但与长诗诗节不同的是,十四行组诗中的每首诗都可以独立成篇。其实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或白朗宁夫人的《葡萄牙人十四行诗集》就是这样的“组诗”,但较之中文语境中的“组诗”,这些“组诗”的篇幅通常更大,适合单独结集成书,故国人多把这类“组诗”称为“诗集”。“十四行诗集”虽未能反映出sonnetcycle或sonnetsequence“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针对某位具体人物而写”这一特点,但这种说法在中国已约定俗成。
如果说十四行诗的形式源于意大利诗人达伦蒂尼,那么早期十四行组诗的主题内容则可追溯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正如埃克塞特大学教授埃文斯所说:“从古至今,情欲的满足和受挫都是爱情诗的两大主题。用叶芝的话说,是赢得一个女人还是失去一个女人更能激发诗人的想象,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对写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的诗人而言,起源于奥维德的爱情十四行诗无疑是*适合描写情欲受挫的诗歌形式。”说十四行诗的形式源于奥维德,这种说法也许还值得商榷;但说十四行组诗的主题源自奥维德的《恋歌》(Amores),这一结论却未可厚非。因奥维德的《恋歌》虽用的是哀歌体,但收入《恋歌》的49首短歌却可谓组诗,因为这49首短歌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爱情),针对一个特定的人物(一位名叫科林娜的女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科林娜的爱恋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认为,这种直抒胸臆的爱恋之情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完善的人性。

目录

中译本代序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展开全部

节选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我们祈盼生命从绝色中繁生,这样美之蔷薇就永不会消失,但既然物过盛而衰皆有时令,就该为年轻的后代留下记忆:可你却要娶自己的灿灿明眸,凭自身的燃烧维持你的光焰,对自己太狠,做自己的对头,在丰饶之乡制造出饥月荒年。
  你今朝能为这世界傅彩增光,唯有你能够预报阳春之回归,你却于自身蓓蕾把美质掩藏,小气鬼哟,你因吝啬而浪费。
  ……

作者简介

曹明伦,翻译家,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四川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四川翻译文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文学翻译、翻译学及比较文化研究。著有《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培根随笔集》《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和《司各特诗选》等多种英美经典,与人合作编注有《英诗金库》。论文见于《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国外文学》《名作欣赏》《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及若干大学学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