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比较诗学史
读者评分
5分

中西比较诗学史

1星价 ¥40.5 (9.0折)
2星价¥40.5 定价¥45.0
商品评论(2条)
423***(三星用户)

新书品相好

没有全套,请搜索购买

2015-05-23 18:44:15
1 0
yif***(三星用户)

太老师曹顺庆教授的书,支持一下。

太老师曹顺庆教授的书,支持一下。

2014-11-24 18:03:4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752174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590页
  • 出版时间:2008-08-01
  • 条形码:9787807521747 ; 978-7-80752-174-7

本书特色

《中西比较诗学史》由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出版。

目录

绪论**章 中西比较诗学的萌芽时期(1840-1919)**节 中西比较诗学出场的学科意识背景第二节 比较意识的确立与中国诗学谱系的转型——王国维第三节 现代性诗学的中国视野——裘廷梁、蔡元培第四节 鲁迅及其《摩罗诗力说》第二章 中西比较诗学的前学科时期(1919-1987)**节 中西比较诗学的早期实践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草创第三节 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及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第四节 朱光潜及其《诗论》第五节 钱锺书及其《谈艺录》、《管锥编》第六节 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第三章 中西比较诗学的创立(1987-2000)**节 中西比较诗学学科意识的产生第二节 曹顺庆及其《中西比较诗学》第三节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第四节 黄药眠、童庆炳主编的《中西比较诗学体系》第五节 乐黛云及其《世界诗学大辞典》第六节 饶艽子及其《比较诗学》第七节 狄兆俊、张法等人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第八节 中国文学批评史建设第四章 台港中西比较诗学**节 发掘认同中国诗学的根基第二节 在西方话语冲击下兴起的比较诗学研究第三节 比较诗学的方法论探寻第四节 “阐发法”与比较诗学第五节 黄维梁及其“中西互释”观第六节 比较诗学在台港的*新发展第五章 海外汉学界的中西比较诗学**节 他者的视阔第二节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第三节 施友忠等人的《文心雕龙》研究及西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第四节 叶维廉及其比较诗学第五节 张隆溪、赵毅衡的中西诗学研究第六章 诗学话语的论争舆中西比较诗学的拓展**节 文论失语症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第二节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与跨文明中西比较诗学第三节 东西方文论的比较及学科意识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其融汇中西文论的努力第五节 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与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垦拓第六节 中西比较诗学的新开拓第七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比较诗学**节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和而不同”第二节 “大同诗学”的讨论和质疑第三节 “输出东方”与比较诗学的学科努力第四节 “化中国”与“中国化”结语全球化时代中西比较诗学的另一种承担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西比较诗学史》是“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之一,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中西比较诗学史作了专题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中西比较诗学的萌芽时期、中西比较诗学的创立、台港中西比较诗学、海外汉学界的中西比较诗学、诗学话语的论争舆中西比较诗学的拓展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相关资料

二、鲁迅早年的中西文化思想鲁迅思想在遣一段时期主要体现在《文化偏至论》(1907)、《摩罗诗力说》(1907)、《破恶声论》(1908)中,另外还有《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以及《域外小说集》等著作。其中,《文化偏至论》集中反映了鲁迅的中西文化观念。他首先反对当时的两种思想倾向.一是反对抱残守缺,坚持“中国中心”主义,认为如此必“底于灭亡”,并进一步论证了这种“抱残守缺”心态的形成历史。另一方面,他又反对陷入西方崇拜,反对“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同西方之术弗行”的态度。经过论证,他总结出学习西方文明的四个要点:**,学习必须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不能盲从于“众志”,第二,学习不是盲目崇拜,不能以西方文明为世界文明的顶峰;第三,必须建立在对东西方文化实质的认真考察上;第四,必须以认识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为出发点。那么,鲁迅又是如何理解中西文化的实质的呢?他认为,包括中西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都是“偏至”的,都是不完善的。正视这样的不完善性,人们就可以避免陷入任何一种文化神圣化的神话。同时这些文化又是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可以互补,可以相互交流。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