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6171613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9 页
  • 出版时间:2008-10-01
  • 条形码:9787561716137 ; 978-7-5617-1613-7

目录

前言**章 古书讹误情况一 形似而误二 音同而误三 两字合为一字而误四 一字分为两字而误五 涉上而误六 涉下而误七 羼入而误八 倒文而误九 重字而误十 脱文而误第二章 如何发现问题一 校版本二 谨识字三 知文义四 谙故实五 审制度六 察义例七 辨讳名第三章 校勘方法一 对校法二 本校法三 他校法四 理校法第四章 校勘记一 校勘记的类型二 校勘记在书中的位置及出校方式三 书写校勘记的要求第五章 校勘注意事项一 须备众本并注意对版本深入了解二 须注意体例之订定三 须注意参校资料之搜求四 不拘一格,相互参证五 不能依据错误之版本改书或妄引作据轻下结论六 不可逞臆妄改七 不可误校,亦应避免失校第六章 错误标点释例 一 不明训诂而误二 不知语法而误三 不辨文义而误四 不谙典章制度而误 五 未查史实而误六 未审地理而误七 未知专名而误附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校勘,亦称校雠。主要是对传统的古籍的不同版本,及书中存在的讹误、舛伪、错衍等进行订正。《应用校勘学》主要是根据作者多年的经验积累,从实践的角度,对校勘的理论,古书中存在的讹误,如何发现问题,校勘中要注意的问题,校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校勘记的撰写等都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从事古籍的校勘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很适合于教学使用。

作者简介

林艾园(1914——2004),福建闽侯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离休干部,知名古籍整理研究专家。1939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历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会计处、川康区货物税局科员、科长、专员等职。1946年后,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科长、驻香港贸易处组长。1949年9月,新中国诞生前夕,林先生作为护产委员会七常委之一,参与筹划和领导资源委员会员工的起义护产活动。起义集体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致电鼓励和嘉奖。回大陆后,先后任教于上海外贸业余大学、上海外贸学院,1962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71年,参与二十四史《新唐书》、《新五代史》校点。以后又先后参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王文公文集》、《容斋随笔》等十余部古籍的校点整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