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
- ISBN:97875004730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80
- 出版时间:2008-09-01
- 条形码:9787500473077 ; 978-7-5004-7307-7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以“史论结合、以论带史”为基本叙述方式,力图揭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
内容简介
本书以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方面的新认识、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新总结、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新定位以及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新把握为创新点,以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的十个结合的基本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史论结合、以论带史”为基本叙述方式,力图揭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
目录
一 “中国奇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理论根据
四 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时代根据
五 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根据
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验和人民意愿的正确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现实根据
**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节 理论创新的制度基础
一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
第二节 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
一 真理标准大讨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开创
二 解放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 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
第三节 理论创新的共同政治原则
一 “六条政治标准”
二 “四项基本原则”
三 “四信”
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据和立足点
**节 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准确把握和战略判断
一 科学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二 时代主题下的中国境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三 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和契机
四 新的历史条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
第二节 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和重新定位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代中国相当长时期内的基本国情
二 发展是把握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立足点
三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国情的要求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党情的历史分析和科学把握
一 对党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
二 党员、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新变化
三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对党情科学把握的重大部署
第三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轨迹
**节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突破性创新
一 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认识局限,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
二 破除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对立,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三 破除抽象的社会主义优越论,确立改革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四 破除社会主义的封闭式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社会主义
第二节 共产党执政理论的重大创新
一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面临的新挑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一 面对战略机遇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
三 对发展中重大矛盾问题的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在前所未有的挑战中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 把发展提升为重大的整体性战略: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式
**节 “结合”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式
一 “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式的哲学根据
二 “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方式关键在党,根本在党
三 *根本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四 “结合”的关键:中国现实和世界趋势在理论创新中的良性互动
第二节 “结合”的方法论特征
一 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二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
三 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动性相结合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结合”的新鲜经验
一 改革开放宏观领域中的“结合”
二 改革开放具体领域中的“结合”
三 改革开放保证条件上的“结合”
第五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机制与动力
**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机制
一 理论创新的调查研究机制
二 理论创新的党内民主机制
三 理论创新的学习机制
四 学术创新的转化机制
第二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
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共产主义理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
二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三 党的理论创新的传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既有动力
四 重大突发事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
第六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主要成果
**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一 任何一个国家发展道路的形成都经历过复杂的探索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我们自己探索出来的道路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三个科学体系构成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概括标准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一 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以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方面的新认识、对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新总结、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新定位以及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新把握为创新点,以十七大报告总结改革开放的十个结合的基本经验为主要内容。
相关资料
二“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
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批判思潮,更不是后现代式的虚无主义解构,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并推进新世界诞生的改变世界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改变世界和创造历史,就在于它始终和一个伟大的阶级——工人阶级及其解放运动血脉相连。任何否认或淡化这一联系的做法,都将导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无知。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的底蕴就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因而其历史必定与工人阶级的解放(其特征是“人类解放”)历程同在,必定与具体的、历史的实践需要共进,必定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集体话语。这就注定了它无论如何地“形而上”,也不可能将其经验基础完全蒸发;无论如何地回归“生活界”,也不可能成为“个人的独白”。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既具有一般科学创新的特点(尤其在原创性方面),又具有一般科学创新所不具备的特点。一般科学的创新主要是一种工具性更新,是一种解释框架(“范式”)的变换,因而可以“断裂”,甚至需要“深刻的片面性”。然而作为工人阶级解放的理论形态,它不仅是工具,也是理想信念,不仅有认识论意义,更有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历史观和实践论意义。因此在理论形态上,它既有反映具体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变化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表达无产阶级解放时代要求的统一的思想体系,既有一脉相承的内核及传统,又有与时俱进的应变及创新,传递着不断变化着的时代精神的信息。因此,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问题,是理论应实践之需要而产生并发挥指导作用又被实践所不断突破而不断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整整一个时代的人类文明和先进文化代表的何以可能的解答。
说到底,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所以不能片面地强调“破”,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的“工具”(而知识、体制、技术等等则主要是工具),而且是我们的“信仰”,因而对于我们具有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重意义。从后者来看,尽管信仰的类型和性质很不一样,但其共同点则在于都以不朽的价值及其存在根据为对象,为超越存在的有限性提供精神支撑。黑格尔正是抓住了这点来调和宗教与哲学的;费尔巴哈虽然与黑格尔的哲学立场不同,但也承认绝对价值的存在,只不过强调宗教是“从绝对引申出相对”,而新哲学则是从“相对引申出绝对”。大家也知道,马克思主义也决不否定绝对真理的存在和个体生命的不朽价值。因此,任何信仰总
-
波斯帝国王位争夺战回忆录
¥23.8¥68.0 -
陌生人的需要
¥17.1¥45.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2.3¥35.0 -
毛泽东选集(普及本)(全四册)
¥60.8¥81.0 -
(平装)二战战史
¥14.0¥45.0 -
中国历代创业帝王
¥6.8¥25.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
¥73.1¥97.5 -
中国政治二千年
¥9.6¥20.0 -
一臂之间-美国总统保镖回忆录
¥16.8¥48.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1.2¥32.0 -
思想与社会
¥11.9¥27.0 -
行省制度研究
¥11.7¥30.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9¥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5.7¥49.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9.9¥23.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5.7¥49.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10.6¥28.0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1.7¥18.0 -
白人的工资 : 种族与美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22.8¥65.0 -
列宁全集·第八卷
¥6.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