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吉尔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丘吉尔

1星价 ¥30.0 (7.7折)
2星价¥30.0 定价¥39.0
商品评论(1条)
书中找***(三星用户)

不错的一套书

对于近代军政人物的详细传记,从人物的幼年开始记录,是军政爱好者了解的一套不错的书集

2015-06-01 09:59:51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05893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48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801058935 ; 978-7-80105-893-5

本书特色

世界上*经典的丘吉尔传记版本,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享利·佩林代表作。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的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1940年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成功后所发表的演讲
他是大政治家和大战士,难得也是大作家。我们想起恺撒、马库斯甚至拿破仑……丘吉尔的政治和文学成就太大了,我们忍不住要将他刻画成拥有西塞罗文才的恺撒大帝。以前从来没有—个领袖人物两样兼备又这么杰出,而他跟我们如此接近。
——1953年瑞典学会会员席瓦兹在颁发给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词
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仪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

内容简介

丘吉尔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政治风云人物之一。从1905年踏入政坛到1955年正式隐退。他活跃在英国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丘吉尔的一生就是一部英国现代史的缩影。
  本书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权威的丘吉尔传记.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亨利·佩林精心撰述。全书从丘吉尔的出身、家世及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写到他投笔从军、任职战地记者并踏入政坛;从以少壮派政治家的身份崭露头角,写到1940年夏取代张伯伦出任首相。带领英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完整、详实地记录和刻画了丘吉尔的一生。
  书中大量引用**次被挖掘出来的珍贵史料,如丘吉尔本人撰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几乎被人遗忘的报刊文章,以及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内阁文件和记录等。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剖析丘吉尔。无论是作为一名政治活动家,还是作为记者、历史学家、画家和家庭成员。将其曲折复杂且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做了高度凝练、精彩的描绘。

目录

第1部 雄心
 1 出身门第
 2 中小学和军校时代
 3 骑兵中尉和战地记者
 4 国会议员
 5 殖民地事务部次官
 6 商务大臣
 7 内政大臣
 8 海军大臣
 9 婚后初期的生活
第2部 受挫
 1 安特卫普与达达尼尔
 2 陆军营长和反对派女言人
 3 军需大臣
 4 战后联合政府国务大臣
 5 议会落选时期
 6 财政大臣
 7 私生活与公众评论
第3部 胜利与背弃
 1 在野:卷进印度事务
 2 通向战争之路
 3 1929——2939年间的私生活:历史学家和报刊撰稿人
 4 再任海军大臣
 5 *光辉的时刻
 6 战争的蔓延
 7 危急的一年——1942
 8 从阿拉曼到“霸王”计划
 9 从诺曼底登陆日到德国投降日
 10 看守政府和大选
第4部 余生
 1 反对党领袖
 2 在权力的边缘
 3 再任首相
 4 退休生涯
结论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丘吉尔》(*新版修订本)中丘吉尔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政治风云人物之一。从1905年踏入政坛到1955年正式隐退,他活跃在英国乃至世界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丘吉尔的一生就是一部英国现代史的缩影。  《丘吉尔》是世界史学界公认的权威的丘吉尔传记。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亨利·佩林精心撰述。《丘吉尔》从丘吉尔的出身、家世及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写到他投笔从军、任职战地记者并踏入政坛;从以少壮派政治家的身份崭露头角。写到1940年夏取代张伯伦出任首相,带领英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完整、详实地记录和刻画了丘吉尔的一生。

相关资料

在战争爆发前夕发生的这场危机中,丘吉尔不得不留在海军邵或就近地点,以便应付随时发生的每一个紧急事件。随着战争的爆发,他几乎要连续值班,这种事情从一开始就屡见不鲜。按制度规定,向舰队发出的任何命令,须经海军部两名成员同意方可生效。尽管地位较低的海军首长不喜欢这项规定,但对丘吉尔来说,就很容易在海军部建立起由他本人和**、第二海务大臣,以及为咨询和管理目的而设立的作战参谋长和海军部秘书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在战争的*初几个星期里,这一机构每天上午开碰头会,确定政策和行动,包括军舰在全球各地如何调动,以拦截分散在各个海域的德国巡洋舰以及不在本国港口的商船。*初,使海军部感到失望的是,拦截德国战列巡洋舰“戈本”号和轻型巡洋舰“勃赖斯劳”号的行动遭到失败,结果让它们穿过东地中海而逃到土耳其领海。事实上,这两艘军舰之所以得以溜走,主要是由于英国地中海舰队总司令判断错误。一支巡洋舰中队的指挥官认为,这位上级多次发来的命令是责成他监视敌舰时不要采取行动;但是,招致失败的部分责任还应归咎于海军作战参谋部。它发出的指令至少可以说是混乱不堪的。海军中将多夫顿·斯特迪爵士是这一机构的头头,他实在不配当参谋军官,**海务大臣、海军上将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也承认这一点。“戈本”号和“勃赖斯劳”号在名义上卖给了土耳其政府,当时土耳其政府尚未参战;但在这两艘军舰上聘用的却是德国水手,因此不能不受到驻守在达达尼尔海峡的一支精良的英国军队的监视,以防它们逃走。丘吉尔对这一事件情势的转变极为不满,特别是在土耳其即将站在德国一方出兵参战的情况下,这两艘德国军舰的到达无疑是对土耳其主战派的一种鼓励。在此期间,德国的公海舰队无意在北海采取行动。*初,敌人采取的惟一行动是在赫尔戈兰岛附近派出驱逐舰巡逻,以防英国在这一带海域布雷。因此,当时由海军上将杰利科统率的英国主力舰队没有什么仗好打,只好暂时坐待时机。但这时,英国海军轻型舰艇部队的指挥官康莫多尔·罗杰·凯斯和雷金纳德,蒂里特拟订了一项计划,以切断这些德国驱逐舰与基地的联系:负责指挥杰利科的战列寻巡洋舰的比蒂也作出安排,从北部掩护英国轻型舰艇部队8月27日到28日,这项行动开始了。指挥官并不知道比蒂的战列巡洋舰正在接近这一海域;当德国军舰以比通常更强的实力出动时,从英国海军频繁发出的信号中引起了某种警觉。与其说是安排得好,还不如说更多的是出于侥幸,在关键时刻比蒂的

作者简介

亨利·佩林,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1920年,早年曾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攻读历史,后成为牛津大学女王学院的高级研究员;1966年又重回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担任高级研究员。其代表作有《丘吉尔外》,还有《英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工党简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