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3280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96 页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562328056 ; 978-7-5623-2805-6

目录


总序
“纪念罗香林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代序)
回忆与述评
罗香林教授撰著《客家研究导论》的过程
罗香林教授之客家学的形成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论略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客家研究的起源——从宋湘、黄遵宪到罗香林
“吾人服其荫,自当知所尊仰”——重新学习《客家研究导论》感言
论罗香林在客家学研究中的历史地位
罗香林与客家研究
一部集大成的名著——《粤东之风》
开客家山歌研究之先河——浅析罗香林的《粤东之风》
试论《客家源流考》的特点
罗香林客家源流观的演变
史学家罗香林的文艺观——以《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为中心的考察
罗香林先生与客家精神的崛起
在“血统”与“文化”之间的权衡折衷——罗香林与客家学
罗香林先生对客家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理解与启示
启示与实践——传承大师精神,深化客家研究
什么是客家——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中心
中国近代以来学术建构对客家研究的影响——以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为例
族群融合的观点与人类学方法的重视——重读《客家研究导论》之启示
罗香林客家源流观的再认识
客家源流研究述评——兼论罗香林的源流观
深化客家研究的再思考——从罗香林及其《客家研究导论》谈起
客民迁徙六次说与**徙的重要历史意义
构建客家学的通俗话题
传承与创新
“客家运动”述略
从《客家研究导论》中的南洋华侨人物谈历史书写
和记忆中的张弼士
畲族族称的“客”与客家名称的源流考察——罗香林“混化”说的一种探讨
从罗香林客家学研究再出发
石城柏林讲学堂与藏书楼——为纪念罗香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传承大师学术思想,开展客家区域研究——纪念罗香林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四川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清代台湾北部客家移民探析
客家人重视文教一说探讨——以台湾六堆地区为例
一个“客家人文中心”的形成——大埔县百侯村的例子
饶平半山客之研究
一个广府化了的客家山村——深圳市南澳镇东山大碓村
民间信仰与客家历史记忆的建构——以宁都县汉帝信仰为例
《周易》思维模式与客家围龙屋风水的文化诉求
文化多元与文化认同:对客家族群属性的再思考——兼识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汉族论
罗香林以来的客家方言研究简介
客家山歌新论:生存还是消亡
清末民初粤东地方士绅与社会变局——以罗师扬(1866-1931)为个案
罗香林年谱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罗香林研究》内容简介:罗香林,由于对客家研究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被誉为客家“八大先贤”之一。2006年11月11日至12日,纪念罗香林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举行。研讨会收到论文50余篇,本书正是在这论文的基础上编而成的。论文共分三部分:回忆与述评、理解与启示、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

肖文评,1967年生,汉族,江西省泰和县人。199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1994年获江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主任,客家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校聘),《客家研究辑刊》执行编辑。近年来,独著、合著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研究课题多项,主要从事客家历史与文化、区域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