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事:文化名人笔下的那时那事

包邮那事:文化名人笔下的那时那事

1星价 ¥13.7 (4.9折)
2星价¥13.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2279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09-01-01
  • 条形码:9787802227941 ; 978-7-80222-794-1

本书特色

家事、婚事、琐事、桌边事、市井事……《那事:文化名人笔下的那时那事》收录了鲁迅、冰心、梁实秋、郁达夫、丰子恺、萧乾、叶圣陶、庐隐、叶紫、朱自清等文化名人的69篇散文,为给读者营造一个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学习知识、提高阅读效果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内容简介

理想中的家庭具备五个条件:一是糊涂和老爷,二是能干的太太,三是干净的孩子,四是和气的佣人,五是二十四小时的热水供应。这是他个人的理想,但也并非是笑话,所谓糊涂,当然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所谓能干是指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手承担;所谓干净是说穿戴整洁不淌鼻涕,所谓和气是吃饱喝足之后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一股温暖。

目录

家事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无家乐
关于家务
父母的责任
不要组织家庭
儿女
回家
夫妇之间
多年父子成兄弟
代沟
孩子
台北家居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移家琐记
忆儿时
再谈管孩子
婚事
终身大事
婚姻
恋爱和求婚
无谓的界线
婚姻的界线
恋爱不是游戏
我的**个未婚妻
择偶记
琐事
理发
领薪水
沐浴

退休
洗澡
吃瓜子
生活
说话
吸烟
风化的伤痕等于零

书塾与学堂
说“面子”
说避暑之益
吸烟与文化
闲居
桌边事
劝菜
请客
酒癫
我家的茶事

帖秋膘

吃相
圆桌与筷子
吃酒
咖啡
绍兴东西
宴之趣
杨梅烧酒
市井事
骂人的艺术
贫穷的和富有的
讲价
谈抽烟
下棋
城隍庙的书市
溜达
让座
黑市
北京人的遛鸟
麻将
打橘子
旧上海
陋巷
买书
展开全部

节选

意愿像和人闹着玩似的,渴望得那么迫切,实现却又令人失望。为了“距离产生魅力”的境界,我与丈夫立志两地分居。可不过两年,又向往起一地的生活。做了多少夜梦和昼梦,只以为到了那一天,便真正的幸福了,并且自以为我们的幸福观经受了生活严峻的考验。而终于调到一地的时候,却又生出无穷的烦恼。
原先,我们的小窝不开伙仓,单身的日子也过得单纯,可调到一地,正式度日,便再不好意思天天到娘家坐吃,自己必须建立一份家务。
我们在理论上先明确了分工,他买菜、洗衣、洗碗,我烧饭。,
他的任务听起来很伟大,一共有三项,而我是一顶。可事实上,家务里除了有题目的以外,还有更多更多没有名字、细碎得羞于出口的工作。他每日里八小时坐班,每天早上,洗过脸,吃过早饭,便骑着自行车,迎着朝阳上班去,一天很美好地开始了。而我还须将一整个家收拾一遍,衣服晾出去——他只管洗,晾、晒、收、叠均不负责。床铺好,扫地,擦灰,等一切弄好,终于在书桌前坐下的时候,已经没了清晨的感觉。他在办公室里专心致志地工作,休息的时候,便骑车出去转一圈,买来鱼、肉或疏菜,众目睽睽之中收藏在办公桌下,当人们问起他在家干什么的时候,他亦可很响亮地回答:“除了买菜,还洗碗,洗衣服。”十分模范的样子。于是,不久单位里对他便有了极高的评价:勤快、会做等等。而谁也不会知道,我在家里一边写作一边还需关心着水开了冲水,一会儿,里弄里招呼着去领油粮票,一会儿,又要领八元钱的生活补助费……,多少工作是默默无闻的,都归我在做着,却没有一声颂扬。
并且,家务*重要的不仅是动手去做,而且要时时想着。比如,什么时候要洗床单了,什么时候要扫尘了,什么时候要去洗染店取干洗的衣服,什么时候要卖废纸了,这些,全是我在想着,如有一桩想不到,他是不会主动去做的。**忙乱的是早晨,他赶着要上班,我也急着打发走他,可以趁早写东西。要做的事情多得数不清,件件都在眼前,可即使在我刷牙而无法说话的那一瞬间,他也会彷徨起来不知所措。虽是他买菜,可是买什么还须我来告诉他,只有一样东西他是无须交代也会去办的,那便是买米和面包,在农村多年的插队生活,使他认识到,粮食是*重要的,只要有了粮食,别的都不重要了。所以,米和面包吃完的时候,也是他*慌乱和*积极的时候。平心而论,他是很够勤勉了,只要请他做,他总是努力。比如有一次我有事不能赶回家做饭,交代给了他。回来之后,便见他在奔忙,一头的汗,一身的油,围裙袖套全副武装,桌上地下铺陈得像办了一桌酒席,确也弄出了三菜一汤,其中一个菜是从汤里捞出来装盆独立而成的,因为曾听我说过,汤要炖得碧清才是功夫,于是就给了我一个清澈见底的。汤。可是,他干这一切的时候却总有着为别人代劳的心情。洗茶杯,他会说:“茶杯给你洗好了。”买米,他则说:“米给你买来了。”弄到后来,我也传染了这种意识。请他拿碗,就说:“帮我拿一只碗。”请他盛饭,说:“帮我盛盛饭。”其实,他应该明白,即使他手里洗的是我的一件衣服,这也是我们共同的工作。可是,他不很明白。
以往,我是很崇拜高仓健这样的男性的,高大、坚毅、从来不笑,似乎承担着一世界的苦难与责任。可是渐渐的,我对男性的理想越来越平凡了,我希望他能够体谅女人,为女人负担哪怕是洗一只碗的渺小的劳动。须男人到虎穴龙潭抢救女人的机会似乎很少,生活越来越被渺小的琐事充满。都市文明带来了紧张的生活节奏,人越来越密集地存在于有限的空间里,只须挤汽车时背后有力的一推,便也可解决一点辛苦,自然这是太不伟大,太不壮丽了。可是,事实上,佩剑时代已经过去了。曾有个北方朋友对我大骂上海“小男人”,只是因为他们时常提着小菜蓝子去市场买菜,居然还要还价。听了只有一笑,男人的责任如将只扮演成一个雄壮的男子汉,让负重的女人欣赏爱戴,那么,男人则是正式的堕落了。所以,我对男性影星的迷恋,渐渐地从高仓健身上转移到美国的达斯廷·霍夫曼身上。他在《午夜牛郎》中扮演一个流浪汉,在《毕业生》中扮演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克雷默夫妇》里演克雷默。他矮小,瘦削,貌不惊人,身上似乎消退了原始的力感,可却有一种内在的,能够应付瞬息万变的世界的能力。他能在纽约乱糟糟街头生存下来,能克服了青春的虚无与骚乱终于有了目标,能在妻子出走以后像母亲一样抚养儿子——看着他在为儿子煎法国面包,为儿子系鞋带,为儿子受伤而流泪,我几乎以为这就是男性的伟大了,比较起来,高仓健之类的男性便只成了诗歌里和图画上的男子汉了。
生活很辛苦,要工作,还要工作得好……要理家,谁也不甘比别人家过得差。为了永远也做不尽的家务,吵了无数次的嘴,流了多少眼泪,还罢了工,可*终还得将这日子过下去,这日子却也吸引着人过下去。每逢烦恼的时候,他便用我小说里的话来刻薄我:“生活就是这样,这就是生活。”这时方才觉出自己小说的浅薄,可是再往深处想了,仍然是这句话:这就是生活。有着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却也有同样令人不舍的东西。
虽有着无穷无尽的家务,可还是有个家好啊,还是在一地的好啊。房间里有把男人用的剃须刀,阳台上有几件男人的衣服晾着,便有了安全感似地心定了;逢到出差回家,想到房间里有人等着,即使这人将房间糟蹋得不成样子,心里也是高兴。反过来想,如若没有一个人时常地吵吵嘴,那也够冷清的;如若没有一大摊杂事打扰打扰,每日尽爬格子又有何乐趣,又能爬出什么名堂?想到这些,便心平气和了。何况,彼此都在共同生活中有了一点进步,他日益增进了责任心,紧要时候,也可朴素地制作一菜一汤。我也去掉一点大小姐的娇气,正视了现实。总之,即然耐不住孤独要有个家,那么有了家必定就有了家务,就只好吵吵闹闹地做家务了。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