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当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

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当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聚焦

1星价 ¥19.3 (5.5折)
2星价¥19.3 定价¥35.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168434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9
  • 出版时间:2009-02-01
  • 条形码:9787801684349 ; 978-7-80168-434-9

本书特色

当代视野/世界眼光/创新思维/前沿课题。
  对发达市场经济*新发展的规律性探索,观察现实经济问题的前沿视角。

内容简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完善。这些理论是对发达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探索,反映了当代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成就。
本书借用一些经典案例,深入浅出地对当代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解说,同时揭示这些理论成就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实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既阐明基本的理论精华又能保持其理论原貌,让读者准确理解并能学以致用,这是本书*突出的特色。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现实经济问题的前沿视角。

目录

导言
**章 微观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工异——博弈论
 现实生活中的博弈案例:性别之战
 一、发展中的博弈理论
 二、完全信息博弈
 三、不完全信息博弈
 四、博弈论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第二章 信息之于公众和政府——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的典型案例: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与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课题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四、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意义
 五、信息经济学对我们的启示及现实应用
第三章 经济增长的新视点与新视角——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的现实中:美国新经济的启示
 一、新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新增长理论的发展脉搏
 三、新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
 四、新增长理论的总体评价
 五、新增长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金融实践发展推动的理论创新——金融学前沿理论
 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是金融衍生工具之祸吗?
 一、不断丰富、不断创新的金融学前沿理论
 二、还金融衍生工具的本来面目
 三、金融学前沿理论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五章 从经济人假定转向经济人的行为分析——行为经济学
 经济人行为分析的案例
 一、行为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二、行为经济学的评价和指导意义
 三、行为经济学发展趋势
第六章 走进实验室的经济学——实验经济学
 以资产价格泡沫为案例的实验分析
 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二、实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及步骤
 三、实验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四、实验经济学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第七章 经济学与心理学边缘交叉的理论创新——心理经济学
 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一、心理经济学的发展
 二、心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三、心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贡献
 四、心理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八章 向政治领域拓展的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公地悲剧”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特点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简要评价
 五、公共选择理论的借鉴和启示
第九章 向产权制度进一步拓展的新制度经济学
 再议“公地悲剧”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咏络
 二、交易成本、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
 三、诺斯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理论
 四、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理论
 五、新制度经济学的评价及意义
第十章 理性的回归与再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政府真的能调控房地产价格吗?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渊源
 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与基本假设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
 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现实意义及发展趋势
附录: 1969-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及主要学术成就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当代诺贝尔经济学聚焦》借用一些经典案例,深入浅出地对当代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和解说,同时揭示这些理论成就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现实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借鉴意义。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起来的经济学前沿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完善。这些理论是对发达市场经济的规律性探索,反映了当代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成就。既阐明基本的理论精华又能保持其理论原貌,让读者准确理解并能学以致用,这是《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当代诺贝尔经济学聚焦》*突出的特色。《前沿经济学理论要略:当代诺贝尔经济学聚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观察现实经济问题的前沿视角。

相关资料

**章 微观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工具——博弈论
现实生活中的博弈案例:性别之战
话说一对处于热恋中的男女朋友,男方的业余爱好是看足球,女方的业余爱好是看电影。在两人没有认识之前,男女各方都将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了各自的爱好上,也从而分别达到了各自的效用*大化(在此即为幸福程度*高);但我们知道,热恋中的男女特别是刚相处不久的男女朋友,一方无论参加什么业余活动,只有在对方陪着的时候才感觉*为幸福,或者说,两人共同参加某项业余活动时各自的效用(虽然一方对这项活动原本没有太多兴趣),要比两者分别参加原先自己的业余爱好活动时的效用高。这正是爱情的魔力之所在。
为了更简明地阐述以上事例,我们以直观的表格形式来对此进行表述。
假设看足球给男方带来的快乐为2个单位,看电影给女方带来的快乐也是2个单位。在他们没有成为恋人之前,各自从事自己喜欢的业余活动,从而达到各自的快乐程度*大化。在二者成为情侣以后情况就改变了:由于热恋中的男女,他们*大的“业余爱好”此时就是希望时刻相守在一起;如果二者分开参加业余活动,如上表所示,无论是男方看电影女方看足球,还是男方看足球女方看电影,二人都会觉得索然无味,从而各自的快乐都为0个单位。如果女方陪男方看足球,男方此时的快乐还是2个单位,女方虽然以前不喜欢足球,但此时由于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快乐程度可达到工个单位;反过来,如果男方陪女方看电影,女方的快乐可达2个单位,同样的道理,男方也可获得1个单位的快乐。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热恋的情侣如果还各自从事单身时不同的业余爱好活动,两者都不会获得快乐;而如果一方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陪同另一方,虽然不能获得单身时从事自己业余爱好可获的2个单位快乐,但仍可获得由甜蜜的爱情所“赠送”的1个单位快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也正是这种情况:这周男方陪女方看电影,下周女方陪男方看足球,循环进行下去,男女双方各自的兴趣爱好没有放弃,感情又随之逐渐加深。这就是经济博弈论中著名的“性别协调”案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说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总和,那从经济学的角度又应该如何对此加以解释呢?
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我们一般都是作如下假定:1、市场参与人的数量足够多,从而市场是竞争性的;2、参与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在这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各市场主体都从自身利益*大化的角度来进行决策,不用考虑

作者简介

胡希宁,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市场经济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当代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聚焦》、《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等学术著作十多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当代西方经济学概论》已发行第4版1999年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列为军队中高级干部三年学习规划学习书目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