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2009)——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2009)——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1星价 ¥17.2 (4.9折)
2星价¥17.2 定价¥3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10395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2
  • 出版时间:2009-03-01
  • 条形码:9787300103952 ; 978-7-300-10395-2

本书特色

为了应对经济的深度下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但仍存在总量不足、中期反复波动的风险。《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2009):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将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以报告的形式给出降低上述风险的政策建议。 全书分为总报告,以及10各分报告进行阐述,书后还附录有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年第2季度)——全球滞胀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全球利益调整进程中的中国宏观金融风险。

内容简介

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深度下滑的下行区间。
  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实体投资调整周期与金融资本调整周期、结构转型力量与周期性调整力量、房地产调整周期与制造业调整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结构联动性和刚性的约束,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超预期深度下滑的局面。
为了应对经济的深度下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但仍存在总量不足、中期反复波动的风险。本书将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给出降低上述风险的政策建议。

目录

总报告:中国宏观分析与预测报告(2008年第4季度)——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分报告1: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8-2009年
分报告2:持续经济增长目标下的*优税负和财政支出结构
分报告3: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
分报告4:经济下滑背景下的失业分析与预测:2008-2009年
分报告5:我国物价形势与预测:2008-2009年
分报告6:次贷危机对我国贸易顺差和出口的影响分析
分报告7:次贷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量值的影响探析
分报告8:全球金融动荡、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与中国经济调整
分报告9:美国两次住宅金融危机比较
分报告10: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分析——基于户籍改革的检验
附录1: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年第2季度)——全球滞胀威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附录2:全球利益调整进程中的中国宏观金融风险
展开全部

节选

为了应对经济的深度下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但仍存在总量不足、中期反复波动的风险。《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2009):深度下滑中的中国宏观经济》将从总需求和总供给两个方面给出降低上述风险的政策建议。2008年,在外部环境恶化、国内结构性政策调整以及经济内在周期的三重压力下,我国“出口—投资导向型增长模式”的内在矛盾全面激化,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出现逆转,宏观经济急转直下,出现“冰火两重天”的急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深度下滑的下行区间。
2009年,由于世界经济周期与中国经济周期、实体投资调整周期与金融资本调整周期、结构转型力量与周期性调整力量、房地产调整周期与制造业调整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叠加,结构联动性和刚性的约束,中国宏观经济将出现超预期深度下滑的局面。

相关资料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那样,灾害对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有轻微的拉动作用,对物价会产生可以承受的上涨压力。因此,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总体上不应当受到灾害的影响,无须改变调控方向:在紧货币数量控制的前提下,适度调整外需的下滑速度;在控制结构性价格上涨幅度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结构性调整;在强化国际协调的基础上,展开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深度调整;在提高瓶颈部门供给的目标下,适度调整财政开支的总量和结构,而只进行局部的结构性调整。具体体现在:(1)在财政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继续结构性调整,估计2008年的财政应当超过6.2万亿元,财政增收应当在1.1万亿元,超收应当超过2007年的水平,因此依赖政府财政结构的调整、财政稳定基金的拨付以及民间捐助,完全可以满足灾害应对和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2)在信贷控制以及利率控制不变的情况下,对灾区进行局部区别对待,以财政冲销相关住房信贷损失,以政策性贷款解决部分相关农业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的资金需求,以重建基金解决各种补贴和其他资金需求。(3)对于部分与灾后重建密切相关的供给产业,应当采取一定的定向价格补贴措施,防止这些部门出现过激的价格调整。
1.必须充分认识到本次世界经济放缓、通货膨胀抬头并不是单纯次贷危机与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短期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表现,因此,中国必定将在中期范围内面临外部环境恶化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从中期角度进行相应统筹。
(1)在深入研究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等现象的基础上,系统把握“新技术扩散效应的衰退”、“全球化红利的递减”以及“全球经济不平衡的逆转”等深层次调整力量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作用,密切注视中国宏观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与世界经济耦合的规律变化。
(2)从全球视野的角度,全面调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战略定位和工具选择,将贸易冲突以及国际宏观政策冲突等因素作为我国经济政策制定必须考虑的核心要素之一。
(3)充分重视世界经济周期下行区间出现的国际贸易流量增速下滑、世界经济不平衡开始逆转等因素对中国外需的持续冲击,有步骤地放缓我国外需的调整节奏。
(4)高度重视国际资本异样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在加强投机性资本流入管制的基础上,防止出现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度逆转对中国宏观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可能。
(5)重新认识中国在国际货币和国际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防止单边调整带来的巨大宏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是从事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重大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它主要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广罗其他机构的宏观经济专家,集中研究和讨论中国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重大经济问题。本机构每年按季度发布研究成果。其中,**季度和第三季度为宏观专题研究,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