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村

包邮老村

1星价 ¥14.7 (5.3折)
2星价¥14.7 定价¥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0083501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页
  • 出版时间:暂无
  • 条形码:9787500835011 ; 978-7-5008-3501-1

本书特色

本书为出版过争议作品《骚土》的作家老村真情自述,这是一本当代中国文坛极少甚或从未有过的书,它的意义不只在于它是一本作家的自传、传记,也不只在于它记述了一位作家的道路与经历,而在于作者通过这一切,体验并领悟到了一种有关人生和文学的基本规则。同时对时下作家或“卖文而生的人”及文学的成长、发展、现状及对思索未来走向也提供了一个珍贵样本。(书中插图为老村亲笔手绘)

节选

本书为出版过争议作品《骚土》的作家老村真情自述,这是一本当代中国文坛极少甚或从未有过的书,它的意义不只在于它是一本作家的自传、传记,也不只在于它记述了一位作家的道路与经历,而在于作者通过这一切,体验并领悟到了一种有关人生和文学的基本规则。同时对时下作家或“卖文而生的人”及文学的成长、发展、现状及对思索未来走向也提供了一个珍贵样本。(书中插图为老村亲笔手绘)

相关资料

书摘父亲六十岁那年,从家乡小镇的木工厂退了休,突然意识到自己老了,要给自己的来龙去脉有一个交代。于是他赶回到老家河南孟津,在定门口一带的深山里停住了脚步。他的面前,是一个至今仍有可能还相当原始落后的村落,就在村落的外边,有一孔依稀可辨的土窑洞。那窑洞,便是一百多年前我的蔡姓老祖宗生活的地方。这窑洞远离村庄,在一面簸箕形土坡形成的洼地里。岁月的侵蚀已使它坍塌得不成样子,门楣也几乎被不断增高的土地所掩埋。何等的荒败与凄落白不待言。眼前的情形,甚至让人怀疑,当时的先人们是不是一直就是这样,过着穴居一样的生活?父亲回来后,对我们子女每说到他这次旅行的感觉,都不由得仰起脸来长叹:“咱的先人穷得很,穷得很哩。”这支蔡姓族人,那时就好像山中的老泉一样自生自息,许多世纪都没和外界发生过联系。论血统,该是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汉民族了。父亲当时躬着腰,看着这孔几乎算不上窑洞的幽暗深处,也许有另一种回忆,那就是他的父亲的父亲,即我的老太爷,在一盏豆油灯下面,通过穷而酸之的苦读书卷,始才获取了一个秀才的头衔。嗣后,他便毅然决然地舍弃了书本,离开土窑,匆匆忙忙地走进了商贾的队伍。自此,这支蔡姓族人融入了社会,开始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远征。由于老太爷识文断字、年轻能干,不久便举家迁出了深山,到了孟津县铁谢街暂且落脚。铁谢街是个大镇子。一百年前的铁谢街,作为黄河上交通往来的一个重要渡口,’南方的米和丝绸,北方的小麦和Pl土布,都是通过这里运往洛阳。当时的洛阳,是个仍然不失六朝古都繁华气象的古老城市,三国时期的曹操在那里曾建起了自己的王朝。幼年的时候,一次我守在伙房里,一边烤火一边看大嫂做饭。大嫂的娘家就在铁谢街。在烟雾缭绕的锅台旁边,她给我念了一首流行在当地的描述铁谢镇的古谣: 架势不架势,穿过洋袜子; 吃开不吃开,到过铁谢街。 “架势(这里读si)”是洛阳一带的土语。此二字,气派或排场之意,换句新潮的话说,大概就是“帅呆了”或“酷毙了”。依此推测,这首古谣大概描写了这样一番情景:某人游逛了铁谢街,回到家后,穿上买来的洋袜子,在村庄里招摇,奔走显摆的样子。由此可见其时的铁谢镇,景象之风流与繁荣。 上世纪之初,老太爷在铁谢街,起初是替东家管理渡船的营生。后来翅膀硬了,便另立了门户。他坐在铁谢镇的商号里,经营着当时看上去*能赚钱的买卖。老P2太爷身材修长,姿态文雅,性情刚直又精于算计。

作者简介

老村,原名蔡通海,陕西澄城人。出身木匠世家。中学毕业因不愿遵从父亲意志做木匠而当了农民。这期间开手扶拖拉机、看磨坊、点西瓜、卖红薯,还当过水利绘图员、工地战报编辑、生产队会计等。后从军青海,军方旅十余载,从战士到打字员,又从部队考入地方大学,毕业后回部队,瞎参谋烂干事混到连职,再后来因个性无羁转业到地方,在西宁市电视台做了七年编导。1992年定居京城,随后弃薪卸职,潜心文学写作。著有长篇小说《骚土》、《我歌我吻》、《人外人》以及中篇小说和随笔集数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