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学与学术史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目录学与学术史

1星价 ¥43.6 (6.5折)
2星价¥43.6 定价¥67.0
商品评论(1条)
aid***(二星用户)

目录学与学术史

这套书标价真高

2011-11-14 16:24:13
1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0657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7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101065794 ; 978-7-101-06579-4

目录

导言**章 《汉书·艺文志》一 关于六艺略1.何谓六艺2.孔子将六艺变成了六经3.为何称六艺略而不称六经略?4.六艺略为何置于《汉志》首位?5.为何将《易》类置于六艺略之首?6.汉武帝特别重视《春秋》公羊学7.史学处于附庸地位8.汉代经学重家法.9.《孝经》为何置于六艺略?10.汉代强调通经致用二 关于诸子略1.诸子学乃私家之学2.儒家为显学3.黄老之学在西汉盛行一时4.法家不可废5.诸子之学日趋衰微6.小说家不受重视三 关于诗赋略1.诗赋创作相当繁荣2.西汉已出现总集与别集3.乐府民歌也值得重视四 关于兵书略1.当时军事著作很盛行五 关于数术略1.数术类著作颇受重视2.数术类著作充满迷信成分六 关于方技略1.方技水平不高七 关于目录学1.《别录》与《七略》——中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2.《汉书·艺文志》——**部史志目录第二章 《七录》一 关于经典录1.六艺已经典化二 关于记传录1.该时期史学获得了蓬勃发展2.私家撰国史蔚然成风3.编年体史书也受到了重视4.礼书撰修成绩突出5.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6.杂传特别盛行7.谱谍备受关注8.目录学发展迅速三 关于子兵录1.兵书并入诸子乃大势所趋2.先秦诸子著作不断亡佚四 关于文集录1.文体增加了,文的概念也变化了2.《楚辞》为何单独列为一类?3.别集大量涌现4.总集也获得了发展五 关于术伎录1.术伎依然受到重视2.医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六 关于佛法录1.佛经盛极一时2.佛经目录
展开全部

节选

章学诚在《校雠通义·自叙》里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范文澜对刘向父子编撰的《七略》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上是辉煌的成就。”余嘉锡也说:“目录者学术之史也。综其体例,大要有三:一日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二日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日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看来目录学的任务与价值之一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不过语焉不详,《目录学与学术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说明目录学与学术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分析书目是怎样进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并且论证书目具有学术史价值。

作者简介

徐有富,1943年出生于南京。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李清照》、《校雠广义》(与程千帆合著)、《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主编)、《郑樵评传》、《唐代妇女生活与诗》、《诗学原理》等,并发表诗学、古典文献学论文多篇。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等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