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与书画的文化精神

包邮唐诗与书画的文化精神

¥15.8 (4.9折) ?
1星价 ¥15.8
2星价¥15.8 定价¥3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332190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8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533321901 ; 978-7-5333-2190-1

内容简介

唐代文学一直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受关注的重要一环,唐诗又是这一环中*具标志性的亮点。
  本书在借鉴前贤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唐诗透视诗歌与其相关艺术门类——书画的联系,较全面地展现唐代诗人群体与绘画及书法领域主创者的互动关系,诗歌与书画共同的艺术表现范畴及共同的理论追求,较完整地展示唐代文学与艺术的风貌,发掘唐诗与其他艺术的文化精神特征。

目录

导言
**章 唐代诗人与画家的交往
**节 初唐诗人与画家的交游
一、宫廷诸侯王画家
二、宫廷御用画师
三、薛稷的交游
第二节 盛唐诗人与画家的交游
一、杜甫与王维
二、杜甫与郑虔
三、杜甫与曹霸
四、杜甫与王宰、韦偃
五、张诬与李颀
六、张诬与王维
七、刘方平与皇甫冉
第三节 中晚唐诗人与画家的交游
一、顾况的交游
二、梁广、道芬的交游
三、毕宏的交游
第四节 诗人与画家交流的特点
一、诗人品画的特殊眼光
二、诗人品画的其他方式
第二章 唐代绘画内容
**节 唐代人物画
一、君臣画像
二、道释人物画
三、绮罗人物画
第二节 唐代写物画
一、花鸟画
二、鞍马畜兽画
第三节 唐代山水画
一、二李山水画
二、王维山水画
三、“诗中有画”的语境
四、张璨山水画
第三章 唐代人物诗
**节 唐诗中的女性形象
一、怀春浪漫的少女群像
二、寂寞悲苦的思妇群像
三、争宠怨叹的宫女群像
第二节 唐诗中的游侠形象
一、唐代游侠的特点
二、游侠盛行的原因
第三节 唐诗中的士人形象
一、狂傲不羁的士人
二、风流儒雅的士人
三、借酒逞才的士人
第四章 唐代咏物诗
**节 马的文化精神
一、马的文化传统
二、唐代帝王对马的喜好
三、诗人笔下的画马
四、骏马的文化意义
五、瘦马的文化意义
六、胡马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鹰的文化精神
一、鹰的文化传统
二、唐人蓄养苍鹰的时尚
三、诗人的畋猎生活
四、苍鹰的搏击精神
第三节 松的文化精神
一、松的文化传统
二、初盛唐人的咏松特点
三、中晚唐人咏画松的热忱
四、中晚唐人对松的精神寄托
第五章 唐代山水诗
**节 雄奇险峻的山水诗
一、以泰山、黄河为代表的雄奇山水
二、险峻峭拔的巴蜀山水
三、壮美奇异的边地山水
四、雄奇险峻的山水诗产生原因
第二节 清新闲淡的山水诗
一、孟浩然、王维山水诗的闲淡清雅
二、刘长卿、韦应物山水诗的清冷苍凉
第三节 题咏画中山水
一、唐代山水画的范景特点
二、以畅情为目的的赏画风尚
第六章 唐代画论与诗论的交融
**节 诗歌与绘画的教化功能
一、唐前诗教的传统
二、唐人的诗教主张
三、唐代重教化的画论
第二节 诗歌与绘画的愉悦功能
一、绘画愉神的理论
二、诗歌畅情的理论
第三节 神与物化的艺术创作规律
一、唐人关于诗歌创作心物关系的认识
二、唐人关于绘画心物关系的认识
第四节 崇尚真实的艺术追求
一、唐代绘画崇尚逼真
二、唐诗创作崇尚真实自然
第七章 唐代诗人与书法家的交往
**节 唐代善书的诗人
一、初唐善书的诗人
二、盛唐善书的诗人
三、中晚唐善书的诗人
第二节 唐代诗人与书法家的交往
一、薛曜、薛稷与诗人的交往
二、李邕与诗人的交往
三、张旭与诗人的交往
四、颜真卿与诗人的交往
五、怀素与诗人的交往
六、柳公权与诗人的交往
第八章 唐代论书诗
**节 初盛唐论书诗
一、以杜甫为代表的论书诗
二、“书贵瘦硬方通神”
第二节 中晚唐论书诗
一、对怀素书法的热评
二、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论书诗唱和
第三节 唐代书法兴盛原因
一、帝王嗜好与倡导
二、科举制度的保障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章 唐代绘画内容
唐代的绘画,其表现内容与诗歌一样十分广博。唐诗的繁盛,征象之一就是其题材范围的广泛,寄赠酬答、物类人情、自然山水、乡村农事、边塞政事,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写。同样,在唐代的绘画领域,道释人物、山水林木、花鸟畜禽等也都已发展齐备,名家名作层出。晚唐段成式、张希复、郑符有一首咏诸画的联句诗,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唐代绘画成就之一斑。
  吴生画勇矛戟攒,出变奇势千万端。
  苍苍鬼怪层壁宽,睹之忽忽毛发寒。
  棱伽之力所疲殚,李真周昉优劣难。
  活禽生卉推边鸾,花房嫩彩犹未干。
  韩干变态如激湍,惜哉壁画世未殚。
这是他们三人游长安崇仁坊的资圣寺,以寺院内外的绘画作品为内容创作的联句诗。据此诗序文记载,资圣寺净土院门外,有相传吴道子一夕秉烛醉画的作品,其中的戟手,视之让人惊骇。院门里,有吴道子学生卢棱伽的绘画。中门窗间,有吴道子画的高僧,韦述作赞文,李严书写。观音院两廊有四十二贤圣,是韩干所画,元载赞文。团塔上的菩萨像,是李真所画。四面的花鸟,为边鸾所画,其中药师菩萨头顶的茂葵尤佳。
  ……

作者简介

兰翠,女,1963年出生。1981年至1985年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陈贻掀教授学习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唐代文学的研究,在国内重要期刊发表《对古典诗歌情景的再审视》、《论盛唐田园诗人心态的转换》、《论唐代咏物诗与士人生活风尚》、《从唐代墓碑文看士女风尚及社会教化》等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摘录或全文转载。现已独立出版专著《唐诗题材与文化》、编著《唐人律诗选评》,主编及参编《大学美育·文学卷》、《大学语文新编》、《东西方跨世纪作家比较研究》等著作8部。 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一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