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星价 ¥22.0 (7.3折)
2星价¥22.0 定价¥30.0
商品评论(1条)
fcy***(三星用户)

我对此书的评论

系统介绍了鉴定内容,对于研究运用鉴定结论有用途。

2013-09-17 06:59:25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203374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4 页
  • 出版时间:2009-04-01
  • 条形码:9787562033745 ; 978-7-5620-3374-5

本书特色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书秉承了当今诉讼法学界公认的一些理论,在程序公正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鉴定结论适用的具体规则,但在具体的论述上又充分体现了作者个人的观点。全书在系统地考察和梳理有关司法鉴定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司法的目的和科学手段的结合是司法鉴定的本质特征。从动静两个角度分析了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以及鉴定结论适用中鉴定材料的收集、鉴定结论的生成、鉴定结论的审查评断的动态过程。明确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是鉴定结论适用的核心问题。在对两大法系国家的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规范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鉴定结论证据能力和证明力规范的立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论证了规范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必要性。而后提出了以鉴定之必要性、关联性、科学可靠性、主体资格、鉴定过程正当、鉴定资料来源合法等为要件的鉴定结论证据能力规范构想,以及鉴定结论无预定的、优先的证明力、鉴定结论效力等级禁止、心证公开等鉴定结论证明力规则。同时又点明鉴定结论的科学性问题是鉴定结论证明力的亮点,它是鉴定结论适用的又一核心问题。将“*大限度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同时*大限度地阻止非科学的鉴定结论进入审判程序”作为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的价值选择标准,立足于鉴定结论的法律性与科学性,对鉴定结论的适用进行了解剖式的要素分析,围绕鉴定资料收集、鉴定主体资格、鉴定程序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对策。*后凝炼出包括鉴定结论适用之取证规则、鉴定启动程序规则、鉴定实施程序规则、鉴定结论质证规则、鉴定结论之科学性评断标准规则、鉴定结论证据能力与证明力规则的证据规则体系。

目录


**章 司法鉴定解读
**节 司法鉴定的概念
一、司法鉴定称谓之争
二、司法鉴定概念的界定
三、对既有释义的分析与检讨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诉讼品格与特征
一、司法鉴定的诉讼品格
二、司法鉴定的本质特征:司法目的和科学手段相
结合

第二章 鉴定结论适用简析
**节 鉴定结论适用的基础性问题
一、鉴定结论的内涵
二、鉴定结论的特性
三、鉴定结论的诉讼功能
第二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历史考察
一、大陆法系鉴定结论适用的历史轨迹
二、英美法系鉴定结论的适用:专家证言
三、我国鉴定结论适用历史探源
第三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静态分析
一、鉴定结论的客观性
二、鉴定结论的关联性
三、鉴定结论的合法性
第四节 鉴定结论适用之动态分析
一、鉴定资料的条件与收集
二、鉴定结论的生成
三、鉴定结论的审查评断

第三章 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节 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
一、证据能力与鉴定结论
二、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证据能力之比较分析
三、我国鉴定结论证据能力规范之现状及问题
四、我国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规范与完善
第二节 鉴定结论之证明力
一、鉴定结论之证明力及其评判方式演进
二、两大法系国家鉴定结论证明力评判之比较分析
三、对我国目前鉴定结论证明力现状的评价
四、借鉴与完善

第四章 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节 科学与鉴定科学
一、科学技术与鉴定科学的内涵解读
二、鉴定科学与纯粹科学之差异
三、区分鉴定结论科学与非科学之必要性
四、科学与非科学在科学哲学中的一般区分标准
第二节 域外证据法关于鉴定结论科学性之评判标准
一、美国证据法关于专家证言科学性评判标准的变迁
二、其他国家证据法关于鉴定结论科学性的评判标准
三、分析评价与问题启示
第三节 我国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之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关于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的现状与问题
二、确立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的价值选择
三、完善我国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之对策
四、鉴定结论科学性评判标准施行之制度保障

第五章 鉴定资料收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节 鉴定资料对鉴定结论适用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必要性
三、研究前提:鉴定资料的类型化
第二节 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审查判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二、两大法系国家关于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的审查判断
三、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审查判断规则建构
四、审查鉴定资料客观真实性的内容
第三节 鉴定资料收集程序之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鉴定资料收集程序的现状与问题
二、鉴定资料的收集与人权保障

第六章 鉴定结论生成之主体要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节 鉴定主体与鉴定结论适用
一、鉴定人的内涵
二、自然人鉴定人与法人鉴定人
三、鉴定人的诉讼地位
……

第七章 鉴定程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八章 鉴定结论适用之证据规则体系简论
第九章 几种新型鉴定结论适用的问题与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郭金霞,女,1969年12月生,辽宁省清原县人。1991年7月毕业于辽宁省锦州工学院(现辽宁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至1998年在辽宁省抚顺监狱工作;1998年9月考取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2001年7月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7月至今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赴俄罗斯内务部圣彼得堡大学做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2008年6月获刑事诉讼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侦查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证据法学、侦查学、司法鉴定学。曾在《中国司法》、《中国司法鉴定》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著有《中外赦免制度概观》;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课题,参与司法部、*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法学会等多项课题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