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2188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802218864 ; 978-7-80221-886-4

本书特色

巧妙处世:
  说话办事亦可化为艺术;
  智慧做人:
  懂得变通方能心想事成。
  错了就要道歉:让道歉成为一种习惯,不要羞于向对方说“对不起”;道歉体现一种姿态,让别人立即接受你的道歉方式没*要开得风风雨雨时,私下道歉事关名誉歉意的方式,借报纸向父母道歉,道歉之后要有解决方案。

内容简介

人生的每一个台阶上,都包含着理性的修炼、自我成长的跨越、对人性心理的理解、灵活而多维的思维方式以及现实社会中的处世原则。对于青少年来讲,如何去走好自己的每一个台阶?如何更好地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对待。笼统地提出一个处世态度或解决原则无疑是起不到作用的,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比如冒犯了他人,我们该怎样说道歉的话?别人做了件好事,我们去赞美,结果却招致反感,怎么办?朋友托自己办一件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怎么办?这些细小琐碎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青少年朋友的生活里,缠绕并困惑着他们。
《生活中道歉的艺术》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学会向他人道歉。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中,倘若自己的言行有失礼不当之处,或是打扰、麻烦、妨碍了别人,*聪明的方法,就是及时向对方道歉。道歉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冰释前嫌,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恶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为自己留住知己,赢得朋友。但是,道歉不仅仅只是说句“对不起”,如果道歉的方式欠妥,反而会错上加错,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所以,青少年朋友们必须掌握道歉的艺术,用该书中所讲述的各种方法去因人、因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目录

1. 青少年需要学会道歉
2. 让道歉成为一种习惯
3. 完整的道歉包含五层意思
4. 错了就要道歉
5. 不要羞于向对方说“对不起”
6. 不要因事情小而忽略了道歉
7. 道歉的重要性
8. 道歉的三大原则
9. 道歉的十种有效方式
10.道歉一定要及时
11. 选择合适的时机道歉
12. 道歉体现一种姿态
13.歉意首先是诚意
14. 让别人立即接受你的道歉方式
15. 智慧道歉
16. 责任道歉
17. 下跪道歉
18. 没必要弄得风风雨雨时,私下道歉
19. 事关名誉时,应公开道歉
20. 明星道歉法流行学校
21. 满心羞愧时,电话道歉也是一种解脱
22. 王朔送书送碟向武丹丹道歉
23.伊能静写博客道歉
24.王治郅用心道歉
25. 乔布斯勇于道歉
26. 体育明星公开道歉信
27. “负荆”道歉
28. “梦中”道歉
29. 鞠躬道歉
30. 检讨书道歉
31. 一束鲜花冰释前嫌
32. QQ道歉
33.动漫flash道歉
34. 电子花束及语音服务道歉
35. 向女孩子表达歉意的方式
36. 解读男生的道歉方式
37. 夸张地表达歉意
38. 借报纸向父母道歉
39.以赞誉的方式表示歉意
40. 平心静气地说一句“抱歉”
41. 不惜一切代价道歉
42. 没错也要道歉
43.道歉之后要有解决方案
44. 20件你不必道歉的事情
45.日本人在工作中如何道歉
附:小测试:哪一种道歉方式*适合自己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1. 青少年需要学会道歉
在完美的世界里,人们不需要道歉。可现实世界并不完美,所以我们不能没有道歉。
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身体和思想各方面都欠成熟,在与周围人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这就需要学会道歉,学会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道歉,这样可以减少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许多麻烦。
所有人都有道德观:有些事是对的,而有些事是错的。人类天生就有道德感。这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良知。
在人类社会中,良知对人类行为的是非判断标准,会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例如,在爱斯基摩文化里,如果一个人在旅行时把食物都吃光了,他完全可以进入一个没有人的冰屋,随便吃屋里的一切食物。而在东西方大多数的文化里,进入一座没有人的住宅会被认为是“破门而入”——这是一种该受惩罚的犯罪行为。尽管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是非标准,有时即使在同一文化里标准也不尽相同,但是所有人都具有是非观。
当正义感受到侵犯的时候,人们就会体验到愤怒,会觉得被冒犯了,并憎恨那个辜负了他们信任的人。这种不公正行为就成了挡在两个人之间的障碍,导致关系破裂。这时,即使内心希望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没有发生时那样生活,因为被侵犯者的内心会呼唤公正。
公正可能会给被冒犯者带来满足感,但它通常无法恢复关系。如果一个小偷偷了别人的财物,被公安局抓到、受审并处以罚款或监禁,尽管人人都认为“正义得以伸张”,但小偷的邻居们也不大可能原谅他的这种行为。然而,如果这个小偷偷了别人的财物,但很快知错,将偷得的财物送还主人,表示诚心悔过,还提出要赔偿所有损失并请求宽恕,那么即使邻居们知道了他的行为,仍有可能原谅他,继续与他交往。
人类具有惊人的宽恕能力。英格兰的考文垂市有一座“二战”中被纳粹炸毁的大教堂,在它的废墟旁有座新教堂,这座新教堂是战后一群德国人帮助建造的,作为对同胞的破坏行径的一种悔罪。那时,大家一致同意保留旧教堂的废墟,让它躺在新教堂的阴影之下。这两座建筑都具有象征意义:一个代表着人类的不人道行为,而另一个则是宽恕与和解的见证。
当不良行为造成关系破裂时,我们的内心会呼求和解。对和解的渴望往往比对公正的渴望更强烈。关系越亲密,对和解的渴求就越深切。当受到朋友的不公对待时,受伤和愤怒的人在渴望公正和给予宽恕之间挣扎。一方面,受不公正待遇者会希望朋友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另一方面,他(她)又希望与朋友和好。而朋友的真诚道歉才会使真正的和解成为可能。如果朋友不道歉,道德感将促使受不公正待遇者去寻求公正。
道歉的必要性贯穿于所有的人类关系中。交友、婚姻、育儿、恋爱和工作都需要道歉。没有道歉,愤怒就会积聚,并会促使人们寻求公正。如同我们看到的,当公正不能唾手可得时,人们经常会选择私下处理,对冒犯自己的人进行报复。愤怒因此而升级并可能以暴力收场。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中看到一些暴力事件的发生,走进旧雇主的办公室枪杀老上司和三名同事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的精神失常者。这一点可以从邻居们对行凶者的异常举动感到震惊这一事实中得到印证。因为他看起来“似乎很正常”。
其实,他是一个被不公正感煎熬着的人,而且已经到了那种只有通过杀戮报复才能伸张正义的程度。如果他勇于以爱心相待,其他人也勇于道歉的话,事情可能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在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争吵的根源常常在于不愿意道歉。一位朋友说:“他把我的书弄坏了一页却连一句对不起的话都没讲,他怎么可以这样!”另一位朋友则答道:“我并不是故意的,再说了,我当时也没有发现把你的书弄坏了呀!”于是,昔日的两个好朋友之间有了矛盾,两人都受到伤害,感到愤怒和挫败,但谁都不愿意道歉,于是大家从此就不再理会对方,甚至为了一些小事处处为难对方,令对方感到难过自己才开心。相反,一些好朋友之间总是愿意道歉的。因为道歉,所以这些朋友之间的关系才变得更加亲密。
道歉就是要为我们的行为负责,并对被冒犯者作出补偿。真正的道歉能够实现宽恕与和解,继续发展双方之间的关系;没有道歉,冒犯横在中间,损毁了双方的关系。乐于道歉、宽恕与和解,常常是良好关系的标志。很多关系冷漠而又疏远,就是因为我们拒不道歉的结果。
真正的道歉也会减轻内疚感。良知如同绑在背上的40升的容器,你每冒犯别人一次,就如同往背后良知的桶里加进8升的液体。四五次之后,容器就会被填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吃力。沉重的良知负担让人充满内疚和羞愧感。卸下这一负担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你所冒犯的人道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正视镜中的自我、正视他人的眼神。但这并不是因为你变得完美了,而是因为你愿意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
小的时候,我们可能学过道歉的艺术,也可能没学过。在健康的家庭里,父母会教导孩子进行道歉。然而,很多孩子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家里充满了伤害、愤怒和痛苦,并且从来没有人道过歉。
值得庆幸的是,道歉的艺术是可以学习的。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学习并愿意说对方能接受的道歉语言。因为说出对方偏爱的道歉语言,会使他们更容易真正地宽恕你。反之,宽恕起来就相对困难,因为他们不确定你是否在真正道歉。
  2 让道歉成为一种习惯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是很普通的人,尤其对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讲,错误是难免会犯的,所以如果犯了点错,那也是很正常的事。生活中,谁也避免不了伤害别人或者被别人伤害,尽管大多数伤害是无意的,但学会道歉和学会接受道歉,应该成为很重要的习惯。
但是,“道歉”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的倾向,往往是与“错”联系在一起的。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做错事必须道歉!但他们多次用恶语伤害孩子却从来没说过什么,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作为家长的权威感。在学校,如果发生老师向学生道歉的事,很快传开的将是“某老师承认犯了错误”,而非“老师为学生做出道歉的榜样”。更严重的是,道歉还常常被视作软弱和失败的表现,让道歉者感到失去自尊。
不愿意主动道歉,有可能是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可能是对道歉的理解存在误区,而*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不少成年人从小就没有建立起向别人道歉的习惯。盖瑞.查普曼博士提醒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学会道歉的语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道歉的重要性会有更深的领悟和理解,为今后的道德和人际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父母和教师要大胆尝试以表达道歉来承担责任。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当道歉成为一种习惯,沟通无处不在。
老师上课讲错了,主动道歉,同学们会对这位老师敬爱有加。
街亭一战,诸葛孔明损兵严重,只有赵云带领本部兵马安全归寨,参见孔明首先道歉,请求责罚,得到孔明恩赏,受到下面官员的敬重……
在真诚地向别人道歉之后,我们经常会收获到同样来自对方的歉意。而*重要的是,作为青少年,我们能从成年人的道歉语言中学会该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学会表达歉意。
事实止,道歉不仅不会使人“丢面子”,而且还能帮助提升人的自尊。经常向孩子讲述自己道歉的经历,引导他们明白道歉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且帮助他们意识到道歉对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这些都是父母们应该且必须给予孩子的积极影响。
既然犯错在所难免,既然我们都不想与别人的关系搞僵,那么我们就该学会认错和道歉。这对于青少年来讲相当重要。
道歉的艺术虽然不简单,但是大家可以学会,而且值得去学。道歉为情感和精神健康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道歉之后,我们便可以正视镜中的自我,便可以正视他人的眼睛,便可以轻松地面对人类的良知。那些真诚道歉的人*有可能会得到真正的原谅。
如果道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隔阂,人际关系也会真实可信。当然我们会失败,但应该坦诚地对待这些失败。我们应该表达歉意、承认过错、弥补损失、真诚悔改,要谦卑地站立,说:“我需要人的原谅。”如果我们学会了有效的道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真心的宽恕。当道歉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相信人们之间的关系会很健康,人们会得到所需要的接纳、支持与鼓励,借助于药物或酒精来逃避破裂的关系以及风餐露宿于城市街头的人也将会越来越少。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