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

包邮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

1星价 ¥31.4 (7.9折)
2星价¥31.4 定价¥3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7705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2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561770504 ; 978-7-5617-7050-4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
本书以学生心理、学习理论、学习结果、教学心理、教师心理五大主题为脉络,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古今中外的教育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成果,紧密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引出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使理论与实践很好地整合在一起。全书行文流畅,笔法生动,可谓深入浅出。教材编写过程的本身,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过程,就是一次很好的示范。

目录

序篇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 早期的教育心理思想
   二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三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心理研究的程序
   一 描述性研究
   二 教育干预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一 教育心理学的核心观点
   二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篇 学生心理
 第二章 认知发展
 **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 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 维果茨基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维果茨基理论与教育
 第三章 社会化发展
  **节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一 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二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 不同年龄阶段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自尊的发展
   一 自尊的概述
   二 自尊的作用
   三 自尊的提升
  第四节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一 父母教养方式
   二 同伴关系
 第四章 智力与创造力
  **节 智力理论与教育
   一 经典智力理论
   二 现代智力理论
  第二节 创造力与教育
   一 创造力的含义
   二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三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五章 特殊学生
  **节 智力的异常学生
 一 天才学生
  二 智力落后学生
  第二节 非智力的异常学生
   一 学习困难学生
   二 情绪和行为障碍学生
   三 感觉和躯体障碍学生
第二篇 学习理论
 第六章 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
   一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二 泛化、辨别和消退
  第二节 操作条件作用
   一 斯金纳的研究工作
   二 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
  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课堂应用
 一 课堂管理
  二 课堂教学
   三 新宾应用 
 第七章 学习的认知观:信息加工
 第八章 学习的认知观:个体建构
 第九章 学习的社会文化观
第三篇 学习结果
 第十章 复杂认知:问题解决与专长
 第十一章 复杂认知:策略与迁移
 第十二章 复杂情感:动机心理
 第十三章 复杂情感:态度心理
 第十四章 复杂行为:知觉与动作
第四篇 教学心理
 第十五章 教学计划
 第十六章 有效教学
 第十七章 课堂管理
 第十八章 学习测评 
第五篇 教师心理 
 第十九章 教师心理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古今中外,关于人类学习、教学或教育的观念与相关做法,众多智者与学者皆有精彩论述,这构成了教育心理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学习与教学的中间学科或联系学科,其诞生与发展,还只是一百多年!
  一 早期的教育心理思想
关于学习的过程,我国古代学者早就认识到学习的复杂性,突出阐述了目标设置、提问、思考、复习等环节的重要性。例如,孔子(前551-前479)提倡“志于学”,“博学多问”,“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主张;再如,荀子(约前313-前238)则提出“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憎恬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学问不厌,好学不倦”,“尽其理,究其难”。综合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言论,学习过程可以理解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