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083996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38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560839967 ; 978-7-5608-3996-7
目录
一、交通模式的定义
二、交通模式的度量
三、交通模式的成因
第二章 亚洲交通模式的本质特征
一、三种典型的交通模式
二、亚洲交通模式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亚洲交通模式演变进程
一、亚洲交通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亚洲交通模式实现的四大策略
第四章 轨道垄断型的交通模式——东京
一、轨道交通主导的交通模式
二、持续的轨道建设形成多样化的线网
三、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四、高速对外铁路通道强化东京与日本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
五、多样化运营服务促进不同出行需求
六、轨道交通近期发展
第五章 轨道主导型的交通模式——首尔
一、急剧变动的交通模式
二、轨道系统分两阶段集中建设
三、巴士系统的全面改革
四、道路交通系统的阵痛与变革
第六章 公交垄断型的交通模式——香港
一、高度密集城市与公交垄断模式
二、持续协调综合的整体交通研究(三次CTS)
三、成功的“轨道车站+顶盖物业”策略
四、公交优先的整合策略
五、“有限车流+高效路网”策略
第七章 公交优势型的交通模式——新加坡
一、持续优化的公交主导模式
二、创造世界级的交通体系发展战略
三、用地布局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四、保持公交优势策略
五、限制机动车流策略
第八章 追求亚洲交通模式的实践——上海
一、上海近20年交通模式的演变
二、促成轨道主导型的公交模式的一体化交通战略
三、用地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四、近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五、严格的小汽车拥有控制策略
六、打造通畅型机动车交通运行环境
七、保障安全型慢行交通运行环境
参考资料
致谢
节选
**章 交通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三、交通模式的成因
1.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布局特征从源头上决定了交通需求特征。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的布局形态,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和岗位的分布,从而生成相应的人员出行空间分布和出行距离,产生不同的交通需求。长距离出行倾向于采用机动化的出行方式,中距离则存在机动化方式和非机动方式的竞争,而短距离出行倾向于采用非机动化的出行方式。
调整城市空间布局是调节交通模式的源头措施,由用地布局模式产生的不同出行距离分布,基本上决定了交通模式中机动化方式的比重;特别是,当用地发展模式和交通供给设施从规划层面综合考虑时,对交通结构的影响更大。如果城市用地沿着公共交通骨干密集开发,那么将有更多的人员出行选择公共交通作为首选的出行方式;如果城市用地呈低密度、分散布局,那么小汽车交通就会成为人们出行的依赖方式。比如,新加坡传统的中心区在南部,然而城市的布局却不是以“摊大饼”的方式拓展,而是跳出南部中心区,在中心区外部沿轨道交通发展卫星城,形成以南部中心区为中心、周围组团为卫星的“星系”城镇体系规划。同时,卫星城围绕轨道交通大型换乘枢纽站建成,内部基础设施到位,功能齐全,基本实现居住、岗位、商业用地的就地平衡,从源头上降低了长距离的交通需求,减少向心交通的压力,形成可持续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在规划层面上将公共交通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起来,由“放射状”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支撑的“星系”城镇体系规划,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引导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2.8¥68.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9.7¥35.0 -
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
¥19.4¥68.0 -
经济学反思
¥17.8¥56.0 -
国富论
¥18.0¥58.0 -
中国经济思想变迁与制度发展概论
¥20.5¥50.0 -
世界贸易战简史
¥17.9¥52.8 -
账本里的中国
¥21.1¥48.0 -
中美贸易摩擦:怎么看 怎么办
¥16.7¥58.0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12.7¥39.0 -
国富论
¥9.7¥35.0 -
让财富找到你:有温度的经济学
¥19.4¥68.0 -
高韧性社会:应对不确定危机的八种能力
¥31.1¥69.0 -
博弈论
¥28.4¥49.8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4¥35.0 -
从牛犀牛到独角兽
¥22.8¥68.0 -
置身事内 : 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37.4¥65.0 -
论英国本土的公共福利
¥9.3¥15.0 -
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
¥13.2¥38.0 -
看懂金融的第一本书
¥13.7¥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