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232874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09-06-01
- 条形码:9787562328742 ; 978-7-5623-2874-2
内容简介
《客方言》著述之目的意义,以及今天应给予肯定的价值,是毫无疑义的。不过本书在民国初年由中山大学刊出后,尚未曾有人做过整理工作,作者在解释词义上存在不少牵强附会、证引迂回、削足适履、引入玄虚之境等问题,均未进行订正。这些,希望读者阅读时留心辨析。这里还要指出的是,本书在引证经史古籍方面,原文亦有不少讹误,比较明显的在此次整理中都做了更正,不改动作者原文,只用“注”附在每卷后面。讹误类型有:①引书篇名倒误,如,“盛多日忏”条下引“诗柔桑”乃“诗桑柔”之误;②错引篇名,如,“以杖击人日擎”条下引“公羊传宣二年”,其实是“公羊传宣六年”之误;③误引诗句作篇名,如,“释肆”条下“诗敦弓或肆之筵”,句中“敦弓”应为“行苇”之误;④引书原文增字减字现象更为普遍,常因引文减字而造成语意不明,如“释地”引用《释名》“丘宛宛如偃器”,少一“有”字,以致句子不完整,其原文是“有丘宛宛如偃器也”语意明确;⑤截词取义,又不指明出处篇名,难以通顺文义,如“释草木”引文“诗或簸或揄,揄读若由,故以之韵蹂叟浮”,此乃引自《诗·大雅·生民》第七章“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蒸之浮浮”等句而来;⑥尤其引用《说文》较为混杂,“段注”窜人正文,亦有其例,原文倒顺亦为常事,即使引用原文又不说明所据版本,自取所需,致有释义之微异,如, “畦谓之田唇畔”条下引《说文》“塍,稻田畦也”。据《集韵》、宋本《说文》则为“稻中畦也”,《韵会》作“稻中畦埒也”,段本《说文》作“稻田中畦埒也”,今本及《文选》“注”作“稻田畦也”;⑦引文杂糅,不能成句,如“释言”引“伯棼射王,汰鞠,及鼓跗,又,繇軥汰辀,以贯笠毂”这段话,乃截取《左·宣四年传》及《左·昭二十六年传》杂糅而成,令人费解。诸如此类,因体例限制,不一一枚举。阅读时宜加注意,并参阅本注可也。
目录
《客方言》自序
《客方言》卷一
释词
《客方言》卷二
释言(上)
释言(下)
《客方言》卷三
释亲属
《客方言》卷四
释形体
《客方言》卷五
释宫
《客方言》卷六
释饮食
《客方言》卷七
释服用
《客方言》卷八
释天
《客方言》卷九
释地
《客方言》卷十
释草木
《客方言》卷十一
释虫鱼
《客方言》卷十二
释鸟兽
《客方言》跋
作者简介
陈修,1936年11月出生,广东蕉岭人。副教授。50年代末毕业于甘肃师范大学中语系,一直从事大专院校中文系古典文学、古代汉语教学。曾任嘉应大学中文系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古文献整理研究室主任、客家研究所副所长等职。90年代社会兼职有第1、2届客家联谊会理事,梅州客家研究会副会长,梅州第1、2届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香港首届国际客家学会理事,广东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广东历史人物辞典、广东名胜风物辞典编委。1991年参编《广东历史人物辞典》,任《客家文化研究》、《客家研究辑刊》等刊物主编;承担广东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客方言点校”;出版的专著有《梅县客方言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客家学”构建之我见》、《梅县客方言声韵调确立意见》、《谈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客家称谓由来及客方言形成》、《客家称谓新说》、《罗氏“客家源流考”与当代潮流》、《客方言的形成特点》等。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自卑与超越
¥14.3¥39.8 -
性心理学
¥18.4¥58.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4.3¥39.8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6¥36.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6.2¥49.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1.7¥39.8 -
文言浅说
¥9.8¥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2¥5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