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分
包邮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

- ISBN:978710509960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303
- 出版时间:2009-03-23
- 条形码:9787105099603 ; 978-7-105-09960-3
本书特色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两部分,研究与对话、学术演讲。内容包括:农民的道义经济与现代性;农民的抗议和弱者的武器;国家的视角与猫鼠游戏。
目录
编者的话
研究与对话
**节 农民的道义经济与现代性
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
朱晓阳:黑地?病地?征地:滇池小村的地志与斯科特进路的问题
斯科特等:评论和讨论
第二节 农民的抗议和弱者的武器
郭于华:作为历史见证的“受苦人”的讲述
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斯科特等:评论和讨论
第三节 国家的视角与猫鼠游戏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
王晓毅:生态压力下的牧民与国家
斯科特等:评论和讨论
学术演讲
清华大学演讲
国家的视角:观点和批评
中央民族大学演讲
文明缘何难上山
节选
《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讲述了:对于农民而言,“换”的初始对象并不是使用土地的开发商和企业,而是先转给地方政府和国家,然后再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转让给用地一方。相比之下,转让过程中,农民处于弱势,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所能获得的补偿费明显偏低,而后对征地所进行的项目和商业开发才是土地增值的过程,却与他们无关。低价使用或征用补偿不合理,使集体和农民得到的补偿与建设用地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对比悬殊,收益在二者之间的分配明显不公。农民和集体组织对此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于是集体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之间及国家、集体、农民之间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上的矛盾十分突出。
作者简介
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关注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领域涉及农村金融、农村贫困、农村治理、农村流动等。曾经发表了《中国农村的民营企业与家族经济》、《中国村庄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农村工业化与民间金融》、《村庄内外》等著作,曾翻译出版《乡村社会变迁》、《国家的视角》等。近年来关注农村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问题,任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草原牧区的调查报告。
渠敬东,1970年1月生。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复旦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社会学理论。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馔馐谭
¥12.0¥23.0 -
经典常谈
¥6.2¥14.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寻味中国
¥14.7¥38.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5.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10.1¥24.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黄河上的古都
¥16.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