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403804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544038041 ; 978-7-5440-3804-1
本书特色
《中国孝义皮影》:“孝义皮影戏”为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闻出版总署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入选图书。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光彩夺目的民间艺术。
目录
节选
《中国孝义皮影》内容简介:我从小受孝义皮影戏的熏陶,以雕刻皮影为娱,和皮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认为孝义乏影单就造型艺术来看,也是不该被抛弃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很早就开始了收藏、研究和创作的艰难历程,为此几乎倾注了我毕生的心志。30多年来,我走南闯北,访影求艺,采风问俗,寻根问影,一头钻进了皮影的“牛角尖”里,无论险阻艰难,都义无反顾,孜孜以求,今天终于能把这部分收藏的“瑰宝”奉献给读者了。
相关资料
插图:到了唐代,佛教极盛,为了宣传佛教教义,佛教经文通俗化成故事“变文”,以后又演进为“宝卷”,用“悬影宣教”的形式宣传佛法,释教名“梆子佛”,道教日“悬影宣教”,又名“劝善金科”。齐如山著古都百戏图考》说到影戏的源流,和顾颉刚先生一样也认为唐时“虽无史籍明文可稽,而玄宗确有提倡影戏之可能也”,“再参以宋代影戏之盛,其不能突然而起,无源而来,必由于前代之遗留”。杜佑通典》中《散乐》又云:“大抵散乐杂戏多幻术。……玄宗以其非正声,置教坊于禁中以处之。”唐玄宗所搜求的散乐杂戏,据《通典》所载只为大面、拔头、踏摇娘、窟儡子等,而不言及影戏。对此,顾颉刚先生认为:“窟儡子即儡子与影戏,人多不能别其异点,是以多连带混称之,然则既有窟儡子,当亦即有影戏也。”北宋初年,京城汴梁(开封)影戏大成,并兴盛起来。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汴梁城内娱乐场所很多,这些场所称作“瓦肆”,演出的“百戏”也不可胜数,而且“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瓦肆中专有影戏演出,并且出现了著名影艺人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可见当时的繁华景象。宋代记录影戏的书籍甚多。高承《事物纪原》:“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张耒《明道杂志》:“京城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一日,弄者日:‘云长古猛将,今斩之,其鬼或能从祟。’请既斩而祭之。’此子闻甚喜。弄者求酒肉之费,此子出银器数十。至日,斩罢,大陈饮食,如祭者,群无赖聚享之。乃白其子,请遂散此器。此子不敢逆,于是共分焉。”
作者简介
侯丕烈,1939年2月出生,山西省孝义市桥北村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孝义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市政协委员、市皮影艺术研究会会长。自幼受孝义皮影戏的熏陶,以雕刻皮影为娱。青年时外出求学,走上美术道路,在返孝后主攻皮影收藏、创作、研究,创作皮雕作品千余件,收藏皮影五千余件。藏有元、明、清珍贵皮影多件,部分被《中国美术全集》选刊。多次在国内外办展、参展,作品数次获奖。先后被有关部门授予“吕梁人民艺术家”、“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等称号。
-
(精)莫奈手稿
¥34.1¥138.0 -
神圣的绿洲:1948
¥28.8¥58.0 -
中国画在西方:66幅海外馆藏珍品
¥24.1¥5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梅清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9.1¥30.0 -
信天而游:台湾女孩在陕北下乡写生的日子
¥18.1¥45.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2.3¥30.0 -
百年画坛钩沉
¥25.5¥68.0 -
小楷灵飞经
¥6.4¥17.0 -
如何做出一台戏
¥65.9¥110.0 -
写给大家的360度艺术启蒙书发现高更:在孤独中飞翔
¥22.3¥52.0 -
对联年画
¥10.7¥28.0 -
齐白石山水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9.9¥30.0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10.0¥30.0 -
康定斯基艺术全集-精装
¥30.4¥98.0 -
绯闻艺术史
¥24.1¥6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孟法师碑
¥3.2¥7.6 -
花香果鲜
¥6.9¥22.0 -
梵·高手稿-精装
¥51.9¥138.0 -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国好丹青.大师长卷
¥21.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