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13

包邮中国电子党务建设-13

1星价 ¥24.0 (4.9折)
2星价¥24.0 定价¥4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088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3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509708828 ; 978-7-5097-0882-8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电子党务与信息时代政党政治的关系,探讨了电子党务建设对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重任、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电子党务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战略策略以及电子党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适于党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以及关注电子党务的高等学校、党校和干校的教师和学生阅读。

目录

前言
**篇 电子党务与信息时代的政党政治
 **章 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发展
**节 政党和政党政治
第二节 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执政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趋向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挑战和世界范围内政党的信息化
**节 信息时代对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诸方面的影响
第二节 信息时代对政党和政党政治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第三节 世界范围内政党的信息化
 第三章 电子党务的概念、本质、特征和基本价值
**节 电子党务的提出
 第二节 电子党务的概念
 第三节 电子党务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电子党务的本质与特征
 第五节 电子党务的基本价值和功能
第二篇 电子党务与中国共产党
 第四章 电子党务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
**节 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
第二节 电子党务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五章 电子党务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第二节 电子党务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建设
 第六章 电子党务与中国共产党建设与管理的创新
**节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节 电子党务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管理创新
第三篇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战略思考
 第七章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探索和现状分析
**节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探索的基本进程
第二节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进展
第三节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探索中存在的不足
 第八章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基本思路
**节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第二节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推进中国电子党务建设的重要问题
第四篇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
 第九章 电子党务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节 电子党务系统的建设准则
第二节 电子党务系统的总体架构
第三节 电子党务系统的网络架构
第四节 电子党务系统的功能
第五节 电子党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第十章 电子党务系统安全支撑平台
**节 基于pk的身份认证系统
第二节 基于pn的权限管理系统
第三节 单点登录系统(sso)
 第十一章 电子党务建设案例:党建信息平台
 第十一章 电子党务建设案例:12371党建信息平台
**节 12371党建信息平台概述
第二节 12371党建信息平台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电子党务建设》考察了电子党务与信息时代政党政治的关系,探讨了电子党务建设对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重任、执政能力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管理的创新的重要作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电子党务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战略策略以及电子党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适于党务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以及关注电子党务的高等学校、党校和干校的教师和学生阅读。

相关资料

**篇电子党务与信息时代的政党政治
**章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发展
**节政党和政党政治
一政党和政党政治的概念
政党是由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共同意志、共同利益的积极分子,为取得政权和影响政权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政党*早产生于英国、美国和法国。自此以后的300多年来,各种各样的政党不断产生、演化,发展到今天,除了20多个国家,由于种种原因禁止政党存在和活动外,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存在着各类政党5000多个。这些政党各自占据着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有1000多个政党在各国的政洽结构中,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断言:现代社会的政府是政党政府、现代社会的政治是政党政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世人已经公认政党政治是当今政治的普遍现象,但对于什么是政党政治,人们却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学术界也因而有一些争议。
有些人把政党政治限定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之内,似乎政党政治是一种不好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在以前出版的许多工具书中,对政党政治的解释往往是贬义的。例如,在《辞海》中,政党政治被界定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治制度。”在《政治学词典》中,政党政治被界定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总称。通常指通过议会和总统的定期选举,由取得多数议员席位或当选总统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的一种政治制度。”在《世界政党辞典》中,政党政治被界定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的斗争。平时主要表现为竞选、议会内和政府内的党派斗争,以及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它既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又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后来,人们对这种概念作了一些修改,把政党政治看做是一种中性的定义。但在定义中又简单地把它与现代社会的政党制度视为同一个东西。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原理》一书中:“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和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概论》中,政党政治被界定为:“当代各国的政治,除极少数特殊情况外,几乎没有不通过政党来进行的,但进行的方式则各有不同。这种不同的方式,通常称为政党制度或政党政治。”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概论》中,政党政治被界定为:“所谓政党制度(或称政党政治),指的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

作者简介

刘建兰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行政管理学。以主持人、主要合作者身份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教委重点社科基金课题和科技部子课题。主要著作有《美国州议会》 (**作者)和《中西北民族地区乡镇政权建设研究》(**作者)等。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中国西北民族地区农牧民政治行为研究》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