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法律常识

包邮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法律常识

1星价 ¥7.3 (4.9折)
2星价¥7.3 定价¥14.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7682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561768228 ; 978-7-5617-6822-8

目录

**章 婚姻家庭(一)谈婚论嫁晚婚晚育,年龄有“章法”晚婚晚育的奖励结婚登记应提供的证件资料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条件夫妻双方互有的权利和义务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情形有哪些仅仅举行过婚礼并非合法夫妻结婚登记的补办婚前是否需要体检同居与事实婚姻夫妻分居两年。是否就算自动离婚扶养、抚养与赡养办理离婚登记需要的材料离婚协议是否签了就有效如果有多份离婚协议,效力如何认定离婚之后就财产分割反悔,是否可以到法院起诉离婚是否都要去法院协议离婚诉讼离婚的程序离婚诉讼原告应承担的举证责任离婚案件的管辖丈夫被宣告死亡,是否可以离婚几种特殊情形下,是否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杳无音信,另一方能否提出离婚离婚时一方隐藏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如何处理离婚时对尚未取得所有权的房屋如何分割离婚后一方生活困难怎么办离婚后还能不能再要求损害赔偿假离婚“逃债”法理不容离婚时“原告”和“被告”谁吃亏离婚后骚扰另一方的处理离婚协议书一般情况下包含的内容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追讨“彩礼”有法可依以一方名义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离婚时怎么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以一方名义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离婚时如何分割夫妻仅一方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其共同财产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的债务,离婚时是否由双方共同偿还婚姻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撤销离婚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如何处理“私房钱”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再婚是否可享受婚假待遇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抚养费标准及给付期限子女姓氏被改变,父亲是否可拒付抚养费“婚外情”出生的孩子。养父是否应追回抚养费未婚先孕生的孩子应归谁抚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伤害他人的赔偿责任归谁(二)生儿育女如何办理出生证明什么是无效出生证明一对夫妻是否一定只能生育一个子女计划生育的奖惩私查胎儿性别后果严重计划生育证明不得伪造如何征收社会抚养费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监护权能否被剥夺收养子女应具备的条件收养关系是否能够解除为传宗接代送养女儿行不通单亲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否送人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子女的隐私父母能否披露父母怎么应对未成年人离家出走(三)家庭消费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受到第三者伤害,能否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人身损害赔偿中。经营者的责任范围界定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哪些人索赔法律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哪些“三包”及其有效期换货时,销售者没有同型号同规格产品如何处理异地购买的摩托车出现故障时怎么办购买“二手货”注意事项因消费权益受损发生争议如何解决消费者投诉时需要准备的材料消费维权的时限有哪些规定消协拒绝受理的投诉哪些申诉工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对哪些申诉不予受理(四)家庭财产财产所有权动产不动产如何处理“不动产相邻关系”违约损害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财产共有权以未成年子女名义购房应注意的问题房屋拆迁补偿及搬迁补助费(五)遗产继承遗产的分割方式法定代理人是否可处分未成年人的遗产继承权遗嘱订立后是否就有效订立遗嘱之后。又把财产赠送他人的遗嘱是否还有效口头遗嘱和多份遗嘱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是否还有继承权保险金和抚恤金能否作为遗产对于房产等不便分割的遗产如何继承继承的先后顺序被他人收养的亲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是否有继承权夫死妻再嫁,能否带走所继承的遗产“父债子偿”是否成立第二章 教育培训(一)学前教育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阶段划分入托需要符合哪些条件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为游戏幼儿园能否让儿童参加营利性表演儿童在校(幼儿园)发生意外,学校是否要负责(二)义务教育儿童的入学年龄适龄儿童如何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是否要缴纳学费将小学分为“重点”、“非重点”是否合法对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有什么要求学校的哪些做法是不被允许的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学校应履行的义务学生在学校受到伤害的处理
展开全部

节选

《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个法律常识》为农民编辑整理出适用于社会生活的365个法律常识,为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农民一定要知道的365法律常识》以通俗、简明而生动的文字向农民介绍法律、法规、司法制度等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引导他们成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新农民。

相关资料

**章 婚姻家庭(一)谈婚论嫁1/晚婚晚育,年龄有“章法”《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于早于法定结婚年龄者不予登记结婚,对于晚婚晚育者有一定的照顾措施。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女年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初婚年龄的计算以登记日期为准,晚婚的前提是男女双方都必须为初婚。晚育以女方年龄为准,男女双方都必须是初育。晚婚晚育只是国家的鼓励性规定,有关部门不能以晚婚年龄代替结婚年龄限制公民登记结婚。2/晚婚晚育的奖励晚婚奖励:(1)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夫妻,增加婚假一周;双方达到双方享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晚婚假应当在婚假后连续使用。(2)增加假期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单位在自行规定时,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奖金。晚育奖励:(1)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增加产假15天,男方给予假期3天;享受3天假期的男方必须是初婚者或未生育过孩子的再婚者,必须有女方所在单位出具晚育的证明。(2)女方15天假期应当在规定的产假后连续使用。男方3天假期应当在女方产假期间使用。(3)增加假期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但单位在自行规定时,其奖金额不得少于同时期同类人员的平均奖,并且不影响到其他奖金。3/结婚登记应提供的证件资料(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居民身份证与常住户口簿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应当一致;不一致的,当事人应当先到有关部门更正。居民身份证或者常住户口簿丢失,当事人应当先到公安户籍管理部门补办证件。4/结婚登记的程序和条件根据《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规定,结婚登记应当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受理结婚登记申请的条件:婚姻登记处具有管辖权;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共同到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当事人男年满22周岁,女年满20周岁;当事人双方均无配偶(未婚、离婚、丧偶);当事人双方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双方自愿结婚;当事人提交3张大2寸双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当事人持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出示的证件。5/夫妻双方互有的权利和义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