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杨伯达说翡翠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80696721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6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806967218 ; 978-7-80696-721-8
内容简介
翡翠是玉石中*珍稀、*昂贵的品种,堪称“玉石之冠”。但囿于认识不足,中国历史典籍中关于翡翠的资料甚少,对今人来说,实为一大憾事。
靡声海内外的玉器专家、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先生首次将翡翠置于玉文化背景之下,探讨其传播与流变,垦荒草创,厥功甚伟。本书内容翔实,观点明确,深入浅出,是翡翠鉴赏与投资的权威力作。
目录
一 翡翠传播的玉文化背景
二 有关翡翠的文献考析
三 翡翠溯源的实物验证
四 文献、实物的综合论证
五 翡翠迅速传播的基本动力
六 翡翠审美的历史必然
七 中国玉文化翠文化的崇高地位
八 建立翡翠美学理论是当务之急
第二篇 “大禹治水”’与“岱岳奇观”——古今国宝的启示
一 玉材
二 设计
三 琢碾
四 艺术特色
第三篇 世纪中国翡翠四宝
一 翡翠首次登上国宝圣坛
二 国家翡翠四宝工程的启动
三 一号料——“岱岳奇观”山子
四 二号料——“含香聚瑞”香熏
五 三号料——“群芳揽胜”花篮
六 四号料——“四海腾欢”插屏
第四篇 翡翠玉文化流传两千年
一 汉一南朝文献中的玉类翡翠
二 宋代翡翠已与皇家玉坛接轨
三 元明两代勐拱翡翠向北挺进
四 清代翡翠普及全国,身价倍涨
五 近现代民玉中的翡翠
附录 翡翠价值实物例证
作者简介
杨伯达,男,1927年生于辽宁旅顺,1948年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研究生导师。观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会长、中国宝玉石协会顾问、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荣誉顾问、新加坡收藏家学会海外高级顾问等职。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四十余年来专攻艺术文物及美术史。研究范围较广,侧重清代院画、玉器、金银器、玻璃器、珐琅器等专业领域。曾赴前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访问考察或出席国际会议。主要著作有《清代广东贡品》《古玉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与田自秉教授合著)《清代院画》《珍玩雕刻。鼻烟壶》《清玉掇英》《清代官窑瓷器》《古玉史论》《中国古代艺术文物论丛》《传世古玉辨伪研究》《巫玉之光》《古玉鉴定:隋唐至明清》《杨伯达论玉》《杨伯达论艺术文物》等。主编《中国美术全集》之《玉器》《金银玻璃珐琅器》《元明清雕塑》,担任《明清绘画》顾问;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美术》之《工艺美术》,担任《考古学》《轻工》《文物博物馆》撰稿人;还主编《中国玉器全集》《中国金银玻璃珐琅器全集》等作品。 曾主持、参与金玉珠宝大佛、不空羁索观音、翡翠《蓬莱仙与乞》以及珍贵宝玉石的鉴定评估工作。现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笔耕不辍。
-
扑克收藏与欣赏
¥11.2¥32.0 -
全彩典藏图本-铜镜史典
¥15.5¥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瓷器
¥18.4¥58.0 -
(2019年推荐)收藏传奇:文物收藏的故事 文明血脉的传承
¥15.4¥48.0 -
海外汉学译丛 器成天下:中国瓷器考
¥23.0¥64.0 -
陶瓷(2)/大家谈收藏
¥7.8¥25.0 -
潘奕辰讲沉香
¥11.9¥32.0 -
青铜之美
¥110.6¥158.0 -
永不消逝的纹路:经典文物图样
¥50.0¥89.0 -
那些年,那些钱2——聚焦古今钱币文明的传承与实践
¥70.8¥118.0 -
【四色】钱币鉴藏全书【禁止网络销售】
¥49.0¥9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年画
¥18.4¥5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国古代木雕
¥22.6¥58.0 -
世界奢侈品鉴赏(珍藏版)
¥42.3¥59.0 -
欧洲古董珠宝通典
¥97.5¥199.0 -
藏书ABC
¥61.2¥128.0 -
画说;经典系列画说 元明清词大典
¥17.9¥52.8 -
邮票百科科普馆:建筑艺术(四色)
¥13.7¥35.0 -
邮票百科科普馆:花卉植物(四色)
¥11.5¥35.0 -
古代经典文化--明代家具
¥1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