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85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10508772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0
- 出版时间:2009-05-01
- 条形码:9787105087723 ; 978-7-105-08772-3
内容简介
简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目录
节选
《苗族社会历史调查(1)》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相关资料
插图:鸡嘴锄苗语叫“歌就”。形如鸡嘴的铁锄,用来啄石头、砌田坎。和台江的式样一样,本寨铁匠会打。因使用面不广,过去多些,解放后全寨还有几把,现在已没有了(拿去回炉另制别种农具了)。挞斗苗语叫“堕的那”。打稻谷用,木质,家家都有,形式和外地的一样。4个人各站一边可以同时操作。本寨木匠有四五人会制作,有时也请展下寨(由台江城至巫脚交中途的一个苗族寨子)的木匠制作。50年前的挞斗要少些、小些(小20公分、低5公分),便于搬动。以后粘谷的种植面积增多,就改用大的了。解放后,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曾在一方插上围席,以免打谷时抛撒谷粒。这样,只能两人同时操作,群众不习惯,没用几天就把围席取消了,仍按老规矩办事——4个人各站一方同时操作。用挞斗收割比用摘刀收割的速度快1倍以上。摘刀是一穗一穗地摘,挞斗是一束一束地打。大木锤苗语叫“来邦”。用硬木制成,一柄重10多斤,捶田坎和砌田坎时用。也就是犁旱田前把田坎捶紧和砌田坎时捶紧泥土不可缺少的工具。这里大都是梯田,口坎全靠砌成,蓄水也较困难。田坎砌得不好、捶得不紧时,水容易漏掉,田坎也容易崩垮。春耕时,捶田坎是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大木锤是主要的工具,自己制造。秧田耙苗语叫“罢”。耙平秧田用。木质、T形。宽约4尺,耙口微缺,呈波浪形,是做秧田时,刮平泥土,以便把稻种均匀地撒在泥上用的。制法简单,要用时现做也成。箩苗语叫“鲁”。主要是挑运稻谷用。竹篾编成,一对为一挑,可盛稻谷(干谷)80-120斤,能用10多年(也有用几十年的)。很早以前就有,现在平均每个劳动力有一对。自己不会做,由台江城或革东场上买来。炕笼苗语叫“康腮”。竹篾编成,形如覆钟,是阴雨天用来炕干稻谷的工具,家家都有,能用一二十年。自己不会编制,从附近市场买来。粪筐苗语叫“累磨”。挑厩肥用。竹篾编成,比箩低些,用粗篾片编成盆形。能用三四年(也有用二三十年的)。每挑可盛厩肥50-130斤(堆得越高越盛得多)。由台江城买来,雷山欧陆也有人挑来卖。此外,近20多年来,曾经先后从外地传来一些其他式样的农具,但没有得到普遍使用,有的现在已经没有使用了。这些农具是:薅刀苗语叫“所独”。过去个别户种鸦片烟时,用来薅鸦片烟苗,也用来薅土,从台江买来。1931年开始使用,以后没栽鸦片烟了,这里的土又用不上它(“刀耕火种”地用手薅),现在
-
偏见
¥17.8¥56.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文言浅说
¥10.1¥24.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0¥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