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读者评分
5分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1星价 ¥48.0 (6.0折)
2星价¥48.0 定价¥80.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8224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28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010082240 ; 978-7-01-008224-0

本书特色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内容简介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内容简介:60年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明显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对外贸易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从无到有,从数量极其有限发展到200多亿美元的规模,换取了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在出口贸易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从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化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过了三次重要变化,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结构愈来愈趋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内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方式愈来愈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目录

导言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变革与增长上篇 1949-2009年的共和国对外贸易发展**章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节 国际贸易背景第二节 国际贸易状况第三节 国际贸易结构第四节 国际贸易方式第五节 国家统制贸易体制的建立第六节 国家管制对外贸易的政策第七节 拓展对外贸易,打破封锁与禁运第八节 贸易发展评价第二章 1953-1966年国民经济发展、困难与调整时期**节 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背景第二节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第三节 对外贸易结构第四节 外贸管理体制第五节 外贸政策第六节 20世纪50-60年代中日民间贸易第七节 20世纪50-60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第八节 这一时期贸易发展评价第九节 我国1953-1966年间对外贸易的经验与教训.第三章 1966-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国内外贸易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状况第三节 国际贸易结构第四节 贸易体制第五节 “四三方案”和对外经济工作的新开拓第六节 贸易发展评价第四章 1976-1978年拨乱反正时期**节 对外贸易背景第二节 对外贸易状况第三节 对外贸易结构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方式第五节 贸易制度框架与机构设置第六节 对外贸易政策第七节 中外贸易团体活动频繁第八节 贸易发展评价第五章 1979-1984年改革开放之初时期**节 贸易背景第二节 贸易状况第三节 贸易结构第四节 加工贸易的崛起第五节 贸易体制的初步改革第六节 出口导向贸易政策的形成第七节 对外开放的区域推进第八节 贸易发展评价第六章 1984-1989年城市改革与商品经济时期**节 国内外贸易环境第二节 国际贸易状况第三节 主要贸易伙伴第四节 国际贸易结构第五节 国际贸易方式第六节 贸易体制与政策第七节 进出口商会第八节 贸易发展及外贸体制改革评价第七章 1989-1992年波动、解困与转型时期**节 对外贸易背景第二节 对外贸易状况第三节 对外贸易结构第四节 对外贸易方式第五节 对外贸易体制第六节 对外贸易政策第七节 政治风波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关系第八节 外贸发展评价第八章 1992-2001年市场经济建立与加入WTO冲刺时期**节 对外贸易背景第二节 对外贸易状况第三节 国际贸易结构第四节 贸易方式第五节 贸易体制第六节 贸易政策第七节 市场化改革加速第八节 贸易发展评价第九章 2001-2009年加入WTO后贸易迅速发展时期**节 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大事件第二节 国际贸易状况第三节 国际贸易结构第四节 贸易方式第五节 贸易体制第六节 贸易政策第七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第八节 贸易发展评价下篇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专题第十章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60年**节 1949-1978年的中国服务贸易第二节 1978-2009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变化趋势第四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经验教训及对策第十一章 中国投资与贸易60年**节 1949-1978年的投资与贸易第二节 1978-2009年的投资与贸易第三节 1978-2009年的投资与贸易相互关系第四节 60年投资对对外贸易促进的评价第十二章 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与贸易60年**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技术进出口情况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情况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援助情况第四节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情况第十三章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及多哈回合谈判立场**节 中国加入WTO的历程第二节 中国参与多哈回合谈判立场第十四章 中国国际贸易研究60年**节 中国国际贸易研究发展阶段第二节 60年国际贸易研究的焦点及进展附录:中国对外贸易60年大事记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共和国对外贸易60年》内容简介:60年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贸易规模的扩大,而且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明显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对外贸易突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从无到有,从数量极其有限发展到200多亿美元的规模,换取了宝贵的外汇资源,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在出口贸易中,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口商品结构出现了从农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化趋势,进口商品结构也体现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经过了三次重要变化,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愈来愈高,结构愈来愈趋同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进口商品结构则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国内加工制造能力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出口商品贸易的增长方式愈来愈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用60年走完了世界贸易大国的路程。到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仅次于美国、出口贸易总额仅次于德国。但是,中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虽然中国对外贸易绝对量不小,但相对规模还很小,这表现在人口与世界市场份额很不相称。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13%,2008年中国出口只占世界总出口的8.9%,而德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26%,出口占9.1%;美国人口只占世界的4.6%,出口占8.1%;日本人口只占世界的1.96%,出口占世界的4.9%;欧元区15国人口只占世界的5.3%,出口却占到世界的34.8%。另一方面是,中国出口商品反映的产业结构还不全面和不够高级化,中国出口的商品是同类产品中的低端加工的产品,而且,加工贸易出口商品在国内创造的附加价值往往不超过商品价值的25%。中国成为贸易强国的道路还很漫长,中国还需要20年到30年才能实现贸易强国的梦想。在未来的20年到30年时间里,中国还需要继续增长和变革,还需要继续扩大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还需要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与贸易伙伴实现互利共赢。

相关资料

**章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节国际贸易背景社会主义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对外贸易不同,它不能在旧社会建立,因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旧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根本对立。因此,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只能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这个根本的政治前提下,才能建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帝国主义列强长期侵入中国,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向中国发动多次的侵略战争。例如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1857年的英法联军侵华战争、1884年的中法战争、1894年的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用战争打败了中国之后,帝国主义列强不但占领了中国周边的许多原由中国保护的国家,而且抢去了或“租借”去了中国的一部分领土。例如日本占领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租借”了旅顺,英国占领了香港,法国“租借”了广州湾。割地之外,帝国主义列强又索取了巨大的赔款,强迫中国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驻扎海军和陆军的权力,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并把全中国划分为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了中国一切重要的通商口岸,并把许多通商口岸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它们直接管理的租界。它们控制了中国的海关和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交通事业。因此它们便能够大量地推销它们的商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工业品的市场,同时又使中国的农业生产服从于帝国主义的需要。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经营了许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企业,以便直接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廉价的劳动力,并以此对中国的民族工业进行直接的经济压迫,直接地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帝国主义列强经过借款给中国政府,并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财政。因此,它们就不但在商品竞争上压倒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而且在金融上、财政上扼住了中国的咽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破坏,对外贸易也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完全依附于帝国主义,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对外贸易。帝国主义凭借种种特权,以通商口岸、租界为据点,以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为护身符,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因而促进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计算,从1868年到1913年,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7倍,1929年比1913年又增长了2.5 倍。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的东北、华北大片领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