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分
包邮无所谈,无所不谈:贝洛克随笔
他山人文译丛之一

- ISBN:978754730042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14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47300428 ; 978-7-5473-0042-8
本书特色
《无所谈,无所不谈:贝洛克随笔》是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
内容简介
希莱尔·贝洛克(hilaire belloc)1870年7月27日出生于巴黎近郊一个叫拉塞勒-圣克卢的村庄,父亲是法国人,一位知名画家的儿子。母亲是英国人,来自一个思想激进的家庭。出生当天的殷殷雷鸣,仿佛预示了他风雷咆哮的一生。贝洛克出生时正当普法战争爆发,未几,家人带着他前往巴黎躲避战乱,随着法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危及巴黎,旋又于九月举家迁往英国。战争在贝洛克的人生中如影随形,他后来成为战争史方面的专家,布尔战争期间旗帜鲜明地反对英国政府出兵,认为这是掠夺资源的不义战争,**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因写战争分析的文章使文名达到顶峰。他对战争史的渊博知识,可以从本书所选的《战场的沉寂》、《胜利》等文章中看出来。令人同情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两个儿子,饱受丧子之痛。贝洛克二岁丧父,加上战争的影响,使他*终在1902年成为英国公民,他既热爱法国,又热爱英国,热爱英国苏塞克斯郡的家乡,英法两国的文化,对他有同样深刻的影响。贝洛克无论外表还是性格,都让人觉得他是一名军人。他眼神坚定,表情略带忧郁,鼻梁笔直,薄薄的嘴唇轮廓分明,头发总是理得很短,切斯特顿甚至说他长得像拿破仑。在这副让陌生人觉得不友好的面容背后,是一颗热烈、坚毅的心。1890年,贝洛克在一次茶会上遇上了从罗马归来、途经伦敦作短暂勾留的美国加州女孩埃洛迪•霍根,陷入热恋。霍根回美国后,贝洛克抵押了私人藏书,借了一些钱,横渡大西洋只身前往美国,在盘缠不足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狼狈地找到了霍根的家,向她求婚。霍根的母亲不同意这门婚事,贝洛克遭到拒绝后,心碎地回到英国。这样的痴劲,堪比他之前的史蒂文森。1896年霍根主动给贝洛克写信,两人才再续前缘,在美国加州结了婚。
目录
节选
《无所谈,无所不谈:贝洛克随笔》内容简介:希莱尔·贝洛克(Hilaire Belloc)1870年7月27日出生于巴黎近郊一个叫拉塞勒-圣克卢的村庄,父亲是法国人,一位知名画家的儿子。母亲是英国人,来自一个思想激进的家庭。出生当天的殷殷雷鸣,仿佛预示了他风雷咆哮的一生。贝洛克出生时正当普法战争爆发,未几,家人带着他前往巴黎躲避战乱,随着法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危及巴黎,旋又于九月举家迁往英国。战争在贝洛克的人生中如影随形,他后来成为战争史方面的专家,布尔战争期间旗帜鲜明地反对英国政府出兵,认为这是掠夺资源的不义战争,**次世界大战期间更因写战争分析的文章使文名达到顶峰。他对战争史的渊博知识,可以从《无所谈,无所不谈:贝洛克随笔》所选的《战场的沉寂》、《胜利》等文章中看出来。令人同情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他失去了两个儿子,饱受丧子之痛。贝洛克二岁丧父,加上战争的影响,使他*终在1902年成为英国公民,他既热爱法国,又热爱英国,热爱英国苏塞克斯郡的家乡,英法两国的文化,对他有同样深刻的影响。贝洛克无论外表还是性格,都让人觉得他是一名军人。他眼神坚定,表情略带忧郁,鼻梁笔直,薄薄的嘴唇轮廓分明,头发总是理得很短,切斯特顿甚至说他长得像拿破仑。在这副让陌生人觉得不友好的面容背后,是一颗热烈、坚毅的心。1890年,贝洛克在一次茶会上遇上了从罗马归来、途经伦敦作短暂勾留的美国加州女孩埃洛迪?霍根,陷入热恋。霍根回美国后,贝洛克抵押了私人藏书,借了一些钱,横渡大西洋只身前往美国,在盘缠不足的情况下历尽艰辛,狼狈地找到了霍根的家,向她求婚。霍根的母亲不同意这门婚事,贝洛克遭到拒绝后,心碎地回到英国。这样的痴劲,堪比他之前的史蒂文森。1896年霍根主动给贝洛克写信,两人才再续前缘,在美国加州结了婚。
相关资料
插图:动笔的乐趣人世间相对微末可怜的种种乐趣当中,我看重的一种是动笔的乐趣。很多人说过写作中选择、安排字句的行为本身便是实实在在的乐事。但也有很多人否定这种说法。约翰逊博士生前既曾肯定,又曾否定。我的看法是处于少数难得的心境时这一说法颇近事实,除此之外在多数时候都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我现在欣然命笔所要谈论的,不是写作及其乐趣,而是动笔的乐趣,这可完全是另一回事。注意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你是孤独的。即使室内人满为患(就像帕丁顿区大西部铁路酒店的吸烟室,前些天我在那里写《基督教世界统计摘要》),即使室内人满为患,你也必须让自己孤独,否则根本无法写作。你必得筑起围墙,让心灵独处一室。因此你是孤独的;这是开始。如果你思量一下人们怎样千方百计让自己孤独:登山,入狱,出家,养成不合群的怪癖、将自己隔绝在大城市的阁楼上,你会发现作家动笔的那一刻,只与意念交往的孤独并不会令他觉得*不快乐。闲话少说。现在你不但孤独,你还准备“创造”了。人们说“创造”其实是往自己脸上贴金。没有人能创造任何东西。我曾听说有一个人在纸片上画马供同伴欣赏,用很多粗线将马平涂成黑色,一位在场的老神甫看了说:“你喜欢画斑马嘛。”这个人听神甫这么一说便开始骂娘,赌咒说他既没有看见过也没有听说过斑马,这么画完全是出自自己的想象,并说老天、主保圣人都可以作证(他是“古老的英国地方天主教教徒”,他的主保圣人是埃塞斯坦),他愿意把他那永生灵魂的救赎也押上,打赌自己像未出生的婴儿一样对斑马一无所知。可是唉,没有人相信他,神甫赢了!证据明明显示这地方教徒是斑马知识的饱学之士。这些都是跑题的话,不过必须承认,没有一样东西是人的“创造”。不管怎么说,动笔是极其愉悦的行为:你有所期待。你开始培育一个胚芽,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我发誓我不会称之为创造物——但可能有个神灵通过你在创造,至少你是假装在创造。反正你有一种控制感、开创感,你很清楚完成的时候,你将为这个世界增加某种东西,而毁掉的东西微不足道。你能毁掉或浪费什么东西呢?若干张白纸,每平方码价钱才一法寻(至于这些白纸是否因笔迹千变万化、斑驳陆离而变得更加赏心悦目,我不敢断言);少量用来涂抹后晾干的墨水:这是它唯一的用途;少得不能再少的鹅毛笔——从呆鹅身上拔来,不为别的目的,就为了满足人类的高尚需要。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见字如面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23.1¥39.8 -
人生非若春日蔷薇
¥12.5¥46.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夏日走过山间
¥11.3¥30.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5.8¥15.0 -
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
¥21.9¥49.8 -
橙黄橘绿半甜时
¥17.9¥4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到山中去
¥9.1¥30.0 -
流星雨(八品)
¥11.2¥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50.3¥68.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7.0¥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