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艺术大讲堂—是、虚实掩映之间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文化艺术大讲堂—是、虚实掩映之间

1星价 ¥9.0 (3.0折)
2星价¥9.0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条)
hcy***(三星用户)

专业买书副业读书

这本书是这个系列中的第十七本作品,这个系列的图书总共二十本,越来越好看了!

2018-09-02 23:40:34
0 0
639***(三星用户)

虚实之间品读文本

虚实之间,留给读者去思考文本之外

2016-11-05 20:45:46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6479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3
  • 出版时间:2009-10-01
  • 条形码:9787806479322 ; 978-7-80647-932-2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为依据,探讨传统美学思想中一个核心范畴??“虚实”,述其流变,析其意蕴,力求较为全面和深入地展示这一范畴的演进和内涵。全书主要取材于古典诗学、小说戏曲理论以及画论和书论,兼及其他艺术理论和相关的哲学思想,既对中国文艺美学史上的“虚实”之辨作宏观评述,亦分门别类地阐说“虚实”观念和范畴在各种艺术形式及理论批评中的体现及意义。其阐说以若干重要命题为纲目,将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理论批评的虚实观念相互钩连,层层推论,间以中西比较,以期完整地把握这一范畴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中的地位、效用及价值,并由此去领略传沿至今的“中国艺术精神”。

目录

总 序(蔡锺翔 陈良运)
引 言
**章 “虚实”和“有无”: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辨之道和美的境域
 **节 老庄哲学
 第二节 魏晋玄学
 第三节 佛教哲学
第二章 “虚”“实”之辨:中国传统文艺美学思想的内核
 **节 “充实之谓美”——先秦两汉朴素的“虚实”观
 第二节 “课虚无以责有”——魏晋南北朝文论对“虚境”的开拓
 第三节 “象外之象”——唐人对“虚境”的深化
 第四节 “妙悟”与“入神”——宋人对“虚实”问题的变通
 第五节 从“神韵”到“肌理”——明清文艺思想在“虚实”问题上的争论与调和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化景物为情思”:诗学的“虚实”观
 **节 “比兴”——“虚实”作为诗歌艺术手法
 第二节 “情景”——“虚实”作为诗歌基本要素
 第三节 “形神”——“虚实”作为诗歌审美特征
 第四节 几个相关诗学观念的阐释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传奇贵幻”:小说学与戏曲学的“虚实”观
 **节 唐以前“小说”观念中实录与虚构之辨
 第二节 历史小说的“虚”与“实”
 第三节 “虚实”与“真幻”
 第四节 “传神写照”与“笔外神情”
 第五节 从《红楼梦》评论看小说创作的“虚实”观念和方法
 第六节 戏曲学批评的“虚实”观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无画处皆成妙境”:画学与书论的“虚实”观
 **节 从“气韵生动”到“虚实相生”
 第二节 清代画学论“虚实”
 第三节 相关的绘画美学观念
 第四节 书法与“虚实”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综说:“虚实”之谓美
 **节 世界本体与“天人合一”
 第二节 人生理想与艺术境界
 第三节 艺术思维与创作方法
 第四节 审美趣味与批评话语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