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08759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359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811087598 ; 978-7-81108-759-8

目录

绪论1.“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大获全胜2.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3.充满活力的民族国家4.令人困惑的结果**章 现代政治身份与民族国家一、现代政治与政治身份1.身份——现代政治的核心问题2.现代政治身份的特点二、民族和民族国家成为近代民主的基本舞台1.告别神权政治2.近代民主的形成及其特点3.民族国家——近代民主的基本舞台4.民主——近代政治身份的价值尺度三、“民主”使“民族”实现古今跨越1.西方民族的“四步曲”2.“自发民族”变成“自觉民族”3.“自觉”的实质与表现四、近代政治身份的大一统及其代价1.民族国家——现代政治身份的大平台2.大一统的代价——多数专制?第二章 人民的族裔化与民族自决权一、大一统的关键是人民的族裔化1.由“自然权利”到“民族自决权”2.民族自决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3.民族国家就是“族裔化”的国家二、民族的“可塑性”与现实表现1.民族要素的相对性2.民族的可塑性3.相对性与可塑性是“同化”的依据?三、民族的分离与整合1.民族国家的分离与整合2.历史上的整合与分离四、“民族自决”——浪漫之后的悲剧1.告别浪漫2.对“整合”的“同化”视角3.“激情”背后的“冷漠”五、民族国家的相对性与局限性1.民族国家不“民族”2.整合的有限性和局限性第三章 对内——是整合还是同化?一、民族国家“正常”性及其现实表现1.民族国家“正常”与多民族国家的“落后”2.社会整合与政治民主化3.民族国家与民族发展二、整合——实现“正常”的关键1.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清晰化”2.“整合”的“清晰化”意义3.“民族”与“整合三、“多走一步”——被践踏的“整合”1.拒绝整合——种族主义2.超越整合——同化主义四、两个帝国的比较——“选择”总是滞后1.政策变化的滞后——奥匈帝国2.始与终的两个“意外”——苏联五、与时俱进——由国家自决到土著民族自决1.由“国与国”关系到“同化”对象2.多元文化主义与印第安人“自决”第四章 对外——“自决”走进死胡同一、种族主义与现代国际关系1.民族自决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结合2.国际关系中的种族主义实践3.民族沙文主义将世界引向战争二、自决权与**次世界大战1.民族主义与**次世界大战爆发2.大战中的民族自决3.列宁与威尔逊的“自决”主张三、一战后的自决权实践与隐患1.巴黎和会与“自决”实践2.《少数民族条约》及其主要内容3.“自决”实践中的矛盾与混乱四、民族自决与纳粹德国的战争借口1.和会并没有使战争结束2.“民族自决”成为纳粹德国的扩张依据3.从慕尼黑交易到吞并但泽4.“自决”变得臭名昭著第五章 告别“民族自决”一、二战后国际社会对自决权的扬弃1.“民族”被排除在自决主体之外2.“自决”与“少数人”无关3.冷战以后,少数人问题再度引起关注二、民族国家告别对“单一性”的追求1.转折的背景2.政策趋向多元文化三、战后民主政治的发展1.两种自由与民族自由2.现代“平等观”与人的尊严3.质疑“多数民主四、多民族社会与“整合型”民主1.多民族国家——整合民主2.双向摆脱——多民族国家整合的关键五、马克思主义与“民族自治1.国家的多民族性与“民族自治2.列宁论“自决”与“自治”3.列宁为何反对“文化自治”?第六章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选择——自治一、现代民主政治与自治1.“自治”是实现整合的有效途径2.现代国际法与自治二、前现代“自治”1.古代的“自治”遗产2.奥匈帝国与现代“自治”探索三、现代“自治”渊源及其功能1.由被动到自觉2.“自决”原则下的“自治”实践3.“自治”正成为解决民族纷争的有效途径4.抛弃“自治”的代价四、现代民族自治的主体与类型1.自治的主体2.自治的类型余论参考文献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由自决到自治》内容简介:实现“民族自决”,追求名副其实的“民族国家”,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曾是很多民族很多国家所追求的理想。近代以来,无论是多民族国家的民主政治,还是国际政治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的。为此,《由自决到自治》以对民族自决权及其对现代民族国家、现代国际政治的影晌为主线,分析人类社会由对自决权的憧憬、激情、狂热,一直到冷静与反思的时代变迁过程,探讨了“自治”逐渐成长为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因和过程,一步步展现了由“自决”到“自治”的历史脉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