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
读者评分
5分

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

1星价 ¥25.2 (6.0折)
2星价¥25.2 定价¥42.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805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8 页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500480587 ; 978-7-5004-8058-7

目录

导言上编**章 宋代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一 宋代文学家族及其特征二 宋代文学家族的教育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三 宋代家族文学的传承与变异第二章 两宋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的不同风貌一 文学主题的差异二 文学影响的差异三 文学观念的差异四 文学体裁的差异第三章 两宋地域文化中的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一 两宋文学家族分布的南北差异及其成因二 文学家族的区域分布及赣、闽的异军突起三 地域文化对文学家族成员及其创作的影响四 文学家族对地域文化的建构与影响第四章 两宋科举与家族及其文学一 科举制度与宋代科宦家族的形成二 科举考试对宋代家族教育的直接导向三 科举内容及相应教育促使科宦家族向文学家族转化四 文学家族的文化传统对科举制度的超越和回应第五章 两宋党争与家族及其文学一 两宋党争中家族因素的凸显二 家族及其成员在党争中的作用与表现三 党争对家族及其发展策略的影响四 党争对家族文学的影响下编第六章 地域文化篇:江山嵩高柴氏与浙闽赣交境一 江山嵩高柴氏家族概述二 嵩高柴氏的发育环境三 嵩高柴氏的地缘意义四 小结第七章 文化传播篇:眉山苏氏与浙学一 婺州族支的家学传承二 先人垂范与蜀乡情结三 苏学与浙学之渊源四 小结第八章 文学流派篇:西秦张氏与格律词派一 西秦张氏的世系二 家风由武趋文的演进三 与格律词派的渊源四 小结第九章 家族文学史篇:南丰曾氏与家族诗词创作一 两宋曾氏家族谱系及其诗词创作概况二 曾氏家族文学的发展阶段及重要诗人的创作三 曾氏家族文学与地理环境、时代背景的关系四 曾氏家族成员的关系及家族意识五小结附录一家族与地域风习之关系——以宋代宗泽及其家族为中心一 家族迁徙与地域风习的形成二 望族及其名人对地域风习的影响三 地域风习与望族关系的延伸性探讨附录二上虞刘氏及其家谱文献一 光绪二十年《上虞刘氏宗谱》二 宋代上虞刘氏世系及其家族文化三 《宗谱》的文献价值四 《宗谱》中所收宋代文献举隅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家族与文学研究》的*终成果。作者运用家族史与文学史、个案与总论、文艺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多重视角,对宋代家族与文学的核心问题——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不仅能丰富我们对文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而且从家族层面入手,为宋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阐释视角,有利于深化对宋代文学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宋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知识创新意义。

相关资料

家族文学内部的有些变异是自然而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家族中人虽然感情亲近、相互影响,但毕竟各自的经历、个性有所不同,文学创作当然也会千差万别。譬如,《宋史·苏辙传》云:“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轼与苏辙所受的教育相同,所生长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相似,一生经历也近似,而且两人关系亲密,唱和不止,但是即便如此,两人的文风、诗风以及文学成就都有很明显的差异。可见在文学创作上的确有父子兄弟不可相传、不可相强的一面,即便尽力地模仿或因袭,也无法保持“家法”的一成不变。家族同辈的风格、成就不相同,隔代更是如此,譬如,晁氏家族中补之五古奇奥,而公迦五古清浅,风格有着较大的反差,这一点除了两人个性不同之外,还有时代审美思潮变化的影响:从补之生活的北宋中后期到公迦生活的南宋前期,人们的诗歌品味逐渐由雄深雅健走向圆活流畅,而他们所代表的家族文学也与时俱进。因此一个绵延长久型家族的文学史,可以成为整个宋代文学史的缩影。家族文学的变异更多是由家族成员主动向外开拓来完成的。一个家族并非一个封闭独立的社会单位,尤其是宋代,很少有世代聚居同炊的大族,大多数文学家族都是宦学四方、以核心家庭的形式活动,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受到家族外部环境和师友的影响日益显著。比如,晁补之的七绝是其艺术成就*高的诗体之一,风格中不仅有其父晁端友诗的温厚静深之长,亦兼得其师苏东坡诗清雄恣肆。①至于五古、七古,更接近于苏、黄之体。黄庭坚的诗歌虽得其父之长,但诗中丰富的人文意象、生新廉悍的艺术风貌以及渊博的用典和奇险的押韵,更多源于成年宦游经历中的博览群书和广交师友。可以说,这种现象在宋代文学家族中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家族成员通过社会活动拓展自身的文学能力,促进了家族文学的开放性和变异性,也使家族文学始终与当时的文坛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后记 世上有绝对之真可言吗?有人说,绝对之真实存在于自然科学里。牛顿的经典力学推翻了神学千年的根基,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又颠覆了经典力学一统天下的大厦,然而彭加勒在《科学的价值》中却告诉人们,“与牛顿原理针锋相对的理论结果终将在某一天被抛弃”,“所有这些违背原理的现象只有在无限小的事物中才能遇到

作者简介

张剑,1971年生,河南遂平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文学遗产》副编审,著有《莫友芝年谱长编》等。
吕肖奂,女,1965年生,河南灵宝人。现为四川大学教授,著有《宋诗体派论》等。
周扬波,1976年生,浙江江山人。现为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著有《宋代士绅结社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