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83253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561832530 ; 978-7-5618-3253-0

本书特色

本书依照*新考试大纲,选用*新考试真题,讲解*新解题方法,全面传授答题技巧。讲解全面,具体实用,帮助考生实现全面突破!

内容简介

《2010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家辅导丛书》严格按照2009年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并对2010年的考试大纲做出科学预测的情况下进行编写,具有显著的特性。
  **,直接针对考试,目的在于让不同的考生实现质的突破。丛书完全按照*新大纲的内容进行编写,结合近两年的命题特点,归纳知识点与解题技巧,给考生切实有效的指导。比如“常识判断”这一题型,目前只考单项选择题,但市场上有的辅导书还保留着多项选择、判断等题型。本书严格按照考点进行讲解,考什么讲什么。
  第二,内容实用,坦诚地面对考生,以帮助考生实现*高分为目的。结合近两年的考题,以精练、明确的讲解为主,区别于其他教材。考生可借此书在短时间内完成对考点的系统掌握,明确对各题型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比如“数量关系”中的“数字推理”这一题型(共5道题目),对99%以上的考生来说难度都非常大,很多人花半小时时间也未必能有把握做对一道题目,而直接放弃这5道题目,随便涂答案,答对一道以上的概率比一道答不对的概率要大得多,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其他题目的正确率。针对这一题型,本教材在战术上依然是归纳总结,分析规律,尽量为考生剖析清楚,但是在战略上会坦诚地向考生指出“建议放弃,有利于提高总分”。如此坦诚地讲解更能够吸引考生。
  第三,专家执笔,权威实用。本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专家教授执笔,内容比较权威,针对性比较强,每册重在精讲,帮助考生获得高分。丛书针对各类题型的考点讲全面分析,力求讲透,另外提供近几年的真题和适量的预测题目,供考生演练。

目录

**部分 申论简介及相关能力培养
 **章 申论考试概述及内容
  **节 申论考试概述
  第二节 申论考试的测评要素及其内容
 第二章 申论的答题
  **节 申论考试答题方式、过程、注意点
  第二节 申论的起草、修改、定稿
 第三章 申论能力要求及其培养
  **节 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节 分析概括能力
  第三节 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 申论考试的能力训练与要求
  **节 申论考试审题能力训练
  第二节 申论考试拟题能力训练
  第三节 申论考试立意能力训练
  第四节 申论考试选材能力训练
  第五节 申论考试结构能力训练
  第六节 申论写作表述和修改能力训练
第二部分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写作
 第五章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节 社会保障问题
  第二节 就业问题
  第三节 现代农业建设
  第四节 上学难、上学贵
  第五节 就医问题
  第六节 农村义务教育
  第七节 节约型社会
  第八节 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第九节 新农村建设
 第六章 社会热点预测
  **节 党的建设
  第二节 改革开放
  第三节 国防现代化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
  第五节 民主政治
  第六节 五年计划
  第七节 国民经济
 第七章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一)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二)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三)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四)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五)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题(六)
第三部 分真题详解
 第八章 近年中央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解析
  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2007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2004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及详解
附录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展开全部

节选

《申论(2010)》严格按照2009年度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并对2010年的考试大纲做出科学预测的情况下进行编写,具有显著的特性。结合近两年的命题特点,归纳知识点与解题技巧,给考生切实有效的指导。内容实用,坦诚地面对考生,以帮助考生实现*高分为目的。由专家执笔,权威实用。本丛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等专家教授执笔,内容比较权威,针对性比较强,每册重在精讲,帮助考生获得高分。

相关资料

第四节 申论考试选材能力训练申论写作需要论证自己的论点,需要运用一定的资料,而资料就是在所提供的材料范围内进行选择,这个选择过程也是思维过程,了解这个过程的规律,加强训练,就会提高选材的能力。文章的材料,就是用来表现中心思想的客观事实。材料和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材料就会失去统帅;如果只有中心思想而没有具体的材料,中心思想就会变成空洞的外壳。一篇文章只有做到既有鲜明、深刻的中心思想,又有充实、感人的材料,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谓申论写作中的选材,就是要从所提供的材料中选取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写文章之所以要选材,就是因为平时所积累的各种材料性质、类别各不相同,我们只有经过认真地鉴别、选择和加工,才能使所选取的材料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选材的**步工作,就是要对所占有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出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来。一般来说,在中心思想确定之后,写作时都会在中心思想的激发下联想起种种材料。但是,又不可能把所有材料写进文章,因为你确定的中心思想是独特的,这些材料有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有些则不一定密切;有些是主要的,有些则可能是次要的。这就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鉴别保留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主要的材料,去除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次要的材料。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表现中心思想所需要的材料。选材的第二步工作,就是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更真实、更典型。**步所得到的材料虽然可以用来表现中心思想,但它本身仍是原始的、粗糙的。为了使所选取的材料更真实、更典型,能够更充实、更有力地表现中心思想,这就需要对它进行再加工、再提炼。这个过程,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过程。经过这样的思维加工,使原材料舍弃了那些偶然的、表面的、片面的、枝节的成分,保留了*有代表性的、*富有特征性的、*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成分。这是对原材料质的进一步改造。由于这些材料具有了更高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因而也就更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材,就是要对众多的原始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使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成为文章能够表现或说明思想的材料。根据选材的基本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锻炼思维能力。一、发挥主体意识,在申论材料基础上。在自己形成的中心思想指导下选材申论写作的中心思想是在原始材料的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