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1405985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17
  • 出版时间:2009-09-01
  • 条形码:9787214059857 ; 978-7-214-05985-7

内容简介

简介   《中国人的幸福观》: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目录

译者的话前言**章 确定范围(前1500一前200年)**节 此界和彼界的统一整一的世界有关幸福的根本概念变化的困境第二节 漠然现世天孔子和中国人本主义孟子和**个社会乌托邦墨翟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基础第三节 逃离社会道家的自然与生命《庄子》中的梦与死第四节 黄金现世和发现未来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荀子和以礼制序法家和以法制序法家的混杂形式第二章 在此世的边界上(约前200—300年)**节 视作未来的过去文明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再融合董仲舒和历史循环论宇宙目的论思想的开始和“大同”观念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第二节 位于世界尽头的国家北方和南方:作为象征与模式东方和西方:成仙得道与避难之地对上天的恐惧和对大地的依恋第三节 叛乱与和平道家与墨家观念的融合太平和军事的均衡道教的救世信仰第三章 对彼岸世界的迷恋(约300—1000年)**节 自由和无政府状态无君论:隐士与起义者的理想自由,自然的浪漫主义与狂癫超脱、酒醉与创造力第二节 在西方天堂里的救赎佛教带来幸福处所的变化西方极乐世界北瞿庐洲时间的消失和佛教禅宗第三节 洞穴后的世界道教天堂的类型作为幸福体验的旅行作为再生之地的洞穴地下天堂与时间的转换第四章 现实的尘埃(1000—1800年)**节 忠诚和异端儒教的胜利和世界的收缩忠诚的快乐宗教理想的压制秘密社团和他们的社会政治诉求民族主义的诞生第二节 “格物”儒家内部两极分化之现象宗族共产主义儒家理想中的怀疑第三节 等待和听天由命变革的急躁与市侩的沉着李汝珍的奇境第五章 曙光(1800年以后)**节 沉睡与来自天父的讯息人造的天堂洪秀全与基督教太平天国在社会改革上的尝试上帝的王国与民族主义第二节 “大同世界”的愿景儒教的“改革”世界政府阶级、种族与家庭的终结教育、抚养以及惩罚“天游之学”第三节 理想混乱的时代东西方冲突之间的乌托邦“内”与“外”、“知”与“行”的两极之间孙逸仙的综合法新无政府主义与“机器达致大同”均力说与死亡作为拯救田园理想、生命哲学与民族主义温和观与对大独裁者的期待第四节 新中国与拯救世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源始行动意志与农村的变革角色马克思与孔夫子的对话及城市的变革角色毛泽东的崛起“矛盾”与“实践”“大跃进”与“大空话”“一穷二白”,运动与走向死胡同游泳与太阳的宗教性象征无法解开的结参考书目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人的幸福观》着重探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堂观和乌托邦观念,分析了天堂观和乌托邦思想在中国人寻找幸福之途中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没有放弃对幸福的期望和追求。和西文一贯所认为的“中国一直都在向后看,他们的全部理想都是从过去中吸取的,他们对未来不感兴趣”的观点不同,作者认为中国也有着对现世与未来的憧憬.在传统儒释道思想以及现代西方思想的杂糅下,呈现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天堂观、乌托邦思想和有关理想世界的观念。《中国人的幸福观》按照历史的线索,分五个章节分别讨论了先秦不同学派对幸福的不同理想,汉代董仲舒的天道循环论对幸福的影响,以及魏晋时期的佛道思想、宋明理学和19世纪各种思想流派对幸福的探索。《中国人的幸福观》引征的材料不拘常规,自由广泛,不仅有常见的儒释道思想文本。还涉及到许多边缘的内容。除了材料丰富翔实外,作者的文笔也是细致而富有情感,由此勾勒出中国历史上幸福观的种种不同表现,常有些真知灼见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