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111852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18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811185256 ; 978-7-81118-525-6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主要介绍了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国民凝聚力与文化事业;国民素质与教育事业;国民健康与医疗卫生事业;社会安全与和谐社会等内容。
目录
序:在和谐中发展/001**章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001**节 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001第二节 发达国家科技政策新趋势/006第三节 中国科技现状及对策/029第二章 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036**节 环境保护刻不容缓/036第二节 国际性环保理论和实践/044第三节 中国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政策/063第三章 国民凝聚力与文化事业/074**节 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074第二节 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管理和改革/081第三节 文化产业的管理和改革/087第四节 发达国家文化事业管理/092第四章 国民素质与教育事业/101**节 和谐社会与教育支柱/101第二节 奠基工程:基础教育/106第三节 业者乐业:职业教育/120第四节 提高素质:成人教育/129第五节 创新摇篮:高等教育/137第五章 国民健康与医疗卫生事业/156**节 卫生发展与健康公平/156第二节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其评估/161第三节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187第六章 社会安全与和谐社会/200**节 社会安全与社会风险/200第二节 国外社会安全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施/208第三节 中国的社会安全理念和政策/218善治社会/226参考文献/246编后记/255
展开全部
节选
《和谐社会与社会事业》内容简介:当代中国所进行的社会转型,其本质意义上表现为一种制度变迁。然而,制度的调整不仅仅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而且在利益关系变动中产生出了种种矛盾和冲突,*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社会组织与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多元化社会的演变带来的是国家权威的消解、民间社会的觉醒、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文化结构的全面倒塌,但是新的结构并没有同步产生和置换,于是,中国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精神呈现出难以愈合的断裂痕迹。其结果是全社会的精神危机、认同危机,如贪欲无度、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等等,而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问题,以上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体制转换中的社会和谐问题。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文言浅说
¥10.1¥24.0 -
理解人性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