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新诗论集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新诗论集

¥27.0 (7.5折) ?
1星价 ¥27.0
2星价¥27.0 定价¥36.0
商品评论(1条)
xue***(三星用户)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孙绍振新诗论集

大家之作,需细细品读。收藏。

2019-09-25 08:56:0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4119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3 页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802411906 ; 978-7-80241-190-6

目录

**辑 崛起论诗与“小我”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舒婷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给艺术的革新者更自由的空气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问题关于诗歌流派嬗变过速问题“后新潮”诗的困窘与出路“后新潮”诗的反思诗论纷争:在个人承担和历史承担之间历史的裁决——朦胧诗二十周年祭访谈录:我与“朦胧诗”的论争《新诗发展概况》写作前后第二辑 新诗评说论新诗**个十年论《女神》:从泛神论到“泛我论”和“无我论”序王炳根《少女万岁——蔡其矫传》序陈仲义《现代诗创作探微》序俞兆平《诗美解悟》评秦岭雪:在古典美和当代美的冲突中悠游第三辑 经典文本微观分析引言西方文论和中国经典的痛苦搏斗徐志摩《再别康桥》:无声的独享闻一多《死水》:“以丑为美”的艺术戴望舒《雨巷》:缠绵情结的客观对应物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飘渺中的确证卞之琳《断章》:超越抒情,相对性哲理冯至《你说,你*爱看这原野里》:纪念没有印象的普通人穆旦《春》:为青春的欲望寻求“归依”曾卓《悬崖边的树》:严峻的危机和精神升华的统臧克家《有的人》:以生死格言抒情蔡其矫《雾中汉水》:情思决定红日朝霞间的因果舒婷《致橡树》和《神女峰》:女性独立宣言北岛《无题》:对麻木和愚昧的决绝海子《麦地》:月亮下面的劳动颂歌第四辑 诗学研究: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节 概括意象中的感情优势第二节 诗的知觉量变和质的转移第三节 诗的感受的三个层次第四节 心灵综合和直接抒情第五节 诗的想象第六节 诗的比喻与想象的距离第七节 诗的整体结构第八节 诗的情绪节奏和语言节奏
展开全部

节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崛起论、新诗评说、经典文本微观分析、诗学研究: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相关资料

闻一多追求诗的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诗人、语言学家陆志韦提出诗行旁边加重点的节奏形式,林庚提出“半逗律”(似从法语诗律演化来),何其芳提出现代格律诗,毛泽东提出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六十多年过去了,新诗连一个外部节奏形式还没有建立起来,至于其他方面如内部情绪节奏、意象、整体结构等等都无从提上日程。如果新诗不是这样匆忙地热衷于流派和形式的更迭,如果新诗更注意各种流派审美经验的饱和积累,如果新诗的发展更稳健些,新诗就不用在五十年代重新进行浪漫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用在七十年代末期重新进行象征派和意象派的启蒙了。今天我们新诗面临的问题,仍然有各种流派,甚至同一流派之内不同风格之间审美经验的饱和度不足的问题,出于主体意识的觉醒,今天比昨天更加强调了排他性。不过过去的排他性主要是政治的,而今天则集中在审美范畴之中。历史已证明,没有排他性,不成流派,但过度的排他性必然导致狭隘和肤浅。对于“后崛起”的诗人们来说,这一点,似乎特别应该引起深思。由于排他性的泛滥,流派变得很小,有时一个旗号下只有几个同道,这样是不利于审美经验的积累的。这就导致了直到今天,“后崛起”诗人还没有产生一个辉煌的代表,每当我读他们那些闪耀着才智的诗作时,时常想起唐太宗对曹操的评价:“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独树一帜的才气,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让我感到那继往开来的伟大气魄,他们似乎还没有想到要成为一个时代全部诗艺的总代表。今天,我们应该呼唤那种种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囊括一切流派的大家风度。如果他们有一种百川归海的历史自觉性,他们就不会那么偏激地宣布“舒婷、北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审美经验的积累要达到饱和,不能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为什么不可以把心灵纵深层次的探索和社会生活的探索结合起来呢?孤立地探索心灵固然是对过去孤立地强调外部社会环境的惩罚,但是孤立强调内心深层的探索难道就不会引起另一种惩罚吗?在无情的历史辩证法面前,*聪明的办法是在这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个主张即使有限地得以实现,我想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当前流派嬗变过速所造成的各种流派乃至风格的审美经验不饱和的问题。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90年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4-1995香港岭南大学访问研究。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著作有:《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文学性演讲录》《演说经典之美》《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幽默基本原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漫话幽默谈吐》《你会幽默吗?》等。散文集有:《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满脸苍蝇》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