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8024119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3 页
- 出版时间:2009-11-01
- 条形码:9787802411906 ; 978-7-80241-190-6
目录
节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崛起论、新诗评说、经典文本微观分析、诗学研究: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相关资料
闻一多追求诗的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诗人、语言学家陆志韦提出诗行旁边加重点的节奏形式,林庚提出“半逗律”(似从法语诗律演化来),何其芳提出现代格律诗,毛泽东提出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六十多年过去了,新诗连一个外部节奏形式还没有建立起来,至于其他方面如内部情绪节奏、意象、整体结构等等都无从提上日程。如果新诗不是这样匆忙地热衷于流派和形式的更迭,如果新诗更注意各种流派审美经验的饱和积累,如果新诗的发展更稳健些,新诗就不用在五十年代重新进行浪漫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用在七十年代末期重新进行象征派和意象派的启蒙了。今天我们新诗面临的问题,仍然有各种流派,甚至同一流派之内不同风格之间审美经验的饱和度不足的问题,出于主体意识的觉醒,今天比昨天更加强调了排他性。不过过去的排他性主要是政治的,而今天则集中在审美范畴之中。历史已证明,没有排他性,不成流派,但过度的排他性必然导致狭隘和肤浅。对于“后崛起”的诗人们来说,这一点,似乎特别应该引起深思。由于排他性的泛滥,流派变得很小,有时一个旗号下只有几个同道,这样是不利于审美经验的积累的。这就导致了直到今天,“后崛起”诗人还没有产生一个辉煌的代表,每当我读他们那些闪耀着才智的诗作时,时常想起唐太宗对曹操的评价:“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独树一帜的才气,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让我感到那继往开来的伟大气魄,他们似乎还没有想到要成为一个时代全部诗艺的总代表。今天,我们应该呼唤那种种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囊括一切流派的大家风度。如果他们有一种百川归海的历史自觉性,他们就不会那么偏激地宣布“舒婷、北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审美经验的积累要达到饱和,不能是一条道走到黑的,为什么不可以把心灵纵深层次的探索和社会生活的探索结合起来呢?孤立地探索心灵固然是对过去孤立地强调外部社会环境的惩罚,但是孤立强调内心深层的探索难道就不会引起另一种惩罚吗?在无情的历史辩证法面前,*聪明的办法是在这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这个主张即使有限地得以实现,我想至少可以缓解一下当前流派嬗变过速所造成的各种流派乃至风格的审美经验不饱和的问题。
作者简介
孙绍振,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90年德国特里尔大学进修,1992年美国南俄勒冈大学英文系讲学,1994-1995香港岭南大学访问研究。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著作有:《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文学性演讲录》《演说经典之美》《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幽默基本原理》《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漫话幽默谈吐》《你会幽默吗?》等。散文集有:《面对陌生人》《灵魂的喜剧》《美女危险论》《满脸苍蝇》等。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6.4¥3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随园食单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