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星价 ¥90.3 (7.0折)
2星价¥90.3 定价¥129.0
商品评论(1条)
xin***(三星用户)

非常好的书

很好,非常新。值得收藏和作为学习参考。

2014-01-08 20:56:3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71010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74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09710104 ; 978-7-5097-1010-4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重点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大课题

内容简介

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新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就恢复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好水平。那三年是值得纪念的历史,也是值得仔细分析研究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写,从多个方面研究分析了1949~1952年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一本具有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著作。

目录

导言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社会经济状况
 **章 资源环境
 第二章 旧中国的经济遗产
 第三章 解放区的经济
第二编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章 国家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六章 国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第七章 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
 第八章 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的确立
第三编 恢复国民经济的重大举措
 第九章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重大经济举措
 第十章 财经工作的统一与调整
 第十一章 调整工商业
 第十二章 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
 第十三章 增产节约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
第四编 基础设施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十四章 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建设
 第十五章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第十六章 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第十七章 区域经济恢复概况
第五编 内外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第十八章 国内商业的恢复与发展
 第十九章 对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第六编 财政、金融与投资
 第二十章 财政、税收及其管理
 第二十一章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固定资产投资
第七编 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
 第二十三章 劳动就业和劳保福利
 第二十四章 居民的收入分配与消费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的总体分析
要事年表
统计表目录
《1949~1952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丛书目录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的主要内容是1 949~1 952年新中国的经济历史。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所描述的主要内容发生在3年多的时间中,但因一为这段时期是历史新的起点,需要回述历史的继承,特别是旧中国的经济遗产,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的全部内容远远超过了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是课题组成员历时5年,六易其稿、群策群力、集体攻关的结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十余年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自1979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组(1990年改建为研究室)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开始在中央档案馆查阅有关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我们深切地感到,这些历史资料是座尚未开发的宏大宝库,蕴涵着无数革命者、新中国建设者以及档案工作人员以血汗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这些馆藏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内容为**手记录,翔实具体。但是历史上的多种原因使这些珍贵的资料长期被束之高阁,未能开发利用,实在是资源的闲置与浪费。1988年,董志凯在研究“一五”时期重大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中央档案馆国家处处长张志提议,由经济所的科研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合作,共同整理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以此作为新中国经济历史档案开放利用的**步。这一提议迅即得到中央档案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胡乔木、胡绳等领导同志相继对此作了肯定的批示;姚依林等国家领导人也批示同意。

作者简介

董志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