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争论中的哈贝马斯国际政治理念)

包邮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争论中的哈贝马斯国际政治理念)

1星价 ¥19.5 (6.5折)
2星价¥19.5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089563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
  • 页数:261 页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208089563 ; 978-7-208-08956-3

本书特色

《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围绕着欧洲统一的具体问题,详细探讨了哈贝马斯的“后民族主义”理论,并针对学界对于哈贝马斯的各种批评,做了细致全面地辩护,并且对哈贝马斯的理论对我国相关领域政治实践的启示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还尝试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来理解后民族主义理论的意义。进入21世纪,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不由分说地卷向前进。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趋同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各种各样争取“承认”的斗争却将世界撕裂。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世界政治体系面对诸多眺战,愈显力不从心。哈贝马斯基于其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对世界的深入观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后民族主义。《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对后民族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内涵进行了重构和诠释,也对种种批评意见作出了反驳。同时,《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还尝试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来理解后民族主义理论的意义。

内容简介

  进入21世纪,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不由分说地卷向前进。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趋同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各种各样争取“承认”的斗争却将世界撕裂。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世界政治体系面对诸多挑战,愈显力不从心。哈贝马斯基于其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对世界的深入观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后民族主义。本书对后民族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内涵进行了重构和诠释,也对种种批评意见作出了反驳。同时,本书还尝试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来理解后民族主义理论的意义。  目录  丛书总序  导论  **章 历史上的思想家  **节 欧洲统一的目的  第二节 欧洲统一的基础  第三节 欧洲的统一与世界主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  **节 前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  第二节 现代社会集体认同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  第三节 现代社会集体认同的规范内涵  第三章 后民族主义的集体认同建构——突破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框架  **节 宪法爱国主义  第二节 哈贝马斯与泰勒之争——以法律建制为中心的集体认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第三节 民族国家在当代全球化、多元文化压力下的困境  第四章 普世主义价值——欧洲与世界  **节 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合法性  第二节 人权的普遍主义与人权的相对主义  第三节 作为法律规范的人权与作为道德规范的人权  第四节 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第五章 后民族主义的欧洲?——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节 土耳其与欧盟的集体认同:规范的、文化的抑或是现实的考虑?  第二节 欧盟东扩与俄罗斯:容纳还是对立?  第三节 正在形成的欧洲公共领域?  第四节 共同欧洲移民政策——后民族主义的欧洲还是欧洲民族国家?  第五节 危机中的考验——分裂还是团结?  第六节 欧洲——通向世界内政的先行者?  第六章 哈贝马斯后民族主义认同理论的批评者  **节 民族主权主义者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民族认同的人为性  第三节 对民族国家“衰落论”的批评  第四节 对宪法爱国主义的批评  第五节 公民共和主义:超越民族主义与宪法爱国主义?  第六节 激进的后民族主义——拒绝任何形式的认同政治  第七章 为后民族主义辩护  **节 如何应对来自民族主义者的批评?  第二节 倒向民族主义的后民族主义?  第三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语境  **节 中国的思想传统  第二节 不同的思想资源:西方与中国  第三节 中国的当代语境  第四节 中国的大国责任  参考文献  后记

目录

丛书总序导论**章 历史上的思想家**节 欧洲统一的目的第二节 欧洲统一的基础第三节 欧洲的统一与世界主义第四节 小结第二章 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节 前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第二节 现代社会集体认同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第三节 现代社会集体认同的规范内涵第三章 后民族主义的集体认同建构——突破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的框架**节 宪法爱国主义第二节 哈贝马斯与泰勒之争——以法律建制为中心的集体认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第三节 民族国家在当代全球化、多元文化压力下的困境第四章 普世主义价值——欧洲与世界**节 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合法性第二节 人权的普遍主义与人权的相对主义第三节 作为法律规范的人权与作为道德规范的人权第四节 社会民主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第五章 后民族主义的欧洲?——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节 土耳其与欧盟的集体认同:规范的、文化的抑或是现实的考虑?第二节 欧盟东扩与俄罗斯:容纳还是对立?第三节 正在形成的欧洲公共领域?第四节 共同欧洲移民政策——后民族主义的欧洲还是欧洲民族国家?第五节 危机中的考验——分裂还是团结?第六节 欧洲——通向世界内政的先行者?第六章 哈贝马斯后民族主义认同理论的批评者**节 民族主权主义者的基本主张第二节 民族认同的人为性第三节 对民族国家“衰落论”的批评第四节 对宪法爱国主义的批评第五节 公民共和主义:超越民族主义与宪法爱国主义?第六节 激进的后民族主义——拒绝任何形式的认同政治第七章 为后民族主义辩护**节 如何应对来自民族主义者的批评?第二节 倒向民族主义的后民族主义?第三节 小结第八章 中国语境**节 中国的思想传统第二节 不同的思想资源:西方与中国第三节 中国的当代语境第四节 中国的大国责任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对后民族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内涵进行了重构和诠释,也对种种批评意见作出了反驳。同时,《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还尝试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来理解后民族主义理论的意义。进入21世纪,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将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不由分说地卷向前进。从某种角度上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趋同的世界,但另一方面,各种各样争取“承认”的斗争却将世界撕裂。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世界政治体系面对诸多挑战,愈显力不从心。哈贝马斯基于其长期的学术积累和对世界的深入观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解决方案:后民族主义。

作者简介

马珂,1978年生,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2008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和法国里昂人文高等师范学校博士学位(国际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专业)。研究方向:欧洲研究、政治学理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