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传
读者评分
4.5分

包邮鲁迅传

1星价 ¥23.5 (4.9折)
2星价¥23.5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7条)
yue***(三星用户)

鲁迅传好书

鲁迅传记,买了好几本,各有特点,这本不错。

2018-06-07 14:37:02
0 0
ssp***(三星用户)

评刘再复鲁迅传

刘先生著的关于鲁迅的传记,据说在鲁迅研究上有一定地位。然而似乎不如李长之先生《鲁迅批判》

2016-12-06 13:55:37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0017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80 页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11500175 ; 978-7-5115-0017-5

本书特色

《鲁迅传》: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作家,其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文学水平,无人可以企及。鲁迅的名字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性格。至今,鲁迅仍然影响着中国的深层文化心理,在当今具体的历史时空中,鲁迅作品与鲁迅精神,仍然是一种观照中国历史与观照中国社会现实的巨大参照系。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骨骼与心灵,它仍然是一种光辉不灭的坐标。鲁迅是本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的特殊形象,它是一个精彩而独特的存在。

内容简介

鲁迅是出现在20世纪中国苦难大地上的一种天才“异象”,他的作品是近现代中华民族苦闷的总象征,这是刘再复先生对鲁迅的总评价。本书《鲁迅传》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传记”,第二部分是,“评连”。“传记”部分“史、思、诗”三者并行,历史感、思想性与叙事的诗意兼备,是刘再复先生早年传记作品的得意之作;“评述”部分汇集了刘再复先生在海外关于鲁迅的*新思想成果,这是经过一番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之后再发面对鲁迅的明心见性之论,其中包含许多关于鲁迅和中国文学、文化新颖的真知睿见。书中还收入了他与李泽厚、林岗等友人关于鲁迅的共同思索,这又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灵魂共振”,其思想锋芒还辐射到鲁迅之外更广泛的人文科学领域。

目录

**编 传记**章 家道中衰第二章 异地的追寻第三章 在大海彼岸第四章 痛苦的转折第五章 初婚第六章 为了祖国的《新生》第七章 辛亥前后第八章 在寂寞中挣扎的岁月第九章 爱情第十章 窃火者第十一章 点点滴滴第十二章 在火焰般的旗帜下第十三章 刀丛里的抗议第十四章 愤怒与向往第二编 评述鲁迅是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光辉坐标鲁迅与胡适比较——与李泽厚的对话新文化运动中的忏悔意识——与林岗共论鲁迅论性格真实——《鲁迅美学思想论稿》节选鲁迅杂文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鲁迅与中外文化“吃人”筵席的发现——与林岗共论鲁迅寻求解脱的代价——与林岗共论鲁迅
展开全部

节选

《鲁迅传》内容简介:鲁迅是出现在20世纪中国苦难大地上的一种天才“异象”,他的作品是近现代中华民族苦闷的总象征,这是刘再复先生对鲁迅的总评价。《鲁迅传》(鲁迅传)由两部分组成,**部分是“传记”,第二部分是“评述”。“传记”部分“史、思、诗”三者并行,历史感、思想性与叙事的诗意兼备,是刘再复先生早年传记作品的得意之作:“评述”部分汇集了刘再复先生在海外关于鲁迅的*新思想成果,这是经过一番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之后再次面对鲁迅的明心见性之论,其中包含许多关于鲁迅和中国文学、文化新颖的真知窖见。书中还收入了他与李泽厚、林岗等友人关于鲁迅的共同思索,这又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灵魂共振”,其思想锋芒还辐射到鲁迅之外更广泛的人文科学领域。

相关资料

公元1881年9月25日,秋色已浓浓地染遍了苍茫的大地。一个婴儿在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的新台门周宅诞生了。刚刚出世的孩子,在母亲的暖怀中挣扎,扭动,哇哇地哭了。和踏进人间大门的所有婴儿一样,他的**声啼哭,带着天然的野气,并不是一首诗。然而,正是这个倔强的生命,后来在风沙扑面的荆天棘地中勇敢地前行,以不屈不挠的追求、探索、创造和搏战,写出了中华民族*辉煌的诗篇,建造了东方思想文化的伟大金字塔。他,就是鲁迅。鲁迅,是这哇哇坠地的新生命三十八年后发表**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所用的笔名。这个笔名,一是寄托着对于仁厚而善良的母亲鲁瑞的爱;二是蕴涵着“愚鲁之人应当赶快做”的严格自勉;三是中国古代周鲁原是一家。而当初,这个婴儿的名字是由家庭的主人、祖父周福清取定的。周福清此时正在京城做官,抱孙的喜讯传到他那里时,正好有姓张的高官来访,于是便给这婴儿取乳名为阿张,学名樟寿,字豫山。后来因为豫山与“雨伞”字音相近,不太好听,又改为豫才。1898年,鲁迅到南京求学时,又改名为周树人。1881年,对于清朝政府来说,那已经是一个黄昏气息很浓的年月了。在中国大地上,正酝酿着新旧时代的大交替。耸立于北京城里的爱新觉罗皇室的金銮殿,已经无可挽回地快要崩塌了。席卷清朝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革命,刚刚过去十七年,其战马腾起的烟尘尚未散尽,而新的社会大变革的风涛,又从远处浩浩呼啸而来。主宰中国二百多年的清朝专制统治,离开它*后走进历史坟墓的日子,只剩下了三十个年头。鲁迅的家庭,是隶属于这个风雨飘摇的封建王朝的地主阶级,这个阶级到了这样的历史时节,已经日薄西山了。但是,它依然掌握着文化,并用这种文化作为乳汁,培育了从本阶级母腹中分娩出来的两种人,一种是遵循这个阶级的意志,承袭和发展这个阶级的土地、财产和权力的忠孝之子;另一种则是勇猛地撕碎这个阶级的甜蜜梦境的叛逆者,其中有的甚至是伟大的叛逆者。这种叛逆者,在社会大变革的暴风骤雨中,从本阶级的肌体内裂变出来,并在这个大时代里洗净了自己身上的尘埃,进而转向处于苦难中的人民大众,和他们一道向自己出身的阶级开火。由于对本阶级十分熟识,这种叛逆者的反戈一击,往往给旧社会的统治者带来致命的创伤,大大地加速它的溃灭。而他们自己则在这种正义的反叛中,成了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驰骋冲刺的战士,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就是这样的*伟大的叛逆者。鲁迅诞生的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生于福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9年出国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卑诗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
刘再复既从事学术研究,又从事文学创作。他的文学理论著作《性格组合论》是1986年十大畅销书,曾获“金锁匙”奖。《论文学主体性》等论文,曾引起全国性的大讨论,改变了中国文学理论的基础模式。学术著作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传统与中国人》、《放逐精神》以及与李泽厚合著的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文集有《读沧海》、《太阳?土地?人》、《人间?慈母?爱》、《洁白的灯心草》、《寻找的悲歌》、《人论二十五种》和《漂流手记》(九卷本)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