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

- ISBN:978703022989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页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030229892 ; 978-7-03-022989-2
本书特色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中国自古以来即以农业为本,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探寻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 描绘黄河流域的传奇画卷黄河文明是辉煌绵远的中华文明的核心组成部分,研究黄河文明对阐述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有着重大意义。“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丛书”首次全面研究了黄河文明产生、发展、鼎盛等各个历史阶段的内涵和发展演变的规律,围绕黄河文明形成的三大标志——青铜、文字,城邑,伴随黄河文明形成、发展的农耕文明,黄河流域古史传说中的英雄时代,对黄河文明有重大影响的主导思想意识及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等主题进行了论述,对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做出了科学的、定性的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目录
节选
《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产生、农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农田水利的开发利用、农业技术的应用推广、救灾政策和思想、农业产量的增长、农书的出现、农神的崇拜和祭祀、农商关系和思想及其对封建社会的作用等,观点新颖,系统性强,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和重要的学术意义。黄河文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农耕文明,研究黄河农耕文明的形成、特征以及变迁发展历史,能够深入了解环境变迁与历史发展、文明进程、文化兴衰的关系,了解农耕文明系统中农民的精神世界等。《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适合历史、古代文化、考古等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玉洁,女,1948年生,河南省开封人。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的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出版学术专著《先秦丧葬制度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先秦史稿》、《楚国史》、《齐国史》、《中国早期国家性质》、《耻》、《中国十六皇后传》等,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
常见树木图鉴
¥14.0¥48.0 -
流行草花图鉴
¥4.8¥13.0 -
清代雍正时期的京畿水利营田
¥11.9¥32.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中国古代农具
¥18.4¥58.0 -
花史左编
¥22.8¥68.0 -
齐民要术之语言特色研究
¥10.1¥26.0 -
南方菜园月月农事巧安排
¥3.7¥10.0 -
中国粮食经济史(国家出版基金)
¥42.2¥75.0 -
城眼观乡:农业中国的农村怎样成了国家问题(1908—1937)
¥64.4¥88.0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15.4¥45.0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23.5¥75.0 -
樱桃番茄新品种新技术
¥24.6¥38.0 -
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控技术问答
¥25.0¥32.0 -
森林教育指南(修订版)(精)
¥171.0¥300.0 -
蜈蚣养殖实用技术
¥12.0¥20.0 -
身边常见的600种树木识别速查图鉴
¥59.1¥88.0 -
北方清洁供暖透视
¥15.4¥48.0 -
海葵鱼生物学和繁殖技术
¥20.2¥64.0 -
怎样提高香菇种植效益
¥8.5¥25.0 -
葡萄栽培技术(第2次修订版)
¥7.6¥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