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17001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58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301170014 ; 978-7-301-17001-4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把诗歌研究理解为对“文学性”的探索、对诗人精神的怀想以及对千载“诗心”的领悟,在对诗歌艺术佳构的精细阅读以及诗人心灵世界的深入解析中,力求捕捉和传达内在的诗
性,并试图展示中国新诗百年历程中的诗学轨迹与精神侧影。
目录
北岛论
王家新论
汉民族的器皿:顾城的意义
只有一种生活的形式
——为蔡恒平《谁会感到不安》而作
对乌托邦远景的召唤
诗人之死
永远的绝响
燕园诗踪
关于“后新诗潮”的随想
汉语诗学的期待
从“散文化”到“纯诗化”
“契合论”与中国现代诗歌
现代诗中的象征主义
沦陷区诗歌的历史面向
尺八的故事
“辽远的国土的怀念者”
临水的纳蕤思
——中国现代派诗人的镜像自我
理解诗歌的形式要素
——关于现代派的一次阅读课
李金发的诗学意义
禅悟与理趣:废名的《镜》
20世纪的诗心:林庚
燕京校园诗人吴兴华
对自我的探究与追寻
——析曹葆华的《无题三章》
荒街上的沉思者
——析穆旦的《裂纹》
诗文本中的文学母题
戴望舒的古典意绪
后记:诗心接千载
王家新论
汉民族的器皿:顾城的意义
只有一种生活的形式
——为蔡恒平《谁会感到不安》而作
对乌托邦远景的召唤
诗人之死
永远的绝响
燕园诗踪
关于“后新诗潮”的随想
汉语诗学的期待
从“散文化”到“纯诗化”
“契合论”与中国现代诗歌
现代诗中的象征主义
沦陷区诗歌的历史面向
尺八的故事
“辽远的国土的怀念者”
临水的纳蕤思
——中国现代派诗人的镜像自我
理解诗歌的形式要素
——关于现代派的一次阅读课
李金发的诗学意义
禅悟与理趣:废名的《镜》
20世纪的诗心:林庚
燕京校园诗人吴兴华
对自我的探究与追寻
——析曹葆华的《无题三章》
荒街上的沉思者
——析穆旦的《裂纹》
诗文本中的文学母题
戴望舒的古典意绪
后记:诗心接千载
展开全部
节选
《20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作者把诗歌研究理解为对“文学性”的探索、对诗人精神的怀想以及对千载“诗心”的领悟,在对诗歌艺术佳构的精细阅读以及诗人心灵世界的深入解析中,力求捕捉和传达内在的诗性,并试图展示中国新诗百年历程中的诗学轨迹与精神侧影。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5年生,1984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因现代文学》、《记忆的神话》、《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等。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她们
¥16.0¥46.8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1¥15.0 -
到山中去
¥9.1¥30.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