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育研究前沿第二辑:学生算法概念建构中的认知结构研究

包邮数学教育研究前沿第二辑:学生算法概念建构中的认知结构研究

1星价 ¥5.4 (4.9折)
2星价¥5.4 定价¥11.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56173270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
  • 页数:156
  • 出版时间:2003-01-01
  • 条形码:9787561732700 ; 978-7-5617-3270-0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即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在“理论部分”(第1章,实验的理论背景)我们首先简短地介绍实验研究所依据的特征性和功能性认知结构差异理论;紧接着与实验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对比分析;然后依据特征性与功能性认知结构的理论,分析两种实验研究(算法实验与物理实验)的内涵。
“实验部分”的论述以1700多页的数据分析报告为基础,这些分析报告都以德国奥斯纳布吕克数学教育研究所(FMD)的工作报告形式公开发表(Xu,1990,1992a-n)。在这个部分我们首先描述算法实验与物理实验的组织与实施进程(见第2章),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整个主实验。一是刻画被试用三种不同的表征工具,构建算法以及分析算法过程中表现的行为方式(见第3章);二是利用两个案例详细地分析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建构过程(见第4章);三是介绍物理实验的结果,并且与来自算法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见第5章)。

目录

总序
前言
理论部分
 1 实验的理论背景 
  1.1 施万克关于特征性与功能性认知结构理论
  1.2 特征性与功能性认知结构理论与其他认知理论的联系 
  1.3 基于特征性与功能性认知结构理论的算法实验
  1.4 基于特征性和功能性认知结构理论的物理实验
实验部分
 2 实验的计划与实施
  2.1 实验对象的选择
  2.2 算法实验的进程
  2.3 物理实验的进程
 3 算法实验的分析与评价
  3.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2 实验的分析与评价体系 
  3.3 算法活动的上位指标体系
  3.4 指标体系AUFKA应用于外在表征“木棒移动”上的行为表现
  3.5 指标体系AUFKA应用于外在表征“计算网”上的行为表现
  3.6 指标体系AUFKA应用于外在表征“程序语言”上的行为表现
  3.7 指标体系AUFKA应用于外算法活动中的语言表述
  3.8 总结 
 4 利用三种表征形式,建构数学思想+女生莉和男生翼的案例分析 
  4.1 三种表征形式上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4.2 分析数学思想的指标体系(MIKA)
  4.3 指标体系MIKA的具体应用 
  4.4 总结
 5 关于特征性与功能性思维的物理实验 
  5.1 物理实验活动概况
  5.2 物理实验活动的分析与评价
  5.3 两个实验结果的比较
展望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