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软件工程初级教程

软件工程初级教程

1星价 ¥14.2 (4.9折)
2星价¥14.2 定价¥2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22148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5
  • 出版时间:2010-03-01
  • 条形码:9787302221487 ; 978-7-302-22148-7

本书特色

《软件工程初级教程》:21世纪普通高校计算机公共课程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汇总了作者多本教材的精华,融入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吸收了软件工程学科较新内容编写而成。在内容和体系结构上都有了新的调整和补充,不失为一本实用教材。
  软件工程内容分为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技术两大部分。传统的教材把理论部分放在前面,工程技术部分放在中间,*后介绍软件工程管理内容,这样往往在教学中会忽略软件工程管理部分的内容,使教学过程不好安排。本教材在体系上做了一些调整,将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工程管理部分的内容放在前面,逐步由理论深入到实践,连贯性较强; 避免了进入软件工程技术甚至实践部分以后,再回头讲软件工程管理内容时,教学过程不易组织。
  本教材在介绍了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从结构化方法到面向对象方法的过渡进行了合理安排,强调从方法论和软件工程思想的角度理解这种过渡,指出了结构化方法的优点、缺陷和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并从内容上加大了面向对象方法的比重。书中安排了贯穿全程的实例,通过面向对象的建模过程实践,使得针对面向对象的方法的教学过程更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进行到后半学期,对于面向对象的部分可以安排适当的上机实践,本教材对这一部分提供了较详细的建模操作实例。
  本书实例丰富,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初次开设软件工程课程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层次、大专层次都适用。

目录

第1章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1 软件工程学科的诞生
  1.1.1 软件及其特点
  1.1.2 软件生产的发展
  1.1.3 软件危机
  1.1.4 软件工程的诞生
 1.2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2.1 软件工程的定义
  1.2.2 软件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2.3 软件工程的目标
  1.2.4 软件生存周期
  1.2.5 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
 1.3 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软件开发过程
  1.3.2 软件工程技术
  1.3.3 软件项目管理
  1.3.4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软件开发过程
 2.1 软件过程
  2.1.1 软件过程概念及理论基础
  2.1.2 软件过程讨论的主要内容
 2.2 常见的软件过程模型
  2.2.1 边改边做模型
  2.2.2 瀑布模型
  2.2.3 演化模型
  2.2.4 增量迭代模型
  2.2.5 喷泉模型
 2.3 软件过程的新发展
  2.3.1 敏捷过程与极限编程
  2.3.2 统一过程模型rup
  2.3.3 软件过程改进与cmm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软件项目管理
 3.1 软件项目管理概述
  3.1.1 软件生产的特殊性
  3.1.2 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3.1.3 软件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3.2 软件规模估算
  3.2.1 代码行技术
  3.2.2 功能点技术
  3.2.3 估算方法
 3.3 软件项目工作量估算
  3.3.1 静态单变量模型
  3.3.2 动态多变量模型
  3.3.3 cocomo2模型
 3.4 软件项目进度控制
  3.4.1 估算开发时间
  3.4.2 gantt图
  3.4.3 工程网络
  3.4.4 工程进度估算
  3.4.5 关键路径
  3.4.6 机动时间
 3.5 软件项目人员组织
  3.5.1 民主制程序员组
  3.5.2 主程序员组
  3.5.3 现代程序员组
 3.6 软件质量保证
  3.6.1 软件质量
  3.6.2 软件质量保证措施
 3.7 软件配置管理
  3.7.1 软件配置
  3.7.2 软件配置管理过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软件项目可行性分析与初步计划
第5章 需求分析
第6章 总体设计
第7章 详细设计
第8章 软件实现
第9章 软件维护
第10章 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
第11章 面向对象的需求获取
第12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第13章 面向对象的测试
附录a 软件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实践要求
附录b 参考教学计划
附录c 试题样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软件工程初级教程》汇总了作者多本教材的精华,融入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吸收了软件工程学科较新内容编写而成。在内容和体系结构上都有了新的调整和补充,不失为一本实用教材。软件工程内容分为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技术两大部分。传统的教材把理论部分放在前面,工程技术部分放在中间,*后介绍软件工程管理内容,这样往往在教学中会忽略软件工程管理部分的内容,使教学过程不好安排。本教材在体系上做了一些调整,将软件工程理论和软件工程管理部分的内容放在前面,逐步由理论深入到实践,连贯性较强; 避免了进入软件工程技术甚至实践部分以后,再回头讲软件工程管理内容时,教学过程不易组织。本教材在介绍了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对从结构化方法到面向对象方法的过渡进行了合理安排,强调从方法论和软件工程思想的角度理解这种过渡,指出了结构化方法的优点、缺陷和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并从内容上加大了面向对象方法的比重。书中安排了贯穿全程的实例,通过面向对象的建模过程实践,使得针对面向对象的方法的教学过程更具有可操作性。课程进行到后半学期,对于面向对象的部分可以安排适当的上机实践,本教材对这一部分提供了较详细的建模操作实例。《软件工程初级教程》实例丰富,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初次开设软件工程课程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本科层次、大专层次都适用。

相关资料

插图:1.程序设计时期(1946-1956年)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计算机价格昂贵、运算速度低、内存小。程序规模比较小,多是个人设计,自己使用;编程多使用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开发方法追求编程技巧,追求程序运行效率;代码不规范,难读、难懂、难修改。软件开发的特点是不重视程序设计的方法,除了程序代码之外,没有配套的文档。2.软件开发时代(1956-1968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集成电路技术使得计算机硬件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运算速度和容量大大提高。理论上把程序分为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并合称为软件。随着计算机硬件的普及,软件需求增大,出现了小作坊式团队合作生产,软件被视为一种产品;概念上把程序和文档看作软件的构成,认识到了没有文档的软件无法使用和维护的问题。认识到文档的重要性是与“软件危机”同时产生的。软件交付用户以后,要改正错误或适应新的需求就有了维护的要求。但没有相应的文档,维护费用增长惊人,用户满意度下降,软件质量得不到保证,“软件危机”就此开始。“软件危机”不仅仅由于维护费用昂贵,还由于没有好的软件开发方法,软件质量和可靠性没有保证,所以这个阶段提出了结构化开发方法,并强调文档的重要性,规定软件开发时必需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等文档。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计算机科学家在前联邦德国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软件危机问题,正式提出了“软件工程(SoftwareEngineering)”这一术语,软件工程学科从此诞生。3.软件工程时代(1968年至今)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硬件的性能,计算机应用空前普及。与此同时,一方面,软件开发效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硬件普及的速度,供需矛盾突现;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软件要耗费大量的资金,美国当时的统计表明,对计算机软件的投资占计算机软件、硬件总投资的7。%,到1985年软件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90%。为了缓解软件危机的压力,软件工程学提出了运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管理软件生产,以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提倡软件生产工程化,形成数据库、集成开发工具、网络、分布式系统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硬件特征是向超高速、大容量、微型化以及网络化方向发展;软件特点是开发技术有很大进步,但未能获得新的突破。与软件市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