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引论

包邮生命教育引论

1星价 ¥6.4 (3.2折)
2星价¥6.2 定价¥2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436101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9
  • 出版时间:2010-02-01
  • 条形码:9787504361011 ; 978-7-5043-6101-1

本书特色

浙江传媒学院“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是内地高校成立的首家专门的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跋机构。我们秉持这样的理念进行研究:生命教育必须以生命学为学理基础,生命学是对生命科学、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宗教生命学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心性学等的再研究、再消化,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生命自身的逻辑,对生命的多维呈现与建构。我们秉持这样的理念进行实践:生命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成就生命的事业,是要让人学会生死、拓展人文、提升人格、开发性情。*终美好生命的教育行动。

内容简介

2008年,有两件发生在中国西部地区、本身并无直接联系却有某种内在逻辑关系的事件,注定了2008年必将成为中国的“生命教育元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后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地震后灾民生活及生命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在现代传媒的作用下,对所有中国人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心灵震撼和生命触动。
  灾难不应该只是灾难,而应该是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与体会。汶川大地震令每一个对此关注的人都不得不重新面对生死的命题:生命如此脆弱,死亡如此不可抗拒,我们要怎样消解对于死亡的强大焦虑,又如何能从容而有尊严地生活?面对灾难,我们的生命不会无动于衷,我们生命中的爱不会不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寄予深切的哀思和永远的纪念、对幸存者寄予深厚的同情和现实的帮助外,我们还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心去深情领会生命本身,不管是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已逝者的生命还是仍健在者的生命。这一深情领会就是生命教育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接受的洗礼。

目录

总序
导论: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生命教育
**章 生命教育的知识基础
 **节 生命科学的生命观
  一、生命的本质和特征
  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三、生命的多样性及相关性
 第二节 心理学对生命的探索
  一、“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二、人格心理学
  三、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范型
  四、意义治疗理论
 第三节 生命伦理学的视野
  一、生命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三、生命伦理学的主旨
 第四节 生命哲学
  一、生命与哲学
  二、生命哲学作为一个流派
  三、哲学如何思考生命
 第五节 宗教生命学
  一、基督教的生命观
  二、佛教的生命观
  三、伊斯兰教的生命观
第二章 生命教育的学理基础
 **节 生命起源学
  一、生命起源的问题域
  二、弃子与宠儿
  三、神性与人性
 第二节 生命诞生学
  一、基因与遗传
  二、血亲与生命
  三、感恩生命
 第三节 生命成长学
  一、人生八阶段
  二、“断奶”与生命成长
  三、灵性觉醒
  四、实现生命
 第四节 生命境遇学
 第五节 生命意义学
 第六节 生命死亡学
第三章 生命教育的现实境遇
 **节 存在性境遇
  一、人生并不虚无
  二、人生并不轻松
  三、人生并不颓废
  四、人生路滑
 第二节 生存性境遇
  一、生存过程中“沦为乞丐”之可能
  二、爱情之“天长地久有时尽”之可能
  三、名位之危
 第三节 境界性境遇
  一、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之关涉与裂痕
  二、天才之路的疯狂与圣贤之道的泥泞
  三、哀乐相生与超越人生
第四章 生命教育的核心价值
第五章 生命教育的终极祈求
附录一:生命教育与意义建构
附录二:生命教育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及实践模式
展开全部

节选

《生命教育引论》内容简介:2008年,有两件发生在中国西部地区、本身并无直接联系却有某种内在逻辑关系的事件,注定了2008年必将成为中国的“生命教育元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地震所带来的巨大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后全民抗震救灾的仁心大德、地震后灾民生活及生命重建的延续性需求,在现代传媒的作用下,对所有中国人产生了从来没有过的心灵震撼和生命触动。灾难不应该只是灾难,而应该是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因为它可以让我们对生命有更多的思考与体会。汶川大地震令每一个对此关注的人都不得不重新面对生死的命题:生命如此脆弱,死亡如此不可抗拒,我们要怎样消解对于死亡的强大焦虑,又如何能从容而有尊严地生活?面对灾难,我们的生命不会无动于衷,我们生命中的爱不会不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寄予深切的哀思和永远的纪念、对幸存者寄予深厚的同情和现实的帮助外,我们还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心去深情领会生命本身,不管是他人的生命还是自己的生命,不管是已逝者的生命还是仍健在者的生命。这一深情领会就是生命教育,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接受的洗礼。

作者简介

何仁富,1966年生人,男,四川平昌人,浙江传媒学院社科部教授,浙江传媒学院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研究所所长,浙江传媒学院重点学科伦理学学科带头人。主要致力于道德哲学、现代新儒家、生命学与生命教育的研究。曾经出版学术专著《善恶彼岸的道德哲学》、《希腊启蒙运动》、《价值重估与哲学转向》、《唐君毅人文人生思想研究》等。主编“唐学丛书”、“生命学与生命教育丛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