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2009年文学批评
读者评分
4.3分

2009年文学批评

1星价 ¥18.2 (6.5折)
2星价¥18.2 定价¥28.0
商品评论(3条)
gua***(三星用户)

文学的生命是真实,文学评论也是

评论如果丧失了独立与中立的立场,就容易堕落为吹捧和陷害,以理服人要比感情用事更能说明事情的真相,文学评论的质量实际上也反映出,品论人的人品和学术的高低,本期的作品大致浏览一遍,感到还是不错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宽,有思想深度,是一本深入了解文学历史和现状值得一读的参考书。

2017-08-02 16:00:14
0 0
sbd***(三星用户)

忽然想读点文学批评

搜了一下,这一套不错,可惜好多已经买不到了

2016-11-14 11:09:24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13349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95
  • 出版时间:2010-01-01
  • 条形码:9787531334965 ; 978-7-5313-3496-5

本书特色

本书为“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丛书”之一。该书选录了2009年的的文学评论。除序言外,全书共分8个模块,包括: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理论与批评,文学思潮与现象,小说家讲堂,作家作品论,现代汉诗研究,当代外国文学以及海外汉学研究。
这些文学评论都是以专家的视野,站在民间的立场上,精心挑选而出的,具有权威性,可作为世纪文学存档。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分为:文学史写作与研究,理论与批评,文学思潮与现象,小说家讲堂,作家作品论,现代汉诗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八个模块,主要收录了《“关联研究”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共鉴“五四”新文化》,《方法与政治——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八百米的故乡》,《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庄之蝶论》,《范小青与当代世情小说》,《生命的再现——夏志清先生印象录》等文章。

目录

序:在新的转折点上
文学史写作与研究
 一九四九:在“十七年文学”的转型节点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联性》论纲
 “关联研究”与当代文学史论述
 共鉴“五四”新文化
理论与批评
 文学类型:巩固与瓦解
 艺术批评·新方法论·学院批评——二十五年文学批评论回顾
 方法与政治——新时期文学批评研究
文学思潮与现象
 当代文艺中的“阶级情”与“骨肉情”
 从人化审美到物化审美——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审美怪圈
 历史回叙、文学想象与“当事人”身份——读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并论对“80年代”的认识问题
 当代小说的叙事前景
 小城镇叙事、泛意识形态写作与不及物性——70年代出生作家的美学思想考察
 论“80后”文学的写作姿态
小说家讲堂
 理想的危险——就《我的丁一之旅》给邹大立的回信
 文学是灯
 我只感到世界扑面而来——在渤海大学“小说家讲坛”上的讲演
 八百米的故乡
 中国当下的精神疑难
作家作品论
 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春香》
 阎连科的乡村伦理——评《我与父辈》
 人人都在什么力量的支配下——读《生死疲劳》札记
 庄之蝶论
 “正典结构”的精神质询——重读靳凡《公开的情书》和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平原》的虚和实
 魂系彼岸的此岸叙事——论迟子建的小说
 范小青与当代世情小说
 谁读齐国老顽耿
 刻舟求剑人——朱天心小说印象
 打开日常生活的隐秘之门——魏微小说阅读笔记
现代汉诗研究
 “后锋”写作及其他——诗人杨炼、唐晓渡访谈录
 在碎片上
当代外国文学
 拥抱情节——当今西班牙语小说概览
海外汉学研究
 《诗经》的逃亡——阎连科的《风雅颂》
 生命的再现——夏志清先生印象录
 我译故我在——葛浩文访谈录
 时代的书:你几乎能触摸一个中国农民的“二十二条军规”
 中产阶级的上海——王安忆的怀旧小说
 中国幻象
展开全部

节选

《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9年文学批评》内容简介:这个年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如果以1949年北平**次文代会算起,那么,中国当代文学已经有了六十年历史;如果以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为时间点,那么,新时期文学也已经有了三十年,据此,六十年的历史又被学界分成了“两个三十年”。近几年来,以变化的历史语境为依托,关于当代文学六十年(或者“两个三十年”)的讨论一时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界的主要话题。特别是今年,讨论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学术会议不断,刊物上发表的无数论文也相对集中在这个话题上。因此,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文学批评的反思和作家作品与思潮现象的论述,也就成为今年文学研究的三大部分内容,而这些内容涉及历史、当下与未来,呈现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整体性推进的轨迹。不妨说,2009年的文学批评虽然不乏及时性的,但它结集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诸多关键问题,2009年的文学批评不仅仅属于2009年,文学批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上。在这个意义上,我说今年的编选特别而艰难。

相关资料

一、“五四”了不起刘再复:今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九十周年,香港三联约我一本书,我就把这两年发表的有关于“五四”的访谈、对话、文章汇为集子,也借此更加明快地表述一下自己对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此集您如果能作序言就好了,可惜您已封笔,只好作罢。不过,今天我还是想再听听您对于“五四”有没有新的想法。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和《告别革命》中,您已作过充分论述。十几年、二十几年过去了,语境变了,不知道您有无修正或补正。李泽厚:我读了你*近发表在《书屋》的文章和访谈,写得很好。我对“五四”的看法没有改变。在诋毁“五四”、盛行尊孔成为时尚的今天,我更顽固地坚持原有的看法。“五四”了不起。胡适、陈独秀、鲁迅之大功不可没。刘再复:“五四”了不起,您的态度一直很鲜明。我虽然谈论“五四”的缺陷,但也充分肯定其历史功勋。白话试验,文字奉还,个性呼唤,发现传统资源不足以应付现代化的挑战和理性逻辑文化的阙如等,都是功不可没。李泽厚:谈论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近现代文化史,前不可能绕过康、梁,后不可能绕过陈、胡、鲁。他们是重要的文化历史存在。可以不讲陈寅恪、钱锺书,但不可不讲鲁迅、胡适。刘再复:陈、鲁、胡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其思想代表了一个时代并辐射了几代人。康、梁那个时代讲的新国民,着眼点还是“群”,陈独秀、鲁迅、胡适却破除“国家偶像”,着眼点是“己”,突出的是个人。所以我说康梁时代是“民族一国家”意识的觉醒,“五四”则是“人-个体”意识的觉醒。之后还有“阶级”意识的觉醒。三者形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流。李泽厚:“五四”时期各种思潮聚会,当时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就很盛行。“五四”突出个人,张扬个性。可惜后来“个性”又被消灭了。“五四”的了不起,正在于它的主题鲜明,击中要害,中国缺的正是个性和个体独立的精神与品格。刘再复: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在中国,支撑个人独立不移的品格真不容易。我喜欢用“个体灵魂主权”一词来表述。觉得康梁时代关注的重心是国家主权和相应的社会制度合理性问题,而“五四”关注的重心则是个人灵魂的主权。反对奴性,反对国家偶像,反对族群偶像孔夫子,都是在呼唤灵魂的主权。二、反孔也了不起李泽厚:“五四”批判孔家店不同于“文革”的批孔,两者实质内容恰好相反。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唐、宋、元、明、清都尊孔,其中的确有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方面。康有为的变法改制还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